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人口老龄化加剧香港安老面临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加剧香港安老面临严峻挑战

小编:

人口老化加剧,竞争力遭削弱

按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则可视为该国家或地区已踏入老龄化社会。

安老靠存钱,政府支出暴增

香港人安老资金从何而来呢?一是依靠家庭或自己的积蓄。香港市场上有丰富的养老投资理财产品,在职人士有多种养老投资选择。二是香港的强积金及职业退休计划。1995年,特区政府启动强积金制度,规定任何18至65岁在职人士必须参加强积金计划。缴纳标准为雇员每月收入的10%,雇主和雇员各缴纳5%。职业退休计划并非强制性措施,须雇主自愿为雇员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的强积金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更像一个针对在职人士的强制储蓄投资计划,帮助在职劳动者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储蓄和理财。但因强积金收益完全由个人收入决定,风险亦要完全由个人承担,很难作为有力的养老保障。由于全靠年轻苦干的积蓄,及自己购买的商业保险等,一些年轻时收入不高的老人过着惨淡的生活。

其中很大一块安老支出用于“综援”、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综援”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的简称,类似内地的“低保”,贫困老人可以申请领取“综援”。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取意为这笔钱是给长者购买水果之用。政府对65岁至69岁的老人申请生果金设立了资产限额,资产高过限额就不能领取。长者生活津贴俗称“特惠生果金”,港府于2013年4月开始发放。65岁至69岁长者需要经过入息及资产审查,符合资格才会获得;而所有70岁及以上的长者均毋须经过任何审查,便可以申请领取。

当年内地养老,如今无奈返港

至于养老方式,香港人主要依靠居家养老、日托中心及机构养老。狭窄拥挤的香港街头,养老院的广告牌随处可见,电影《桃姐》也曾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养老院。

目前,香港的养老院体系主要包括政府资助的养老院,买位养老院以及私立养老院。1998年开始,政府向私营养老院购买部分床位提供资助,这种买位养老院通常30%的床位接受政府资助,剩余床位则在自由市场供应。

政府资助的养老院因为比私营养老院便宜一半,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目前供不应求,需要排队申请。有一项统计,老人在政府审查符合申请资格后,一般要等候2至3年。一些老人好不容易住进去,短短几个月便去世了,甚至有老人在等待的过程中就离世了。 因为香港面积小,寸土寸金,十来年前就有香港老人返回内地养老,2007年至少有11万香港老人在广东养老。

当初,不少香港人选择到内地养老时,都带着相对丰厚的积蓄,怀揣着“落叶归根、内地物价低、港币值钱、空气好、住房宽敞”的颐养天年梦。但是,近几年随着内地物价上涨,港元兑人民币贬值,加上在内地享受不了香港的医疗福利,靠吃老本为生的香港老人迫于压力只能返港。

加大社区照顾投入

港府亦多管齐下,提供多种安老措施,比如实施长者社区照顾服务。港府从2013年9月开始分两个阶段推行为期四年的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共拨款3.8亿港元,以“钱跟使用者走”的模式,直接向参与计划的合格长者提供每月6,000港元的服务券,让他们自行选择最切合本身需要的服务提供者、服务种类及服务组合,超额部分由个人自己支付。

上述措施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同。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总监林一星称:“造成香港过高比例的长者入住养老院的一个原因,是香港政府在社区照顾方面投入不足,资源过多集中在养老院舍,致使社区照顾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造成恶性循环。”香港岭南大学社会老年学教授陈章明亦偏向社区安老的方式。他指出:邻舍的支持尤其重要,要做到“全民皆兵”,大家都要学习一些照顾技巧。同时要增设24小时服务,长者需要救助时,可实时获得。而学校可以从小教育,让大家都具有关心老人的意识。

延迟退休缓解压力

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安老投入,但随着人口老化,光靠财政储备总有山穷水尽的一天。如何减少人口老化带来的经济负担,才是当务之急。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最近的研究报告建议,鼓励延长劳动人口的工作年期。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较佳,教育水平亦已提高,且较少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预期愈来愈多年长人士会愿意延长工作年期。报告还提出吸引新鲜血液进入劳动市场,尤其是家庭主妇。30岁至59岁的家庭主妇已占非从事经济活动总人口的20%,成为香港额外劳动力的潜在来源。同时,报告还认为,输入人才作为处理人口老化问题的长远方案,则有其局限。例如,输入过多外来劳动力会使本地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不胜负荷、雇主压低工人工资、降低企业提升工人技术和提高生产力的积极性等。

事实上,随着亚洲多个地区面临人口老化问题,中国亦开始未雨绸缪,延迟退休的建议屡见媒体。此前,多个欧美及亚太地区已积极推动延迟退休年龄,例如美国推出弹性退休制度,越迟退休可获取越多的退休金。英国亦逐步将退休年龄往后推,到2028年起,会推至68岁;而日本于2013年也将退休年龄推至65岁。

近几年,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章明就不断呼吁政府考虑推行弹性退休政策,让长者“老有所为”。他认为,现在大部分的老人其实身体状况不错,剩余的能力可以再发挥,让老人成为社会劳动力只是思维的问题。陈章明解释,“选择性退休”并非指退休后,老者还需要继续每天工作,而是自己选择一周3或4天工作。他说,此举可让年轻员工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也为老者注入新活力,达至长幼共融的效果,并减轻政府、个人的财务负担。

香港教育学院2014年1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五成七受访港人赞成延迟退休。当中,近七成七人认为应该提高退休年龄上限五年或以上。该项调查访问了一千多名在职人士。结果发现,年纪越大的受访者越赞成延迟退休,但四成人认同延迟退休会影响年轻人的工作或晋升。

公务员或首试“弹性退休”制

负责此项调查的赵其琨教授认为,企业欠缺危机意识,加上不掌握劳动市场信息,对延长退休年龄会否阻碍年轻人才晋升及会否加重公司财政负担等多个问题,都表示不确定,情况令人担忧。的确,如今的香港招工难问题已经显现。根据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的统计,57%的雇主表示招聘新员工存在困难。万宝盛华的区域总经理徐玉珊表示,香港的公司普遍比全球同行更感缺乏人才,80%的公司认为员工短缺将影响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从现实情况看,香港目前已经面临劳动力短缺的行业是零售、餐饮、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赵其琨为此建议,企业灵活运用年长员工的智慧及经验,让他们从事专业知识为本的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接班人计划”,由富于经验的年长员工担任“师长”,向青年员工薪火相传各种工作技能,“不但可维持公司劳动力,亦能为青年员工建立更清晰的发展目标,减少青年劳动力流失。”

好在香港政府已开始于公务员领域示范推行延迟退休措施。据港媒报道,香港目前拥有16万名公务员,未来10年内,香港公务员的每年退休人数将从4,100人增加到7,000人,而每年新入职的公务员约有3,000人。香港以服务公众优良著称,这非常依赖公务员的经验和视野,如果大量资深公务员退休,除了造成人力青黄不接,更会影响施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应付公务员退休潮的出现,港府除计划在2015年新一批入职者间落实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容许部门主管更弹性地处理现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由各部门首长按需要自主决定延迟退休的人选和时间,当人才出现青黄不接时,可以选择适当延长退休年期,但不会接纳公务员团体建议由员工自行决定是否延迟退休年龄。

在香港整体就业市场上,政府是最大的雇主。香港公务员延长退休年龄,或将对整体就业市场产生正面影响。比如,公务员虽然有退休金,但不少人退休后也会去企业继续工作。让他们回到政府部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企业空出就业位置。而私企虽然没有法定退休年龄,但很可能会跟进相关政策。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万达拟10亿美元造悉尼新地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党员个人分析党性材料(汇总19篇) 巡防队员心得体会(汇总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