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小编:黄鸿斌

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及其他省、市电视台播出,每年还有20多部纪录片通过中国黄河电视台传送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凭借纪录片创作的实力,常熟台加入了江苏国际频道长江国际电视联盟,受邀参加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常熟台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在全国县级台中并不多见,在江苏纪录片领域甚至形成了独特的常熟现象。解析这一独特现象,对于基层台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廓清发展思路,扩大发展路径,应对媒体转型,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纪录片一直给人以高端的感觉,似乎创作纪录片就是央视、省台、省会城市台和一些专业创作机构的专利,但是,纪录片的本质是对现实的记录,是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文化思考与美学探索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台虽然传播范围小,但对社会的关注不应减少,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不应该打折,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中,县级台要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完全可以依托县域范围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动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在纪录片领域大胆尝试。县级台创作纪录片不仅能够确保题材更加真实,更加贴近观众,而且便于将人文关怀与最新启示传递给最基层的受众群体。县级台通过纪录片创作,对本地起到推动和弘扬地方文化、保存地方影像资料的作用,对外则可以起到进一步扩大地方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用。

一、题材选择:植根乡土 深入基层

县级台作为最基层的媒体,受到行政区域的限制,这在题材选择的广度上有着天然的劣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优势,优势在于编导能够深入研究县域范围内的历史和现状,用聚焦的方式发现题材、研究题材、放大题材,更好地把握生活的脉搏,借助地域特色加大纪录片的深度。

本乡本土,人们互相熟悉,县域之内,交通便利,交流顺畅,能够以心换心,赢得拍摄对象的信任;县级台拍摄纪录片,编导能够真正放下身段,以拍摄对象为中心,根据拍摄对象的实际情况安排拍摄时间,这些都是大台拍摄纪录片所不具备的优势。常熟农家姑娘钱敏丹,自小全身瘫痪,被迫辍学,后来发展到全身只有两根手指能动,但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开网店、写小说、游香港、登雪山,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常熟台编导一次又一次和钱敏丹及其家属交流,打消了钱家人的顾虑,赢得了对方的信任,编导深入她家,跟着上雪山,用浓郁的感情创作了一部纪录片《梦碎了,梦圆了》,展示了一个渐冻人的追梦历程。该片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2014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成为全国25部推荐纪录片之一,也是在这一批次中江苏省唯一入选的纪录片。

县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是县级台纪录片创作的独特源泉。历年来,常熟台先后摄制了文化名人、地方风情、常熟手艺、民间收藏等系列纪录片,其中,表现晚清改革派重臣翁同龢后人历尽艰险保护研究国宝文物的纪录片《跨越六世的守望》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二、角度选择:起自乡土 放眼全国

县域的范围较小,客观上表现对象有限,但纪录片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有地域的流动,也有历史的流转,在地域的流动和历史的流转中,人就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有了全局的意义。纪录片《窑工》把镜头对准砖窑里的工人,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大多来自落后的山区,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但随着苏南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环保治理的推进,一座座砖窑被关闭了,窑工们也必须离开砖窑,适应变化,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这部片子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窑工们的精神世界,刻画了中国流动人口的生活变迁,也表现出了中国环境治理的进展,在2013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中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并入围2014年卡塔尔半岛国际纪录片节。

由于编导视野所限、资料收集困难等原因,县级台做重大题材纪录片相对困难,但常熟台没有轻易放弃这一题材,敢于涉足此领域,以常熟籍人物为线索讲述历史事件,反映重大主题。纪录片《难忘小平您好》,以一位常熟籍北大学子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生动呈现了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自发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经过。这是一次小台创作历史大事件题材纪录片的成功尝试。这部纪录片也荣获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优秀纪录片金牌节目。

三、手法选择:讲好故事 多元表现

1.故事化叙述

通过具体故事讲述人生命运、生活经历和社会事件,注重场景与细节,已成为纪录片工作者的共识。反映常熟书画家、词人曹大铁艺术生涯的纪录片《奇才名家曹大铁》,开头是这样的:曹大铁的老师张大千逝前为弟子题赠书画集,其中一本就是给曹大铁的。以这样的故事作为开头不是故弄玄虚,而恰恰表现了张大千与曹大铁的师生深情,为后面的叙述作了铺垫。倒叙手法的运用,又产生了悬念感,也使片子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弊病。

2.情景式再现

纪录片需要真实的影像素材,但一旦时过境迁就无法补拍。有些历史人物、事件根本没有影像资料,在此情况下,情景再现就成了常用的纪录片表现手法。对于地方台、县域媒体而言,要实现央视级的大制作是比较难的,再现主要针对某一小范围场景、情境、氛围,以表现人物的状态、动作为主,是对空镜的延伸和补充。纪录片《孤臣背影》,着眼于翁同龢等几个关键的人生片断,以情境再现的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按类型解说

三分文章七分念,好的稿件需要通过播音的再创作为之增光添彩,纪录片同样如此。纪录片的解说一般可归纳为探索发现风格纪录片的悬念释疑式解说,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沧桑叙述式解说和温情讲述式解说,以画面、同期声为主的旁白叙述式解说,有一个或多个人物的自述、内心独白的角色扮演式解说等几种类型。在纪录片创作中,针对不同题材、风格选择不同播音员进行解说,努力提升纪录片解说的境界,让观众在接受解说蕴含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激励和美的启迪。

四、创作基础:稳定栏目 培育团队

纪录片人文含量高,能精细体现导演创作意图和哲学思考,带给观众深层次的审美愉悦。这一特点决定了纪录片创作应当由一支有知识、有涵养、有热情、有锐度的采编团队来共同完成。常熟台在建台伊始就重视培育巩固纪录片阵地、培养纪录片人才。在栏目设置上,常熟台先后开设了《锦绣常熟》、《纪录常熟》、《福地常熟》、《常熟人》、《常熟纪事》等栏目,成为制播纪录片的主阵地。在机构设立上,常熟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专门创作纪录片的部门。2012年,常熟台正式对外挂出纪录片工作室的牌子。在设备投入上,常熟台对纪录片倾斜,全台最新最好的摄像剪辑设备,优先保证纪录片团队使用,并实现了和大台的接轨。在人才培养上,多年来,常熟台纪录片创作人员虽然不多,但相对固定,人员流动较少,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团队。在此过程中,吸纳对纪录片创作感兴趣、有才华的青年人。这些创作人员耐得住寂寞,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追求,在纪录片的园地里精心耕耘,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目前,常熟台多名纪录片编导成为国家、省级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一名编导成为中国作协全国会员。这样高质量的创作团队,在全国县级台中实属罕见,这也是常熟台纪录片创作得以繁荣最重要的保障。

五、发展路径:开放态度 搭建平台

纪录片创作需要坚持不懈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这对县级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媒体融合的情势下,常熟台也在努力探索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各种路径。

一是联制联播,提升影响力。纪录片的欣赏价值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地方广电媒体间的台际合作,尤其是联制联播纪录片的模式,为县级台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播映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渠道。今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城市台委员会联合全国近60家电视媒体,正在创作大型抗战系列纪录片《血铸河山》,常熟台作为唯一参与的县级台,承担了其中一部《血火战歌》的创作任务。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当年常熟籍青年作曲家麦新创作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的故事。到明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常熟台的这部纪录片将随《血铸河山》一起,在参与联制联播的各城市台播出。联制联播,是基层台尤其是县级台扩大纪录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二是产业拓展,搭建新平台。优秀的纪录片从来不缺乏市场,受众的喜爱和口碑可以转化成价值。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不仅依托电视媒体,也可以进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终端,通过观众点击产生效益。此外,还可以尝试创作微纪录片,满足当前用户碎片化的需求特性。县级台纪录片也可以通过出版推向市场,目前,常熟台精选的原创纪录片即将结集出版,努力在纪录片产业拓展方面做出新的尝试。

热点推荐

上一篇:影视动画表演的时间掌握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瑜伽培训的感想和收获 团体瑜伽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吾爱诗词格律在线检测如何写(六篇) 最新宿舍违规的检讨书(精选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