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

小编:刘祖斌

教师科学地运用探究性学习,可以让高中生进一步探讨与创造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独立挖掘各种数学知识,充分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应用实际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一、教师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对解题思路进行探究首先需要对问题的类型进行识别,归类之后再对其进行假设验证,最终找出解决方法.高中生经过初中学习已经积攒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理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发展.解题意识在脑海中已经开始清晰,但是高中生却没有对其进行明确.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索解题思路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探索学习中的盲目性,保证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性.探究解题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思索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审题,第二个阶段是联想,探路是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思路三步问题表”对自己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让自己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表1 思路三步问题表步骤问题或建议审题1.已知和要求各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2.有何关键或特点?能否换一种语言叙述题意?能否画题意附图.联想3.这是何种类型题目?常有哪几种解法?先选哪一种试探?能最后解、证得出吗?

4.联想了哪个知识,怎样利用它?能进一步转化吗? 探路5.能否先把未知转化为可知,未知转化为需知?思路是否连通?

6.能否先研究特例或部分问题,从中获得启示?

7.转化难以实现的症结是什么?二、教师有效地调整与改进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主动、合作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探讨与创新.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学生探究学习中,不但充当着引导者,还担当着合作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在探究性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数学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探究阻碍和偏离的普遍性.再者,数学教师还应该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从而确保课堂目标最终得到实现.若是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遇到困难,数学教师必须要合理地介入,并且保证介入的方式与时机的科学性.学生遇到困难后,独立进行思考与探究,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并且产生烦闷的情绪时,教师在此时介入就可以保证探究效果的最大化,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过程中,应该参与并且倾听学生的解答过程,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以及动作等,从而对学生的探究效果进行判断.教师适时地介入学生的练习、解答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解题思路.其次,数学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教师借助中心问题扩大探究性学习的成效

1.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

结合具体情况,学生打通解题思路,初步得出解法后,就会终止解题活动,从而导致理解与思维仍然局限在表层段面.在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多余的思维“冗余”,深刻体悟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

例1直线AB:y=ax+1与双曲线M:2x2-y2=1的右支相交于不同的两点C、D,求出a的取值范围.

高中生在经过自己探究后,可以迅速地得出以下的解题方法:把直线和双曲线方程联立整理可以得出(a2-2)x2+2ax+2=0.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该方程有两个不小于22的根.

设f(x)=(a2-2)x2+2ax+2,那么

(1) a2-2>0,

Δ=-4a2+16>0,

-2a2(a2-2)>22,

f(22)≥0, 或者(2) a2-20,

-2a2(a2-2)>22,

f(22)≤0.

最终解得-2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通过解题可以知道(2)的解集是空集,那么这项结果可以提前知晓吗?学生展开讨论,最终通过画图,可以发现f(x)的图象恒过点(0,2),若是开口向下的时候,与x轴的交点不可能都在点22的右侧,由此可以知道组(2)不等式是多余的.

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方程2x2-y2=1(x>0)和方程2x2-y2=1(x≥22)是等价的吗?学生经过再次讨论对解题思路进行改进:a2-2≠2,

Δ=-4a2+16>0,

a-2aa2-2>0,

2a2-2>0,可以得出-2 2.引导学生一道题应用多种解题思路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教师必须要打破这种局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采用不同的思路对问题进行解决.

例2已知x>y>z,求证:1x-y+1y-z+1z-x>0.

通常情况下,学生首先把目标式左边部分进行通分、化简,然后把分子进行变形从而判断它是正数.教师在完成该部分教学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考虑:虽然通分化简能够解决常规简单的分式问题,但若是增高分母的次数或者或者增多项数,那么就会增大计算量,从而增加解题难度.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试图缩小通分的范围或者不通分.学生和教师在共同探讨过程中,最终获得两种解题方法:

证二:1x-y+1y-z+1y-x>0 1x-y+1y-z>1x-z

x-z(x-y)(y-z)>1x-zx-z>0,

x-zx-y・x-zy-z>1x>y>z,

所以1x-y+1y-z+1z-x>0.

证三:因为x>y>z,所以x-y>0,x-z>y-z>0,

所以1x-y>0,1y-z+1z-x=1y-z-1x-z>0,

所以1x-y+1y-z+1z-x>0.

学生通过应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拓展数学思维,使思维更加灵活和深刻.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一个不等式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所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助残日慰问活动方案及流程(模板15篇) 把握机遇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