查字典论文网 >>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小编: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大多数习语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它们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中西两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对译者来说,能熟悉英汉习语所包含的语言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翻译习语形象时,译者也必须拥有熟练的翻译技巧。在不违背译语语言规则及不引起联想意义误会的条件下,当译语和源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译者就可采用直译法。在翻译两种语言时,文化差异是一个障碍。这一障碍可以通过替换、舍弃、增添形象法等其它翻译方法来解决。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形象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idioms are the cream of a language. Most idioms carry vivid images which bear rich culture messages so that they might be compared to one of the mirrors which best reflect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a nation or a culture. It’s rather significant for English learners to develop a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Meanwhile, a good command of the skills for processing images of idioms during translation is also require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 build up a barrier which may be smoothed by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such as changing or dropping or adding the images from the source language.

Key words:idioms;culture differences;translation;image

一、引言

二、习语翻译时的形象处理

(一)、直译—再现形象

直译法是指严格依照原文的形式并保持原文的风格,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联想误会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张培基)[3](P

7

4)。我们在翻译时既要兼顾形象又要保持原文语义,语义的传达固然重要,但形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形象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水平。从形象处理角度来看,直译即再现形象直译法。

在源语和译语中,当形象和喻义的结合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是相同的,或源语形象所承载的隐含意义容易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接受时,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译出原文的风格,保留源语的形象,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源语的隐含意义。

英汉习语的完全对应使形象再现成为可能,不少英汉习语无论在意义、形象或风格上都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语中本身存在着可以与源语相对应的习语时,只要不影响译文准确传递源语的信息,并且行文流畅自然的话,就要采用再现形象直译法,尽可能地保留源语形象。例如:

例1.原文:《吕氏春秋》:“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译文:“The Lu’s Annals”,“Yongji said,‘Drain the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to be found there, they would be caught, but there won’t be fish next year’.”[4](P2

2

1)

“竭泽而渔”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在《汉英成语英译词典》中译为“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其实英语中有“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的成语,意思和“竭泽而渔”相似。但我们并没有采用,反而采用了译文“draining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因为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了形象生动的源语形象,又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例2.原文:他一家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译文:Escape?But his house and property can’t escape.“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5](P226-2

2

7)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习语在《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中译为“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此习语在该句中,根据上下文已经显示了喻义,且十分明显,所以译文可直译为“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既保留了形象,又极简单明了。

英汉习语互译中,相互借用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如果译语中有早已借入源语的习语且沿用至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即可采用再现形象直译法,既保留了原来习语的形象和隐含意义,又同时也表现出相似的文化特征。例如:

例3.原文:From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the old theory,“an eye for an eye”condemned to death over nineteen hundred years ago,but still dying very hard in this Christian Country.

译文:这古老的理论“以眼还眼”一千九百多年前被判处死刑了,但在这个基督教国家里却死而不僵,仍然存在。[6](P

50)

“an eye for an eye”该习语出自《圣经》的《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这个习语已被汉语吸收而成为汉语习语,这是汉语习语少数的外来语之一。

例4.原文:“These colonies are constant and even increasing drain on France. They are for her the tiger which she has mounted(to use the Chinese phrase), and she can neither manage nor get rid of.”

译文:这些殖民地对法国来说是一个长久的愈来愈重的负担,用中国的成语来说便是骑虎难下,法国骑在他们身上就是骑在虎背上,她即管不住也甩不脱。[7](P20

6)

“the tiger which she has mounted”是“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的变体。原文已经指明该英语习语源于汉语习语“骑虎难下”,其实“骑虎难下”早已输入英语,成为英语词汇中极少数来自汉语的外来语之一,而且也较常用,至少有下面的两本书里有记载,即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He who rides a tiger and find it hard to get off.” [8](P3

4

3)

Riding on a tiger –unable to get down.(Met)[9](P1

6

1)

因此译者在翻译中,根据上下文意思直接将其还原成汉语习语“骑虎难下”。

(二)、意译法—替换、舍弃、增添形象

所谓意译法是指不保留源语的形式和修辞,而只传递源语意思的翻译法。有些习语,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直译可能无法准确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译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词替代,或者使用同义词易将译语的文化色彩强加入源语文化中去,这时,为了填补语言之间的词汇、语义和文化空缺,译者就应采用意译。从形象处理的角度来看,意译可以分为三类:即替换形象意译法、舍弃形象意译法和增添形象意译法。

1.替换形象意译法

能够完整地传达源语的语义,又完整地保留源语的形象是最为理想的译文,也是译者所希求的。但是,有些习语是无法同时具备上述的两个条件,如果无法在译语中再现源语形象,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采取符合译语表达方式,并且能够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替换源语的形象,这样,即使译语不能保留源语的形象,但仍然可以借助于译语中相对应的形象,使译语对译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或相近。形象替换又可分为完全替换形象和部分替换形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决定完全或部分更改源语的形象。

1.1完全替换形象

例5.原文:“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10](P1

4

8)

译文: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英国四面临海,航海业较为发达,有关航海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所产生的许多习语都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而汉族人以陆地为生,对汉语读者来说,若把上述习语译为“让别人的船只碎片作为你的船标”,则会使汉语读者完全误解英语习语的隐含意义,更不用说体现形象,因此把它意译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把英语形象“船”替换成“车”,汉语读者不仅完全理解英语习语所隐含的意义,形象也跃然纸上。

例6. 原文:狗改不了吃屎

译文:A fox may turn gray,but never kind.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对狗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西方人对狗有好感,认为它们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而在汉民族人的心目中对狗含有厌恶鄙视的感情色彩,因此,在翻译“狗改不了吃屎”时不宜保留“狗”的形象,而将其替换为“狐狸”的形象即“a fox may turn gray,but never kind”,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狐狸”的形象与汉文化中“狗”的形象具有相似的隐含意义,所以在翻译此习语时,将其意译为“a fox may turn gray,but never kind”。 除了上述的形象完全替换,在翻译过程中也会碰到只须替换部分形象的习语。如:

例7.原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人,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译文:“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 , andsomethingmaycome of it forallyouknow. [11](P

4

7)

英国人信奉基督教,“上帝主宰一切”,因而相对应的习语应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佛教对汉人的影响较大,且文中提到的菩萨(Buddha)是佛教用语,而原文“God disposes”却是基督教用语,译文如不改变会造成矛盾,所以译文在借用英语习语的同时稍作修改,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既保留了源语形象,又没有违背文化语境的内涵。

例8.原文:“I don’t know how you find anything in your desk.Poly.It’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与汉语习语“大海捞针”对应的英语习语是“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在草堆里找针)”,这对习语语义相近,然而形象却有所不同。译者将“大海捞针”译为“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在翻译过程中将汉语习语“大海”的形象替换了英语习语“草堆”的形象,使译文的表达更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

2.舍弃形象意译法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喻体形象既无法在译语中再现也无法在译语中找到形象与之进行替换时,对于这类习语的形象,唯一的办法便是舍弃它们的形象,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译出原习语的喻义。例如:

例9.原文:“赛翁失马,安知祸福?”

译文:A Lossmayturn outto be again.

“‘赛翁失马’是一个典故成语。《淮南子》中有一个寓言:塞上老翁失马,人们来吊慰,老翁说‘安知非福’。那匹马带了一匹骏马回来,人们来道贺,老翁说:‘安知非祸’。老翁的儿子骑这匹骏马,却从马上摔下来受了伤,人们来安慰他,老翁又说‘安知非福’。后来胡兵入侵,塞上的壮丁都起来作战,大部分的人战死了,只有老翁的儿子独因腿瘸未参加。后人多引此寓言作为祸福难定的例证。”[13](P1

4

4)西方人不了解此习语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果保留形象将其直译为:“Whentheoldmanon thefrontier lost mare,whocouldhave guessedit wasablessing in disguise?”英语读者将一头雾水,甚至于误解了该习语的真正内涵,即“因祸得福”,反之,如果我们把它的源语形象舍弃掉,意译为A Lossmayturn outto be again.英语读者对它的隐含意义就一目了然了。

例10.原文:“Homeless is the inner cities has become a real Gordian knot” Gordian knot源自于古希腊传说。公元四年前,小亚细亚的弗瑞吉亚(Phrygia,Asia Minor)有个农民叫Gordius,由于得到了神的帮助而成为国王。他把拉车的一对牛贡献给主神丘比特,用绳子打了个死结把牛系在横杆上。这个结谁也打不开,后来神预言谁把这个结打开,谁就可以称王亚洲。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来到此地听到这话,拔出身上的佩剑,斩断了此结。由此Gordian knot便用来指“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源语形象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与这相对应的形象替代,用形象省略,意译为“棘手的问题”,直接点明喻义,一目了然。

3.增添形象意译法

英汉习语多数含有喻体形象,但也有一部分不含喻体形象的,为了使译语在表达上更为贴切,或为了使译语更符合译语读者的心理需求,原来没有形象的习语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增添贴切、鲜明的形象;源语虽有形象,内涵意义体现不明的也可以增添形象。例如:

例11.原文: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

译文:不尝黄莲苦,怎知蜂蜜甜。

将此习语意译为“不尝黄莲苦,怎知蜂蜜甜”。虽然增添了形象,但译语不仅忠实传达了原语的隐含义,而且更符合汉语读者的文化心态,使汉语读者达到与英语读者基本一致的接受效果。

例12.原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译文:It is easy to find a stick to beat a dog.[15](P

4

7)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若将此习语译为“If you want to declare him guilty,you needn’t worry that you can’t find pretexts。”就显得结构松散无力且冗长,同原习语相比较,原习语虽没有形象,但它结构紧凑且颇具古典韵味,因此,译者在翻译此习语时选用了英语习语“It is easy to find a stick to beat a dog”。

总而言之,形象转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在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等习语的翻译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形象转换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果。

三.英汉习语互译的误区

(一)、望文生义

(二)、逐字硬译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虽然同一思想内容在两种语言中都有意义相近的表达法,但由于双方运用的形象和比喻不同,译成汉语时,在语气上会有所不同,在内容上也会有所差异。例如:

“Love me, love my dog.”想要和我做朋友,就必须把我的朋友当作你的朋友。在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是“爱屋及乌”,即:喜欢某人以至于连他屋檐上的乌鸦也喜欢。虽然二者概念相近,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形象,比喻不同,以致整句话的意思略有差异。从文化角度来看,英国人喜欢狗,常用狗来比喻人,毫无鄙视之意。而在汉语中却用了乌鸦这一形象,喻含人的缺点和毛病,稍带点儿贬低的味道。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有时可能导致两种语言的不完全等值。

(三)、变异形式

有些习语常常以缩略形式出现,类似于汉语的歇后语,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把整个习语的意思翻译出来。如:“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杂而不精的人)可缩略为“Jack of all trades”。如果照缩略形式翻译的话,那就相当于汉语的“多面手”,这样就与原义大相径庭了。再如“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后悔无益)可缩略为“To cry over spilt milk”,含义不变。译者必须首先熟悉这些习语并注意其简化现象,才能为英语简化习语的汉译条件做准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也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文化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着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过程的形成等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及对以上英汉习语翻译处理方法的探讨,使人们对英汉习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习语翻译中形象处理得当与否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特别是译语读者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民族心理因素,所以文化差异是习语翻译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和原文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译者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形象处理方法,既要照顾到原文的形式或风格,又要考虑到译文的可操作性;既要忠实于原着,保持它的外国味,又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使译文更加流畅、通顺。

参考文献: [2] 江峰,丁丽军.实用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P98

[3] 刘海静,胡天恩.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24卷

(4):P74 [5] 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P226-227

[6] 同[5]:P50

[7] 同[5]:P206

[8] 同[4]:P343

[9] 汉英双解成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8.P161 [11] 同[5]:P47 [13] 同[5]:P144 [15] 宋志平.王其正.翻译理论与技巧(下卷)[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P47

[16]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P189 [18] 同[1]:P241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将心比心》教学反思与评价9篇(精选) 争做奋进青年心得体会大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