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湖南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

浅析湖南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

小编: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机械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以湖南机电职院的焊接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教育必须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工作导向模式、产学结合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适合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湖南机械行业;人才需求;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湖南机械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湖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在70年代末,湖南机械制造业开始逐步发展并慢慢成熟,渐渐发展成为各有特色的四个产业集群: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三大企业为核心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以南车集团为中心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以湘电集团、衡阳特变电工为主的电工电器制造业,以长丰汽车和北汽福田为基础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2009年初,湖南省出台的《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11年,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都促进了湖南省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机械技能型人才呈现出需求高、发展旺的特点。

从2008年起,湖南装备制造业每年生产总值保持30%以上的发展速度,2007年产值在全省工业领域中率先“过千亿”,2012年产值达到了6700亿元(如图1所示),正一步步逼近“万亿产业”目标。

图1近5年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产值图

二、湖南机械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现状

机械制造业企业人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负责企业运营的行政管理人才;二是负责工艺开发与创新的技术研究性人才;三是从事生产操作的技能综合性人才。技能综合性人才约占企业人才的五分之三,这类人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主要是从事基层生产操作的技能综合性人才。经调查,企业对于从事生产操作的一线工人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对本科及以上的需求量仅为11%,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比较欢迎,占到35%,有三成以上的岗位面向高职学生,然而最受企业青睐的是中职学历的毕业生,占54%。本科生本身定位较高,重理论轻实践,与高职学生相比,动手能力较弱,并不适合一线的生产工作,工作稳定性较差。高职和中职教育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职开办的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职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操作工人和服务人员,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较强的实践性和就业的基层性。高职教育在具备这些特点的同时,更应注重专业所需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岗位拓展能力的培养。企业对于中职学历的青睐,一方面说明在企业中,学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人才录取与否的关键,真正吸引企业的是那些具有熟练专业生产技能,能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高职教育虽然开展了十几年,但仍然没有完全和市场相结合、和企业的需求相适应,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专业和产业对接、学生和职业对接”。①

三、焊接专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

随着湖南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焊接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行业设定了“十二五”期间机械行业打造全省首个万亿产业的目标。②装备制造业(集群)提质升级为焊接专业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湖南焊接专业人员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需求相差较大,随着湖南的支柱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的升级,现有的焊接技术出现了大的变化。通过对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中联重科等26家优势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对焊接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如图2所示。

图2企业对焊接要求的变化

从此图可以看出,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宏观上应走“工程化,国际化”道路。工程化要求在教学中接触工程实际,注重工程应用,引入工程实例,推动工程实践,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焊接人才。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其质量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企业要走上国际舞台,其资质要求需通过相关国际标准认证。所以,高职院校应培养符合企业国际化要求的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焊接人才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贯彻国际标准,注重将国际化工程应用中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溶入学习、训练中,让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国际焊接人才保持一致。

总之,机制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使得焊接技能型人才需求呈高端化发展,目前,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大量缺乏,严重的制约了企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我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根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紧密结合本地方机械行业,逐步完善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机制,直接为机械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从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向一体化教学模式过渡

为了增强校内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上开始初步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尽大可能的进行结合,主要通过实践系列、实习(实训)系列和综合训练系列等来完成,成立了焊接专业研究所,主要完成教育教学改革、校内外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技服务与科研等项目。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养成、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通过聘请企业中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师傅或校内“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打破学科体系中的课程界限,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从以知识面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能力水平以及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3)依托区域内企业,促进产学结合

根据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通过生产、教研、科研活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从区域经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社会发展、专业发展及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与质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培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学习和探索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规范。引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使企业能参与到学校课程内容,课程教材的修订过程,使学生做到与企业“零接触”,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与过程。

(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执教水平

为增强我校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出了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为初级目标,以“保持与提升教师的市场价值”为高级目标的口号。

1、邀请理论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我校专业教师进行师资教育教学培训,增强教师视野,拓展教师思维,更新教师观念,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材,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2、鼓励教师“走出去”。如下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企业内的短期实践培训班,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等,在此过程中,采用鼓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并存的模式,提高教师的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意识

(5)大力推进“双证书”教育的力度

根据 2009 年 2 月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的精神,高职院校要把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③

因此,我校颁布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在本校的实施,如职业资格证的鉴定机关、鉴定时间、参加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及培训等内容都在实施细则中有了明确要求,保证了“双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

在专业建设方面,要保证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证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确切地说,高职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类型的岗位工作。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对应相应工种,及时更新或提升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环节中,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与要求,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实现“零距离上岗”。“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尽快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为学生在就业中创造了巨大优势。

(6)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根据学生个人性格特征与社会发展与需要,依据职业发展理论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高职学生分年级、分阶段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与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 通过就业环境的分析与评估,依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等性格特质,积极培养端正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就业。此外,多开展些职业选择训练, 增强就业指导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应变性,如从心理、气质、形象、语言能力、口头表达、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坚决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以培养专业岗位群关键能力为主线,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不断优化,形成内容优化、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坚持以地方与行业为依托,突出贴近企业、面向企业和服务于企业的特色,突出产学合作模式,以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层次人才的需求。

热点推荐

上一篇:体育游戏: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途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案精选5篇 最新理发店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