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老子》辩悟二则

《老子》辩悟二则

小编:

摘 要:两千多年来,《老子》五千言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因其言玄之又玄,故难免有误读之处,有些误读甚至被沿用至今而成为一家之言,这对理解并运用老子的智慧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其中,“无为”思想和“以退为进”思想颇值得关注,需重点对其加以辨证和澄清,以还其本来面目。

关键词:误读 澄清 无为 以退为进

《老子》五千言中拥有无尽的智慧,但因其玄之又玄,故在不同时期都有对其不同的理解,如《老子》第八十章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死不相往来”即出自于此),现常用于与人分手、绝交的情况,而老子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法则,民与民之间不是因为激烈的争斗而绝交才不相往来,而是因为人们安居乐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生活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又无邻国的侵扰,更不必用生命去冒险而向远方迁徙,即所谓的“民重死而不远徙”。也就是说,民与民之间不会互相打扰,并不是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交往。

由此可见,《老子》误读现象确乎存在。本文主要从“无为”的误读和“以退为进”的误读两个方面加以辩悟。

一、“无为”思想

《老子》中共有“无为”一词十二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二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第十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第三十七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为无为”(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第六十四章)。{1}虽仅有十章提及,但老子的“无为”思想几乎贯穿了整部著作,因此对“无为”思想的辩悟十分关键。

黄瑞云先生认为:“历代学者对老子的‘无为’做过许多解释,说法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说,一曰‘不妄为’,二曰‘无强为’。……但在‘无为’的命题中加进一个‘妄’字或‘强’字,绝对地违反了老子的意思。因为‘妄’的不为,不妄的就可以为之;‘强’固不为,不强则必然为之。如此‘无为’就转换成了‘有为’,与老子的原意完全相反。”{2}其说法看似有理有据,但仔细推敲便会发现其中的“妄”与“不妄”、“强”与“不强”的标准模糊,假若“不妄”“不强”恰巧是顺应自然、符合民众生存的政策,行其道又有何不可?陈鼓应先生曾说:“‘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要人去‘为’的。”{3}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辅助万物自然发展。所谓“‘无为’的态度”,最好的解释还是老子自己所说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无为”即是顺从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把握好其中“不敢”二字的力度,知而不敢实为智者。

老子所处的时代民不聊生,他在构想政治蓝图时多次提到“圣人”,此“圣人”非儒家所说的“圣人”,不是指道德高尚的人,而是指“无为而治”的统治者,即第十七章所说的“太上”,最好的统治者。他希望这最好的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与顺其自然的理念一脉相承。而老子所提及的“圣人之治”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其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任继愈先生认为这样的“圣人之治”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是一致的。姑且不论孔子是否有愚民之心,可以肯定的是老子并非为了统治者更好地统治而推出所谓的愚民政策,而是为了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进行补充,此处可以与第六十五章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相对照来谈,“王弼说‘愚’即‘守真顺自然’,这个‘愚’字是老子特有的意义,它含有淳厚、朴实的意思。”{4}笔者认为这个解释是最接近老子本意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不是不智,而是“智多”,强调“多”字,“多”即过也,非自然正常之法,老子有言:“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第三十二章)老子十分看重适可而止,凡事不要过分,才能避免危险。所以老子在圣人无为而治以及以身作则的前提下提出“常使民无知无欲”,主张“愚之”,不是使之愚笨,更不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老子自己也说了:“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可见老子的“愚”在于使民众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使民无知乃是消除机伪巧诈的小聪明,使民无欲乃是要消除贪欲的无限膨胀,皆遵循适可而止的自然之道,“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才能达到“为无为”(第六十三章)。

可见“无为”思想除了关乎政治,还关乎个人发展,那么老子站在人生的角度上有没有说过何为“无为”的境地?当然是有的。在第四十八章中,亦有不断被借鉴的“无为”思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所谓的“损之又损”并不是任其所学日渐忘却,更不是无知,而是将所学化为己用,把表面的招式化为内心的修养,凝练生命的厚度,直至“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尊“静”为“正”,可见老子的“无为”思想又讲究一个“静”字。“静之徐清”(第十五章),“守静笃”(第十六章),“归根曰静”(第十六章),“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欲以静”(第三十七章),“静胜热”(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我好静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牝常以静胜牡”(第六十一章),“以静为下”(第六十一章)。

“静”之中又讲究一个“徐”字,“徐”,安行也。老子的“静”不是一般理解的静止的意思,而是缓慢地动,若水一般,居于下,缓慢流行,包容万物,又孕生万物,故老子称“归根”为“静”,可见“静”在老子看来是生命原始的状态,亦是常态。老子认为世间万物是有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循环往复的,为保持这种“静”的常态,老子宣扬“守静”的思想。“静为躁君”“静胜热”,既然“静”是“躁”的主宰,“静”又能克服“热”,那么便无须改变“静”,自然之法当然是守住它不致其乱变,所谓乱,即是不顺应自然的多欲,老子提倡“不欲以静”,不要有过多欲望才能达到“静”的境界。从顺应自然这个角度来说,“守静”亦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 但是老子又强调“啬”――“省啬”之义{5},强调积蓄力量。“静之徐清”,在缓慢的变化之中,不断积蓄了力量而澄清,“静”的本质已然改变,又如何回归到最初的“静”,这是其一;既然最终都是要回归于“静”,倒不如保守起见,不要轻举妄动,这是其二。如果将回归“静”看作一种形式化的回归,那么就与老子本原去之甚远。老子主张致虚守静,以静观变,以此作为“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静”的回归是过程,亦是结果,讲的依旧是修养的工夫,关于修养的最高境界,老子亦在第十五章有所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即修养成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人。

二、“以退为进”思想

杨荣国先生认为:“《老子》书的思想中心是帝王术,是汩没人理性消灭人斗志的柔弱思想,崇尚阴谋。”{6}早在韩非的《喻老》中就有对老子的故意曲解,陈鼓应先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韩非假借老子所引申出来的几种法术,都是讲求驾驭阴谋的诈术,完全曲解老子的原意。”{7}

从韩非到现今的学者们都认为老子思想中含有阴谋权术,认为老子的以退为进是表里不

一、包藏祸心。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钱穆先生对于老子的深重误解:“老子心中之圣人,乃颇有其私者。彼乃以无私为手段,以成其私为目的。”{8}将“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误认为是教人为私,以退为进,表里不一,从而为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无私”只是达到“自私”的手段而已。殊不知老子“成其私”中“私”非“自私”也,不是为自己谋利,而是与天同行,结合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来看,在老子的观念里面,天道是循环往复的,稳定是最好的状态,圣人(统治者)的行为要效法天地的无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作为统治者,居于高位,往往容易因为便利而抢占先机,因而老子借天地之道来劝解人们要以他人为先,讲究贡献,不占有成果,自然会赢得人们的爱戴,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钱穆先生针对第七十三章中“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提出:“老子心中所想象之天道,则不仅是不仁,抑且甚可怕。老子之所谓天道者,乃善胜善谋。”{9}这样的论断,如果天是阴谋家,那么跟随的圣人自然也是阴谋家,几乎就要坐实了天的罪状,然而此处的误解在于将“不仁”理解为不仁爱,王弼曾为其注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10}与《老子》“自然”之主旨意脉相通,可视为正解。换言之,以退为进的做法是任万物自相治理的有效途径。

“退”在《老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境界,其一是不争,其二是谦退,其三是守柔。

“不争”是“退”的第一层,当以“上善若水”为最典型的例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老子希望统治者能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以利万物为己任,而且老子认为这样一种精神是“几于道”的,他所说的“道”,陈鼓应先生认为“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11},是站在人生层面提出的,与守静的功夫相一致,是修养的第一境界。

其二是谦退,即“谦虚退让”,是“不争”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无为”思想的动态过程,若水一般“处众人之所恶”,甘心退居下位,含藏内敛,不露锋芒,当然此“退”也是为了“进”――“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老子此章谈到,欲居上必先以谦下待民。谦下为先,居上为后,这岂不就是赤裸裸的阴谋论?非也。单凭此句不能说明老子在告诫统治者要使用权术来达到目的,他只是描述了一个事实,统治者与百姓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子只是期望,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故此做出导向,使在上者能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质朴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其三是守柔思想,老子“贵柔”的观念无处不在,他认为“人之生也柔弱”,意即人生的常态是柔弱,是本来如此,即无所谓“争”,也无所谓“退”。“柔弱”是生命极需呵护的状态,但老子却说“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可见老子“柔弱”的观念在于不可恃刚凌物、强悍暴戾,而并非懦弱、孱弱,他的“柔”是具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有学者认为“柔”之道犹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认为“守柔的目的就是要补偿不足”{12},以达到“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唯有柔的力量才能渗入没有空隙的东西,这就回归到“无为”的本义,要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这是“以退为进”的终极目标。

《老子》五千言中“无为”思想又与“以退为进”思想互为表里,共同构筑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深沉底蕴。如不能正确理解,则势必影响人们对老子思想的全面认识。本文之所辨正者,出乎笔者研读之所得,或许也存在着新的“误读”,唯敬祈时贤之批评指正矣。

{2} 黄瑞云:《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5} 李程:《近代老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96页。

{8}{9} 钱穆:《庄老通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5页,第116页。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自我回归意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总结(通用8篇) 2023年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