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

浅谈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

小编: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谈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正文】

老子在其传世着作《道德经》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都还是第一次。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时,如是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庄子也是用“无”“太一”(即“道”)来总括老子的哲学。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必须从这二者入手。又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要想讨论“无”与“有”的关系,则绕不开“道”,所以在此从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道”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等词语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话说,则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体有三种含义——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后来王弼在给老子《道德经》做的注中说:

“所谓道——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 “道”没有形状,没有名称,它作为万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什么是“无”呢?

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无”的就达四十章之多,“无”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在老子那里,“无” 是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

什么是“有”呢?

《说文解字》中“有”的解释为: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在老子那里,“有”则是指形而下之实有,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当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其意思是说,“有”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而“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绎读》一书的前言中说,“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二者均为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无”常用来指称最高本体“道”的特性, 这也是《道德经》中最常见的用法。[10] 如《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在讨论关于“有”与“无”的具体关系时,许多学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经》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无”的观点,大多都认为这是与第一章中“有无相生”的观点相矛盾的,如陈鼓应先生说:今本“有生于无”之说, 显然与第1 章“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无法对应。第1 章的“ 无” 、“ 有” 是“ 同出而异名” 地指称道的。[14]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因循守旧。

故在此将对“无”与“有”这一二元辩证的关系加以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与西方哲学的具体不同,意欲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与“无”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无相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生于无”的阶段。“有”与“无”关系的这一微妙变化,不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断变化性,也隐含着老子对世界(亦即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或自然)更为理性的认识。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谈事物道德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在生物学家或物理学家看来,或许只是一种科学现象,他们坚信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其后必定会有原因,即使这种原因并未被发现。他们乐忠于运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进而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这便是事物科学性的一面,任何事情必定都有其前因后果,任何事情都能够被分析。我或许不知道某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但若是我相信科学,我便会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事情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某种原因,或者说,某种力量,足以使得这种现象发生。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是现在这般模样,大到板块海洋,民俗风情,小到水滴石块,柴米油盐,必是众多的原因使然。

科学,讲求的是逻辑性的关联。

同是花开花谢,若是展现在文学家面前,我想那便是另一幅景象了吧。在他们眼里,怒放的花朵不是花朵,或许已经成为了某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凋零的花朵或许也不只是自然现象这么简单,而是意味着某种离别的思绪也说不定呢。

这便是事物艺术性的一面,任何事物所隐含着的东西,都不仅仅是它本身而已,从任何一个事物出发,即使那是个十分“呆滞”且不易引起联想的东西,我们也得以联想到些什么,体会到些什么,懂得些什么,而我们体会到的这些东西,我认为那有时是弥足珍贵的,因为与科学性不尽相同,这些体会不依赖于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它是没有任何禁锢的,是要远远超过这个事物本身的。

(一)第一阶段——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其后几对关系一样,“有”与“无”是相互对立,相生相随,相互生成的,相互对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无,“无”也可以产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二者的相互生成应该是同一层次上的循环的过程。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二句则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起始之处,是与“道”相同的概念,是万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处“天地”与“万物”应为异词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然而,何为母也?《说文解字》中关于“母”的解释是:依《礼记》释文补,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婚礼,夙夜母违命,古文母通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母也,凡母之属皆从母。[15]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所谓“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16]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17] 因而,“始”与“母”皆为根本,本源的意思,“无”与“有”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18] 按王弼的说法,这一句则是强调“无”的根本作用,但是此处也隐含了“有”这一前提的作用。陈鼓应先生说,此处就现象界层面来谈有无之相互依待的关系,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是从道的本体论层面来谈论有无的相生相成的关系。[19]“因此,“有”的“利”是依靠“无”的“用”,并且“无”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无”与“有”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无相生”从相反相成这一观点,间接地呈现出老子的整体观与和谐观。[20]

下面,我们将进入“有生于无”这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有”和“无”的关系。

(二)第一阶段——有生于无

老子在其《道德经》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当地说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有”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是作为有形之物而存在的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因而,在这一阶段,“无”是高于“有”的,“无”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最高原则。引用《哲学大辞典》中的说法,老子认为,“无(名)”比“有(名)”更能反映“道”的性质。[23]

“无”作为老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其最明显之处则在于老子对“无为”的极大推崇。在这一阶段中,老子的思想是崇无抑有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崇有抑无的观念恰好相反),从老子对“无为”与“有为”的态度上 即可窥其一斑。

下面,我们转入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讨论中,从侧面来对老子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崇无抑有”的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

那什么又是“无为”呢?在谈论“无为”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

“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母猴也,引伸遂为凡有所变化曰为。[24] 就是说,“为”是引起事物变化的行为。任继愈先生说,“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 实际存在”,号称“无”,并非空无一物, 而有总括万有的特点。[25]因而,“无”并不是消极的存在,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仅具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而且还是指导政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辞海》中关于“无为”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要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顺应自然的变化。老子的“无为”是从“道”出发的,因而与其后的孔子的“无为而治”大不同矣。[26]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合乎“道”的,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无为”指的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仅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还要在遵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对于能够提升人类福祉的事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它强调的是要有作为,但是统治者的作为不能超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还是要从“道”出发,在“道”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如果人的行为是出于“无为”,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了的,只有统治者按照自然规律地有所作为,才能治理天下。即是倡导“无为而治”[27],就是要让按照自身的规定性而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妄加干涉。万物的生化是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展现自身、检视自身, 但万物最终要“复归于无极”。[28] 老子教导我们应以自然无为为本而不妄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拥有“上德”的人,即思想崇高者(圣人),常常是“无为”,是无所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又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常常是“无为”的,它总是顺应自然,而天地万物无不由“为”生成。正因为顺应自然,虚静恬淡,道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不仅天道是如此的,而且人事也是如此。[29] 因此,老子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魏朝王弼注曰;此四者(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崇本以息末也[30] 。

仅就“无为”来说,“统治者”做到“无为”,民众则可以得到教化。老子建议统治者要顺从民意,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弃民意于不顾。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

在此,“无为”与“无执”并举,而劳思光先生认为“无为”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应包括“无执”,自觉心驻于无为,遂无所执,无所求。[31] 要想成为圣人,就要通过不断地改正自身,以身作则,“正己而物自正”,这样做了,虽不主动去取得天下,天下也是莫之能属,天下将自归于为“无为”者。

总而言之,从“无为”这一哲学范畴中,更能清晰地窥视老子在此阶段对“无”这一哲学最高原则的推崇。

在这一阶段,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与“有”的关系是“无”高于“有”,“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无”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本源,“无为”也成为了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与做事规范。如果说,从第一个阶段来看,“无”与“有”有些许相似性,例如复旦大学的聂中庆认为道是“无”“有”的统一体, 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也就是从宇宙之本原、本体之形上层面诠释“道”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无”即是“有”; “有”也即是“无”, 两者“异名同谓”, [32] 而在这第二阶段,“无”与“有”则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因此聂老师的办法过于偏激,不足取也。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有”与“无”的关系即可看出,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第一阶段(“有无相生”),“有”与“无”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与“无”相互形成,相辅相成。在第二阶段(“有生于无”), “有”是从属于、根源于“无”,“有”从“无”中生成,“无”优于“有”,高于“有”,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传统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

“有”与“无”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启示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子为我们铺就的阳关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浅谈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充分发挥妇幼保健院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