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传媒翻译看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从传媒翻译看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小编: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翻译活动在传媒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同时,信息全球化作用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也加速国际化的传媒活动,不断显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影响着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传媒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在现实文化环境中显著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传媒翻译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流差异与交融跨文化交流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必要载体,迫切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互通,因此出现了传媒翻译。从传媒翻译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可以窥见语言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国际交融,以及由此隐含的政治等实质性目的。这对传媒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减小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传媒翻译的现状及特点

传媒翻译普遍存在于社会媒介环境中,起着不同语言间的桥梁作用,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信息性。同时,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传媒翻译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中国英语、英语外来语以及翻译异化现象为鲜明特征,是促进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方式,而在语言表达上,传媒翻译中大量存在着委婉语、隐喻的运用,以减少文化摩擦和冲突,提高文化交际质量。

(一)中国英语与翻译异化

1.中国英语与传媒翻译

中式英语是自然产生于英语发展过程的语言变体,是英语语言体系中新纳入的重要分支,对国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中国英语是更重于官方规范化的语言,有别于备受争议的中式英语,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美国时代周刊是全球性的刊物,其上就频繁使用中国英语来阐述有关于中国的话题,既保留了中国特色,使海外华侨有了一定的归属感,更趋向于接受美国式的价值理念,也对西方人形成了文化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接触中国文化。权威媒体上出现了“nail houses钉子户”,“hepingjueqi和平崛起”,“qigong气功”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拓宽了中国文化的流通渠道,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词汇的原意。故而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英语是借助传媒的力量对有差别的中西方文化进行社会性的阐释,赋予英语词汇以中国特色烙印,是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2.传媒翻译的异化

翻译异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丧失鲜活性的语言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迫切需要更加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传媒翻译中的翻译异化主要有音译、直译、直译加解释等策略。“Hexieshehui和谐社会”即采用了音译方法,“a matter of face”面子问题采用了直译方法,而“eat bitterness树大招风”则采用了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异化的翻译不再具备纯正的英语特点,完全引入或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被异国文化所接纳,获取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由此实现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

(二)传媒翻译中的英语外来语

与外文媒体中引入中国英语一般,中文媒体也同样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外来语的引入,在翻译中保留了其原有的表达方式。除了传统词汇,还出现了英语缩略词汇、汉字加英语词汇,以及音译词汇等,英语外来词的一词多义特点广泛存在。例如,NBA、PK、3D、WTO,这些单词被频繁使用,已成为由公众认同而固定下来的表达方式。英语外来语的纳入极大地发展了汉语文化,增强了传媒词汇的丰富性,使词汇更加活泼,也为全方位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然而在看到这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人指出了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冲击力,以全英文字母缩写来替代冗长的汉语表达,是对汉语言的弱化,容易造成这些外来语的泛滥及滥用,并不利于沟通,因而对此持反对态度。

(三)传媒翻译中的委婉语与隐喻

1.委婉语的概念及功能

委婉语是为在交流过程中减少摩擦冲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在传媒翻译中常用以达到尊重、掩饰的目的。委婉语往往温和而无侵犯性,即使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具有触犯的,也通过正面词语的使用避免了对令人不愉快的事实的表达,而其曲折礼貌的用语也避免了直截了当的强硬对话,对话语者的情感与权利给予了保护。委婉语在传媒翻译中主要表现出两个重要功能,文雅及掩饰。在传媒翻译中,对他国语言的曲解容易造成文化沟通的困难,以及国家冲突等更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媒介报道方考虑到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地位,会趋向于选择文雅的委婉语实现国家间交流的目的。The great divide在中文翻译中应为分水岭的意思,但也能够表达离婚的意思,比起众所周知的单词“divorce离婚”就有了委婉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而掩饰功能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通过模糊公众的视线来淡化社会的阴暗面,掩盖社会问题和矛盾。例如,用“industrial dispute工业争端”来表达劳资争端,而不直言矛盾真相,用“watergate affair水门事件”来表达类似的政治事件或丑闻。这些翻译策略都是掩饰功能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2.传媒隐喻的特征及作用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亦是一种特殊而普遍的语言现象,与文化紧密相连。隐喻的出现,增强了传媒信息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使跨文化交流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有利于文化的实质性交际。此时的传媒翻译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可程度,为便于公众的理解,对于一些隐喻表达的翻译需给予特别的关注。而隐喻通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若不追根溯源则极易误解语义。例如,“hot air吹牛”,不加以考虑就会译为“热空气”,这就丧失了本意。此外,传媒翻译中出现的隐喻还有价值观导向作用,借此宣扬自身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政治、娱乐媒体报道中gate一词广泛出现,这就与其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关,由此产生的表达方式就是灵活运用隐喻方法的表现。

二、传媒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传媒翻译作为一种审视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观照。其中渗透着各国文化的差异特点,旨在强化受众的跨文化意识,减小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多领域的交流发展。而当传媒翻译活动陷入权利话语环境,语言就成为了控制社会和权力的媒介,体现出语言文化霸权主义,又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在以各种传媒为信息生产与传播媒介的大众传媒时代,各国文化都在传媒环境中得以体现。而传媒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也使得各语言文化的持有者努力构建各自的文化身份。并不只作为忠诚叛逆者的媒体工作者要树立起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国际社会公众也同样需要这一能力。自传媒翻译的相关特征中可以分析归纳出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这有利于拓展交流领域,推动国际社会发展。

三、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研究传媒翻译来进一步认识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具有深层含义。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沟通方式,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模式的鲜明反映。从传媒翻译可以看出,语言文化主体间的差异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把握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努力构建平等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2]谢竟贤.论大众传媒中的隐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职校生毕业生自我鉴定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鉴定(大全5篇) 2023年教育励志心得体会及感悟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实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