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我就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谈几点感受。

一、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提高。

二、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个体才会优先倾向于这个事物,才能力求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也就会为追求知识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 。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有一位老师在《口技》一文中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阅读,模仿各种声音,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时设疑:你认为贯穿本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字是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泛读、精读、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 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 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四、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如到杜郎口听课,看到学生表演较多,想象力非常丰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其中有一个老师设计的“不可重复的走路姿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即尽可能创造优美抒情或感人动情的气氛,把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并恰当地使用激情的方法,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总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切不可忽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一篇文章要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读出层次。要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热点推荐

上一篇:用发现的眼睛看学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秋天银杏叶的感受 秋天的银杏叶心得体会(汇总5篇) 大学纪律委员心得体会(汇总19篇) 2023年成长环境的影响心得体会 环境影响成长(汇总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