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媒介依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交”成瘾

“媒介依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交”成瘾

小编:

摘 要: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环境,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对社交媒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由于社交网络场域下的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等特征,过度依赖线上人际互动会造成现实人际互动能力的降低,出现与社会隔离的情况。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交”成瘾的现实,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接触和使用媒介;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通过给予更对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观。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信; 媒介依赖;人际互动

毫无夸张地说,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其中,社会交往方式算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对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俨然建构出人们的“第二生活世界”,整个社会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得到了网民们极大的青睐。美国社交媒体专家布莱恩・索里斯(Brian Solis)在新书《社交网络与博客》中这样写道:“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可见,社交媒体正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1.理论依据。媒介依赖理论源于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1976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1]。媒介依赖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从“受众、媒介、社会”三者互动的角度考察媒介传播效果、探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及其产生途径,从而使该理论成为”全面透视媒介与整个社会结构中和各个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分析之理论视角。从理论上讲,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具有双向性,但在现实中,却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对媒介的单向性依赖。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辅之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四川大学作为学科背景综合,教育背景全面的高校,其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大学生中间具有代表性。根据这一现状,我们选择了四川大学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而出于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的考虑,此次调查的目标总体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住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抽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将望江校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每个寝室作为独立群,对所有寝室进行连续编号,将该寝室编号列表作为抽样框,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本次研究单从所有寝室中随机抽取40个寝室进行全面调查。

三、研究发现

表2 微信使用时长

2.总结和讨论。

(1)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现象普遍存在。

四、不足及问题

一、本文采用的是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样本选取和样本数量上可能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科学性。第

二、本文的落脚点在社交媒体,但仅选取微信作为个案研究,说服力略显欠缺。第

三、媒介依赖理论作为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考察的是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本文中,并没有对媒体需求这个重要变量进行考察,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是因为满足了其个人需求从而产生的依赖,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论文需要继续完善的方向,在后续研究中,会主要解决这部分的问题。

参考文献:

[2]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

(1).

[3]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

(2).

[5]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

(3).

[6]谢榕.网络空间自我呈现过程中的工具利用――以QQ空间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

(3).

[7]王婷婷.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J].学理论,2011

(17).

[8](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刚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

(5).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媒体语境下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医药营销心得体会 组织生活会心得体会发言稿组织生活会心得体会发言稿(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