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研究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研究

小编:李春梅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主要包括目标要素、方案要素、条件要素、评价要素和途径要素。目标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方案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条件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评价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途径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000年,教育部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实现”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目标走工学结合教育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自下而上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教育的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不是传统教学内容在新形式下的简单接受,而要扩展为课堂教学与涵盖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形式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应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面向产业、贴近市场的直接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成为实现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第一,要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努力营造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氛围。特别是通过构建科学机制,建立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高校,特别是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听取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专家学者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方面的意见,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校掌握企业需求的最新信息,也可以使企业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进入课堂,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以致用,无须进入市场后再进行专业能力的大幅度调整。归根结底,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贴近社会和市场办学,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才有出路,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第二,要改变将工学结合与常规的生产实习等同起来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做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要创造条件,改变工学结合教育过分强调集中安排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以及持续的活动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真正通过实践,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高。第三,要研究和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规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培养“两高一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的物质保证。第一,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按照产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生产一线同步,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在高度仿真的环境和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实训,有效地学习现场作业的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车间,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或承接社会产品,以学校为主组织加工和实训,做到“校企合一”或“前校后厂”,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在实处。第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若干个在生产经营方面有行业代表性、有适当规模、生产技术先进、工程技术力量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引导企业建立接收学生工作实习实训制度,探索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交互机制,实现工学深度结合,合作共赢。从而使学生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去,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与真实环境下,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群)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因此,强化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工学交替是最常见的工学结合途径。按工学交替间隔时间可采用“0.5+2.5”和“1+2”等前期工作模式、“1+1+1”和“1.5+0.5+1”等中期工作模式、“2.5+0.5”和“2+1”等后期工作途径、“0.5+2+0.5“等前后期工作模式。第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将工作实训任务化、项目化,是工作实践的高级形式。任务驱动是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讲座和完成解决问题,项目导向是通过项目设计,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工作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应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第三,顶岗实习模式。是工作实践的最高形式,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稳定性等特征。从改革毕业实习入手,与建设有行业代表性,有适当规模,与专业设置相匹配的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紧密配合,遵循企业工作规律,完善创新运行机制,提高顶岗实习比例。综上所述,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的重点是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培养途径与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因此,改革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必须关注活动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教育质量的评价。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难以实现的,目标的达成度也是难以确认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其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有助于改变原有教育评价功能的缺陷与问题。第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主张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个性化和动态化。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调研、专业考察都可用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参加的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也可视为考证教学质量的内容。第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重视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建立由学校与社会实训单位,共同制定和操作学生工作阶段成绩考核标准及操作程序,组成以教师为主,有企业、社会相关人员参加的工学结合教育评价队伍,做到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体现在“人才产品”是否经得起社会、市场、企业的检验。因此,学生从录取进校,经过锤炼,到社会吸纳,通过工学结合教育所得到的社会综合评价,才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尺度。第三,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采取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纳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职业资格证书是社会按照一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对劳动力进行严格检测的结果。高等职业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符合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益于改变和克服高等职业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一线的偏向和缺陷。因此,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樱花对日本人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学校劳动心得体会字 学校劳动心得体会(优质9篇) 勤学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