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小编:

【摘 要】失独家庭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影响,随时间的推移,失独家庭群体存在的问题已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文章从社会工作角度概述我国城市失独家庭问题现状,对其产生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进行,进而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失独家庭解决问题,缓解伤痛,走出困境,实现自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失独家庭;社会支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失独对于任何家庭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物质和精神创伤,对人的心理、生理、精神、物质生活及国家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会产生强力冲击。本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理论视角出发,对失独家庭社会支持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社会支持模式,为他们提供情感、精神上的支持与关爱;生活,医疗,养老,物质上的照料与帮扶,使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使这个群体有序、健康、稳定的成长,使更多的失独家庭在此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帮助。

二、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失独者的情况调查多见诸于新闻媒体,而在学术领域,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在学术领域,由于失独者居住地域比较分散,分布较广,失独者的隐秘性,致使目前关于失独者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失独家庭的研究也存在被学者边缘化的现象。现有对于失独家庭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数研究将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这两种家庭类型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关于失独家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困境、养老模式、扶助保障机制及对策方面,关于失独家庭的真实需要的研究比较少,同时还没有针对失独者特殊需要的系统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只是对失独家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的评价和建议,救助机制的不足与缺陷,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其中部分研究是从侧面引出失独家庭社会问题。而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对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同时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相关学科基础上科学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救助方法的探索很缺乏。

三、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失独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是受需要主体自身脆弱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国家政策、制度,相关社会组织的不完善以及基层政府对失独者的忽视,导致失独者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社会各界对失独者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也影响了失独者需要的满足。

(一)政府方面

2.政府投入力度不足。由于政府投入力度不足和物价上涨的原因,来自政府的物质支持难以满足失独家庭的实际需求。政府对失独者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精神方面的支持也难以保证。同时由于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不足:一方面社区现有的资源依然难以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

3.缺乏相关的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公益互助组织。失独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心灵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与压力,却无发抚平与发泄,他们渴望有相同生活经历的同行者能够彼此安慰与交流,却很难找到这样的群体或组织。他们参加群体组织的意愿很高,但缺乏参与途径和方式,缺少正式的以政府名义创建的相关组织团体,基本属于私人抱团形成的不规范的小群体,广知度很低。

(二)社会互助组织方面

1.缺乏专业指导与服务。部分失独家庭互助组织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对失独家庭进行有效服务。大多数失独家庭通过在网络上组建QQ群来搭建交流平台,宣泄情感。这样的网络自助群体虽然使失独家庭走到一起,但这样的情感宣泄方式并不利于失独家庭的创伤修复。而且互助活动没有固定模式,组织内部没有权利分级,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支持。

2.缺乏资金来源。缺乏固定的资金来源阻碍了失独家庭互助活动的进行。当组织缺钱时一般由大家公摊或是筹集组织的人来垫付缺少的余额,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有些组织虽得到一些政府和单位的支持,但缺乏稳定性。

(三)个人方面

1.消极应对。在经历失去子女重大打击后,在生理、心理的双重压迫下,失独者会蔓延着悲伤的情绪,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等方面也开始疏远了,他们逐渐脱离了社会,不仅仅是跟政府等这样的远端支持有比较少的联系,而且跟朋友、亲戚这样的近端支持也较少接触,不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

2.高龄老人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缺乏照护。我国老年服务市场化水平较低,养老的专业人才资源缺乏,在居家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模式的情况下,失独老人生活医疗照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希望可以将他们这种人群转变为一个固定的组织,这样他们就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团体中彼此之间互相照顾,聊以慰藉,得到更强的归属感。

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可行性

从社会工作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为有困难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的,本着这一价值观它不仅帮助有困难的群体摆脱困境,而且还增强他们解决困难的能力,这种有效的服务对现在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关注度

社会工作者如果仅凭小范围的互助与努力,没有全社会的支援与关注,工作是很难长久的坚持下去的。鉴此,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曾发起的结束老年孤独运动,建立相关的专门网站与新媒介来宣传,呼吁社会大众以及政府认识、了解失独家庭,唯有失独家庭问题得到多方面的关注,才能引起国家社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才能为失独家庭争取社会资源,改变他们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专门养老院舍

考虑到失独群体的特殊性,私密性,排外性,因此对于失独者的养老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议倡导政府或企业社会组织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专门的针对失独者养老机构,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照料。

(三)解决工作

对于失去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困难的夫妻中有人下岗失业的情况,政府部门或社工应该详细了解情况,向上级请示,建议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一方面有了经济来源可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会多少缓解心理的压力与痛苦,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回归正常的生活。

(四)成立并完善公益互助组织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街道办、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联合走访调查本社区内失独家庭的数量,他们的需求,现状,有什么可以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等,将这些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登记造册,然后可以整合运用社区内的现有资源,成立失独家庭联盟或互助小组。像武汉的“连心家园”就是全国失独家庭组织中的其中之一。

(五)组织开展社区服务

针对性的开展社区服务。我们可以根据本社区失独家庭的特点,他们不同类型的需求以及本社区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开展帮助失独家庭的社区服务。如可以征求意见根据需求成立同质性的互助小组,定期定时组织一些活动,可以是绘画的、烹饪的、读书的、书法的、下棋的、打兵乓球的等等,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参加多个活动,在锻炼健身娱乐的同时会渐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忘记失独的不幸与痛苦。同时社会工作者要引导社区居民理解失独者的心境,鼓励居民关怀帮助失独者,促使社区居民和失独家庭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为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建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六)创新社区养老模式

针对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私密性,排他性,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群体内部自己结对的养老模式,就是根据登记的社区失独家庭的情况,按街道,年龄,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类,年纪较轻的失独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年龄较大需要照料的失独家庭,形成一个小的帮扶小组,平时为他们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通过他们的付出积累爱心积分,然后等到他们年老需要别人照料的时候,就可以凭此享受免费服务。

(七)支持与鼓励

在与失独者接触时要选择适合的角度切入,要学会尊重隐私,在给予帮助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要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个案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沟通方式向失独家庭表达尊重、信任、接纳,对其做出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逐渐使失独家庭放下自我防卫心理,让失独家庭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感,与他们一起走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

(八)改变不合理信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森斯的ABC情绪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失独者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改变本身发生的事件,而是改变其对事件的看法。此时,社会工作工作者可以采取对质、总结、辨别非理性信念等方法介入。但在方法使用中要小心,因为很多观念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要考虑失独家庭对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能力,其次就是要考虑到自己与他们之间关系的信任度和安全度。

(九)挖掘生命可能,趋向自我实现

社会工作者要注重鼓励失独家庭不断挖掘生命潜能、激发成就动机。通过自发和有创造性的劳动,成就能力所及的一切事情,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如可以利用社区内的现有资源组织他们成立兴趣班,或帮助他们报名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会比赛活动等等,以此激发对生命、对生活的动力和激情。

五、结语

总之,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越广泛就越能够更好地应对内在的困境和外在的挑战。一个完整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要素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失独老人互助群体、亲友及其自身。因此要整合这些要素的力量扩大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的内容和范畴,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2] 晏华.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5]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 2001(5).

[6] 李茜.社会工作视角下失独家庭互助行为模式[J].学理论,2013(7).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从文化视角看葡汉熟语及翻译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测量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 只有一个地球的读后感(通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