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小编:

【摘 要】“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与主导模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给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结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

根据2005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加强组织和管理”,“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所以,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无论是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还是从教育部、中宣部对高校思政课的要求来讲,都需要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创新,找到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这必然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与主导模式,强调教育要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转变,突出强调实践性教学,着力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契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企业、学校为教学主体,以半工半读为学习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在学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强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即注重学生理论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集理论、技能、经验有机统一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表现为:一是双主体。即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教育主体,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符合其特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来满足和推动企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双赢的效果。二是双课堂。即通过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两个课堂的作用,实现培养对象从“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便于使学生更快走向社会。三是双教师。即在这中教育模式中,教师队伍中既包括学校中的各科老师,还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等,通过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对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第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在中共中央、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定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今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过去的教育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学生学科性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今天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更需要大批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人才。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在教育过程中既通过学校课堂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等,又通过企业实训让学生掌握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切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让大学生更快更好实现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通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学校教学条件和实训资源,节约新进员工培训所需的费用,解决了企业对员知识更新的后顾之忧,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缓解了在专业导师以及实训场地、设施不足的压力。现在我国最早建成的一批国家高职骨干示范院校还利用学院师资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让企业从中收益。而企业也通过场地出让,对学生技术训练,给高职院校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企业发展和高职教育携手共进,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第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出新要求,新目标,思政课面临严峻的挑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培养,这就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传统授课模式、内容、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在高职院校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中如何应对改革,如何更好发挥在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思政课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来讲,思政课除了完成这门课的政治任务之外,更应配合其教育目标,加大对学生道德素样、职业素养,特别是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政课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育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长期以来,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即使是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提出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要覆盖大多数学生的具体要求,高校高度重视之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系统性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是思政课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我们也在强调“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汉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学院领导重视不足,包括很多教师认识有偏差,都使得在学校推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性认识不足,很多人把实践教学认同与简单的带出课堂进行的活动,使得很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质量不高,实效性比较差。

第二,实践教学活动不规范,随意性比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在扎实理论课的基础上,配套进行,而不是随意而为,与理论教学两张皮。同时实践活动的举行还应该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好生关心的、困惑的、迷茫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不同样的课程内容体系下,不同教学形式教学目标的一致的性,而不是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背离,让实践课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第三,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合理、客观、系统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可或缺,但是在很多教学中,实践活动结束了,教学活动也就结束了,实践活动的成效无从考察。即使有评价规定,也存在评价机制单一死板,评价内容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偏颇,不客观。

第四,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活动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虽然在《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中,教育部明确提出思政课用于培训及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高职院校不得少于15元的要求。但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却是不尽人意,没有稳定的保障机制和固定的经费的投入,这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是比较大的。

第五,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进课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比较注重专业课建设,专业实训,而比较忽略像思政课这样的公共课。为给专业课开路,很多院校都把思政课课时进行最低限度的压缩,这就使得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师只能把课堂理论教学作为重点,而无法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这也是实践课存在的较大的问题。

三、工学结合模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近几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积极改革,大胆探索,在开设的主要两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 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为《概论》)实践教学中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保障实践教学经费,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思政教学部作为独立的二级教学部门,学院党委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要求,以生均 15元的标准,严格落实了实践教学经费投,从而为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2011开始,我院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将《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对课时进行明确的划分,每门课拿出总课可时的四分之一,实践教学活动时间有所体现,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对实践教学系统性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活动不规范的现状,我院积极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新体系。我院思政部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课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我院的实践教学活动分为思政部组织的集体实践活动和教师组织的以授课班级为单位的实践活动两种,一般各占50%。在实施方案中对每项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我院思政课教师还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编写了《基础》和《概论》课实践教程,对每一章需要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做了多样的、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方案,极大的便利了教师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增强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思政课评制度,把实践教学活动成绩纳入到学生总成绩当中,占总成绩的30%。其他过程性成绩占40%,改变了过去思政课“一张试卷定结局”的考核模式,更注重学生对学生平时表现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更合理、客观、系统。

(三)开展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近年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情境体验类。情境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新颖活泼,可以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近距离地接触和体验,在身心愉悦的活动中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又开拓了视野,从而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使得这种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最乐于接纳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我院近几年采取的这种实践活动有每学年举行一次的“道德小品大赛”和“主题演讲赛”,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创设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对一些平时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很多节目现场效果非常好,在台上台下学生的眼泪中,在时而激动,时而悲愤的气氛中达到了很好教育效果,也热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身上纯真、可爱追求真善美的一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截止今年,我们的“道德小品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主题演讲赛”举办了两届,成效显著。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劳动教育类。为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提高大学生课外职业素质,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宗旨。我部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把“劳动教育实践” 活动纳入到了《基础》课实践活动当中,该教学劳动活动过程由思政课教师与后勤处专职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完成。活动效果明显,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第三,部门合作类。为落实我院学院“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三双一突出”是指校企“双主体”、校内校外“双课堂”、参与教学“双导师”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我院大力开展了高职学生易于接受、启发思考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形式,系统设计了一批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第二课堂活动,并邀请了政府、机构专业人士以及其他部门行政人员担任思政课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作用。如:我院与校外合作单位举行的“法庭进校园”和“参观海南省第一戒毒所”等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处、后勤处、图书馆等部门合作,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实践”“嵌入式教学”等实践活动中都很好的发挥了“双课堂”“双导师”的作用。

第四,参观考察类。根据《概论》和《基础》课教学要求,我部建立了一批红色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将士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火种和力量,为全国革命的胜利和海南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的英雄事迹,通过戒毒所的参观及吸毒人员人员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每次活动后,都由参观学生在所在班级做汇报、宣传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弥补了实践活动受人力、物力限制的不足。

第六,多层次实践教育活动建立。除了课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之外,教师们还在课内进行了演讲、辩论、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如在《概论》课中进行的有关台湾问题的专题研讨活动,在《基础》课中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人生规划和就业方面的专题探讨活动等。形成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突出高职类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更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才能更好体现出思政课价值与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学校提升教学二级管理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国庆物业布置小区方案优质 2023年酒店前台实训课心得体会(优秀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