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与机制创新

浅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与机制创新

小编:

"

论文关键词:产教结合 政策保障 职业教育 机制创新

论文摘要: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体现在三方面,即产教结合的社会协调机制,促进产教结合的动力机制,产教结合的保障机制。产教结合主体的机制创新包括:职业院校“伺服型”市场响应机制、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合作培育机制和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企业长期发展机制、资源储备与积累机制、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

产教结合是指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互相配合,以育人为目的,提高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活动过程IlJ。“产教结合”中,“产”指产业,泛指各种制造业以及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及服务劳动等行业,“教”指教育,包括教育部门、教育事业、学校及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等。“产教结合”包含两方面的特定含义:一是指企业(产业的主体)与学校(教育的主体)的结合,二是指生产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结合。

当前,由于地方政府在促进产教结合方面缺乏系统、规范性的法规条文,许多地区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实践活动依然是职业院校的自发行为和单边行动,产教结合的层次和深度明显不够。探索有效支持和保障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体系,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促进机制,激发企业和学校产教结合的内驱力,释放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区域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链已逐渐融人产业链,但在全方位的产教结合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企业积极性有限,产教结合的层次和深度明显不够

(二)资源整合困难,产教结合模式单一

职业教育资源和行业企业资源多头管理,职业院校产教结合实践处于“各显神通”的状态,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产教结合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产教结合模式也比较单一,大多仅停留在开办“订单班”、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层面,企业与学校结合的方式还有待拓展,产教双方的有效需求和共生发展的热情还有待激发。

(三)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产教结合动力不够

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关职业教育开展产教结合的文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缺乏有效参与和指导,校企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如,缺乏对实施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或补偿制度,缺乏对校办产业的政策扶持,缺乏对产教结合中校企双方的权益保障机制,缺乏产教结合的监督评估、奖惩制度,导致企业内驱力不强,校企结合松散的状况。

(四)市场发育不良,产教结合遭遇重重壁垒

由于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和实现产业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弱势使市场对产教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同时,就业市场不规范,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型劳动力所占据,市场主体因信息高度不对称、公共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因素造成了产教结合行为事实上需求能力不足的局面。

二、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主体的动机与需求

产业与教育的结合源于共同的使命与追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必须始于“双赢”,产教结合的目标在于促进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要推进产教结合的深层次发展,必须了解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产教结合的动机和需求。"

(一)产业主体产教结合的动机与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缺乏良好职业教育支持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企业参与产教结合的动机来源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其次才是社会责任。其一,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训练有素的技能人才。企业希望通过联合培养等产教结合形式及时补充能适应其个性需求、能忠诚企业并接纳其企业文化的技能人才,或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生产任务执行能力,因此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是企业的永恒需求。其二,市场竞争压力激发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企业始终站在市场的最前沿,但未必能跟踪前沿的技术,而技术更新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所以,企业寄希望能与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将行业所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并迅速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其三,提高社会认同度,催化企业产教结合的需求。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社会的认可程度。通过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潜在的产品使用者和推销者,并通过相关的宣传渠道,可以扩大和巩固企业自身在公众中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教育主体产教结合的动机与需求

职业院校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品牌立足,职业院校产教结合的动机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有效服务社会目标的统一。一是通过产教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在各类教学环节中贯彻“工学结合”,是试图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方面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无限靠近,使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同时,作为教育机构,其自身的资源结构远远落后于理想的要求,有共享企业、社会资源的强烈愿望。二是通过产教结合建立对接社会需求的窗口。职业院校通过产教结合项目的实施,将企业变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企业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专业开发和课程建设,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三是通过产教结合提升社会形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来就是教育机构的本质特征,职业院校具有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与产业部门(企业)的合作,在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从而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三、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

要把职业院校与产业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活动主体结合在一起,仅靠其内在自发的因素还远远不够,政府作为理想的权威机构和可依靠的外在力量,是促进产教结合实践彻底摆脱低水平徘徊和无序状态的强大外力。政府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中具有以下职能:宏观调控构建区域资源融合平台;对区域内产教结合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对区域内产教结合工作给予政策保障。

(一)落实产教结合的社会协调机制

产教结合是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有力措施,又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为此,政府应积极落实产教结合的社会协调机制,担负起监管、规范和推进产教结合的重任。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对区域内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进行统筹与协调,负责制定区域内产教结合的整体规划。二是牵头组建产教结合的信息网络,并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搭建面向市场的信息交流平台。三是推进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拓展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市场,并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资金支持和市场运作,促进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四是建立监督评估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产教结合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将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工作作为当地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形成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动力机制

要推进区域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和全方位产教结合,拓展产教结合的空间,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一是建立产教结合的引导机制。地方政府要出台专项促进产教结合的政策,明确将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和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纳入产教结合的主体中来,对企业产教结合行为给予明确的法律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激励,以激发企业参与产教结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要面向职业院校和中小企业设立专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课题),资助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提高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建立产教结合的约束机制。从法律层面规定企业支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义务,并视程度将其列为获取相关政策优惠待遇的前提条件,应规定大中型国有企业承担产教结合的定额任务。严格实施就业准人制度,依法规范企业的用人行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健全知识产权转让制度,明确项目单位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人股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

(三)完善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保障机制

职业院校的强烈期盼和企业的跃跃欲试是现阶段产教结合的现实特征,但在完善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保障机制,免除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后顾之忧方面,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产教结合风险保障机制。产教双方在谨慎实施产教结合的过程中,对政策风险和资金风险的担忧尤为突出。地方政府要出台《产教结合实施办法》,规定产教结合的许可范畴和政策界限。如细化对实施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补偿的实施办法并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劳动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一致认同,专项制订职业院校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职业院校资产管理模式,原则上非政府财政拨付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归职业院校自我管理,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畴,消除企业合作办学的后顾之忧;设立产教结合专项基金,以资金杠杆为产教结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多渠道吸引资金投入,设立成果转化风险基金、产教结合项目成果转化担保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二是强化产教结合资源保障。产教结合需要强大的有效资源作后盾。为此,要将现在分散的培训项目予以统筹归口,再按照行业特点予以分类,定期发布人才培养培训需求信息,引导职业院校和企业自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产教结合教育活动;建立政府投资、委托经营的区域职业教育共享型实训基地,使之成为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示范基地和应用技术成果的中试基地。三是完善产教结合的管理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统筹职能,对区域内本行业的产教结合进行合理规划,使校企合作对象的选择、产教结合项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建立产教结合评价机制,制定严格的产教结合合作规范条例和有关法规,细化合作成效优劣的指标体系,及时检验与评估产教结合的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举报制度,对严重违背产教结合宗旨的行为予以惩罚,并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产教结合项目的设置进行指导,为产教结合项目的实施提供便利。

四、创新机制。构建产教结合互利双赢模式的策略选择

产教结合不仅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产教结合的基本点是共同育人,而产教结合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互利互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产教结合过程中都面临着创新内部机制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

对职业院校来说,只有主动创新机制,才能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一是建立“伺服型”市场响应机制。必须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适应产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才能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校企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以教学、培训、技术创新合作项目为依托,强化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在获得学校服务的同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建立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为职业院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从而把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四是引人企业化管理模式。全面引人企业化管理模式,消除产教结合过程中的观念碰撞,处理好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按照供应链原理,现代企业个体和整体都只是社会的组成环节,企业应加快管理机制的创新,争取获得社会和职业院校的广泛支持。一是建立长期发展机制,克服短视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自觉参与到产教结合中来,并在产教结合实践中关注深层次的潜在效益。应将自身定位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担当推进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质性作为赢得社会的肯定,提高其品牌的忠诚度,进而巩固自身的发展基础。二是建立资源储备和积累机制。要积极强化企业的人才优势,而“订购人才”和“终身培训”是人才储备和积累的基本途径。与相关研究机构和职业院校建立战略联盟,围绕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开展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三是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在经济增长疲软的时候,企业不应该单方面取消校企合作项目。企业不能将产教结合当成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手段,克扣或剥削参与产教结合学生的工资和津贴,企业也不能假产教结合之名骗取国家的税收优惠和资金闫。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所有参加人员在辛勤地投身于产教结合研究的同时,也能在知识、才能和利益上得到更多补充和提高,使产教结合充满活力。

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事关大局、影响深远,既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需求紧密相连,又与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院校内部动能密切相关。对产教结合中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及其影响规律、对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及政策冲突等问题,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跨越发展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小学生做饭心得体会感想(实用6篇) 小学音乐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优质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