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饮食清淡多运动 防春困先除湿气

饮食清淡多运动 防春困先除湿气

小编:

俗话说“春日绵绵正好眠”,然而,“春困”并非无缘无故。主要原因是春季天气潮湿,造成脾胃运作失常,使人疲劳乏力、昏昏沉沉。在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让我们结合中西医学的病例理论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案例,简洁明了地聊一次湿气的因果解法。

在春季,人体湿气特别严重是因为空气中含水量重,影响人体阳气生发。除此之外,现代人体内水湿重还有几个原因。

首先要从人体和水的关系说起。水约占人体重的50%-70%。血液有80%是水,水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是各种物质的溶剂。水在体内直接参与物质代谢、输送氧气和各种物质、调节体温、滋润器官等重要作用。所以,水在我们的健康中很重要,如果水出现问题,那么身体也可能状况百出。

原因一:身体中水太多

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少喝水不就行了吗?其实,道理没有那么简单。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由于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如果体内运水流畅,那水多了是会自动排泄出去的。但若排泄系统阻塞,即使再少喝水,也会出现水多的情况。这些体内的水湿,就像不流通的水池里面的死水,不进不出,无法正常使用。

原因二:现代人运动太少

伏案一整天,出门就有车,周末睡觉吃喝不动。可是,人体生理循环的规则是运动起来,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如果做不到,水湿就会难以运化。比如,打一场篮球,出一身的汗,呼出很多水气,这是水的排出;然后喝水,完成水在体内的出入,这样运化水的系统就得到了锻炼。如果只是坐一天的办公室,这种水的出入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得不到锻炼,功能就弱了。

原因三:冷食肆意

今天的冷饮、冷菜、冷藏零食太多,可以随时吃喝到。冷食下肚,脾阳就伤了。人体由脾阳来运化水湿,所以常吃生冷,也会导致体内水湿淤积。食欲减退、便不成形、胃脘痛、四肢厥冷、舌苔黄腻,就是脾湿症状。同时,还多伴有嗜好茶茗,运动量少,形体偏胖,思虑过度等因素。此外,凉性蔬果也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原因四:肾阳不足

肾也负责管理水液,各种不良生活方式,都会损耗肾精,导致肾阳不足。这些都是如今人体水湿盛行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些暂时未经更多论证,但实际存在的原因。比如现代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可以做到每天洗澡,这样做很干净,但洗澡太多水湿也会变重。中医案例中,有通过控制病人的洗澡次数,来治愈过敏性鼻炎的例子。进一步的问题是洗澡的方式习惯:很多人洗完澡不擦干身体,或者洗完头发不吹干,以及长期住在阴湿地,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怎样祛除湿气

湿气作祟,被称为“万病之源”。到了中老年的阶段,更是高发时期,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这些都跟湿邪、痰湿有关。当风邪与湿相相合,就成为风湿。比如我们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等,在中医上就叫作痹症。

此外从湿气类别来看,阴虚、内热、脾湿三者,往往互相夹杂在一起,都存在于体内。年轻人以内热为多见,老年人以肝肾阴虚为多见。较肥胖、爱思虑、少运动的人,往往多脾湿。在养生的时候,应该三者综合起来考虑。

如今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方式褪除湿气。

方法一:食疗兼清淡饮食

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的饮食。很多平时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汤喝,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此外还可以巧用家用调味料。姜、葱、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方法二: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竞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方法三:纯中医的疗程除湿

拔罐是传统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操作方便,适合家中养护采纳。

艾灸是近年来日益热门的除湿程序。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有无法替代的良效。

什么是湿气?

西方医学没有对人体湿气作过准确界定。不过,因湿气而产生病兆的理论是有的。比如西医认为,在气温高、湿度高的环境里,很多疾病会出现,霉菌、病毒、尘螨等病原,对人体的影响也比其他环境来得高。

在中国,对“水湿/邪湿”的研究则要深入许多。有句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1800多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著作《伤寒论》中提到:“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

张仲景所在的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治疗。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能感觉到脑袋昏昏沉沉,像裹着一块布,进而感到身体困怠、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湿症。当湿邪进入体表和关节,下一步困扰脾脏,就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大减等症状。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央行“387号文”影响几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通用12篇) 银行风险管理总结报告范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