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小编: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行的一项重大理念。应该将其作为商业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从而使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有效地服务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商务日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4-0074-0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是教育部于2005年正式提出的,其含义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作进一步分析与思考。[1]近年来, 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指导性文件。比如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由此可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今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大势所趋。

在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也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而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的需要,因此原有传统的日语教学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将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一番探讨。

一、转变思想、深化改革理念

要想实现理想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赢,让三方都能从中获益。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适应企业一线岗位的人才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办学。

在教学改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本专业的岗位需求、本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以及需要解决的知识缺陷等。在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二、调整课程设置、选择适当的教材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日语当然也不例外。自上世纪开始,随着日本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日语中按欧美文字的发音直接植入的外来语也大量增加,汉字的使用则逐渐减少。甚至有许多日本公司将其原有招牌上的汉字全部改用罗马字母,这反映了日语不断“欧美化”的趋势。而在现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日语更是时刻都在不断更新、发展和变化。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日语中的外来语现在每年仍以1000个以上的速度递增,外来语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此外,日语语法的变化、「若者言~」(年轻人用语)的出现等等都给日语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样一种新的日语语言环境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原有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教材都显得有些陈旧过时。如何实现日语教学的与时俱进,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调整课程设置。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级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调整了原有的课程内容。将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日语精读》课程由每周10课时调整为8课时,同时增加了每周2课时的《日语语音训练》课程。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不放松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加大了日语口语训练比重,帮助学生从入门开始就掌握良好的语音和语言习惯,并且结合精读课上所学的语言点,通过训练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去。

其次,我们要选取合适的教材或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由于日语词汇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选取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最新教材。比如我专业目前使用的精读课教材《新编日语(修订版)》就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于2010年进行了大篇幅的修订,删除了一些陈旧过时的词语和课文,增加了一些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新课文。尽管很多教材都尽量做到及时修订或者重新出版,但是依然赶不上日语语言本身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老师在课堂上不能仅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要根据课本上的素材收集最新的相关知识要点作为补充。也可以将部分收集最新知识要点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 我们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在讲解完词汇、语法之后,会要求学生围绕所学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模仿练习,最后通过讲解课文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时较为被动,通常最终演变为“填鸭式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自2009年开始,我院开始推进“两重一再”工程,即“重构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塑工学结合新课程、再造教师职业新能力,以‘访问工程师制度’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以‘生产带动教学机制’加强学生实训,为企业‘量身定做’合格人才”。而“两重一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旨在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 “课程重塑工程”。课程重塑的基本思路,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深入分析和提炼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充分吸收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和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打破原有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将来源于企业或行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各类项目或具体的工作任务恰当地嵌入所开发的课程中,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通过具体的课程开发活动来推动全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3] 通过“课程重塑工程”的实施,我们将与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即每次上课之前,将学习型工作任务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分别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完成此项任务,而在课堂上,以案例发表的形式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点评以及考核,同时利用图片、多媒体和语音室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形象的语言环境。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

“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

在完善商务日语专业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校企合作”的重要理念,只有不断贯彻这一理念,才能做到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不断加强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为了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所有商务日语专业教师都需要定期到企业调研学习,或是担任校企合作的“访问工程师”,或是参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增强实践力度。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获取更多的最新行业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

其次,引进“专家型”企业兼职教师。聘请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教学,或者由行业专家直接为学生授课。自2013年开始,我院商务日语专业的部分课程,如《日本概况》、《日语商务信函写作》等已经实现由行业专家参与直接教学。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使学生掌握企业一线所需要的最新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最后,完善校外实习制度,开拓“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一线,把课堂设在企业生产现场,利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等资源来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掌握更为全面实用的专业知识,实现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主动地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推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最终形成专业依靠产业、行业依托院校、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模式。

五、结语

“工学结合”可以说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之一。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行的一项重大理念。因此,我院的商务日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及时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融入其中,并且将与之相应的日语教学改革提上了日程。通过转变思想、调整课程设置、选取优秀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深化“校企合作”等一系列的措施,相信新的日语教学模式必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不仅如此,今后我们还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整合及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适应性与完整性,不断提升本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笑言,周采风,任文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0-12.

[2]刘占和.从日语外来语泛滥谈外来语的功与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1-43.

[3]李畅.重塑工学结合新课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以普通生为本”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中国玉文化论文(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