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近三十年冒襄研究述考

近三十年冒襄研究述考

小编:

摘 要: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冒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未有一篇冒襄研究的述考文章发表。本文从两方面对近三十年冒襄研究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

关键词: 近三十年 冒襄 述考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明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他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齐名,有“明末四公子”之称,是诗人、散文家,也是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笔者对其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希望有助于总结前人研究冒襄的成果,并为今后冒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参考。

一、冒襄研究专著

明末至清前中期,对冒襄的评述多存于各类史料、与人书信中,虽分散简略但评价皆很高。《清史列传・卷七十・文苑传一》记录冒襄的字、籍贯、官职、才能、性格、主要事迹、书法、卒年、著述等方面。在冒襄诗集《香俪园偶存》序中,董其昌称其“才情笔力已是名家上乘,安知非前身老诗人再来?亦安知非高常侍五十为?”,他对冒襄的赞赏溢于言表,认为冒襄可“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此外,《同人集・卷四》收录王铎与冒襄的书信中,王铎称其“文之高古奇伟,压倒元白不必言矣。而字画遒媚圆劲,笔笔褚河南”。

晚清至民国间,学者冒广生搜罗冒襄作品编成《如皋冒氏丛书》,包括《香俪园偶存》一卷,《寒碧孤吟》一卷,《集美人名诗》一卷,《泛雪小草》一卷,《茶汇钞》一卷,《宣炉歌注》一卷,《影梅庵忆语》一卷,《朴巢文选》四卷,《巢民诗集》六卷,《巢民文集》七卷,《冒巢民先生年谱》,等等。它是研究明清之际民族融合情况,如皋冒氏家族史、冒襄生活和交往、冒襄思想心态等方面的可靠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对冒襄的研究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顾启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冒襄的第一位学者,他不断搜集和挖掘冒襄的生平资料,发表相关论文。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冒襄研究》,这部学术著作是其多篇论文组成的文集,包括冒襄的生平述评、交游考、作品研究、佚著辑考、董小宛考、戏剧活动系年、其先祖冒致中与施耐庵关系探索,等等[1],其中重点写冒襄与谭元春、张明弼、李清、余怀、吴国、孔尚任的交往,便于读者了解冒襄的交往活动,也有利于研究者拓宽研究思路。

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利民、丁富生、顾启等的《冒辟疆与董小宛》,此书从冒襄的个人经历出发,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冒襄、董小宛二人的爱情交往与患难过程。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收录《冒辟疆与水绘园中的遗民世界》、《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两篇文章,分别叙述了冒襄气节于逸乐兼得的遗民生活和狂乱而超现实的宗教信仰。

二、冒襄研究论文

(一)对冒襄交游活动的研究

(二)对冒襄戏剧活动的研究

(四)对冒襄《影梅庵忆语》的研究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为董小宛所作悼亡文,在文中记录了他与小宛的种种生活情景,展现了二人浪漫而真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亡者细腻而深刻的感情,特别是《影梅庵忆语》独特的“忆语体”形式,为后人称道仿效。对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版本源流研究。蔚然《〈影梅庵忆语〉版本源流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期)通过对《影梅庵忆语》不同版本的比较,得出其版本流传的两个系统,一是《虞初新志》本系统,二是《昭代丛书》(道光本)别集本系统。

3.士人爱情观研究。刘坡《海山闻说风能引,也在虚无缥缈间――从〈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看士人情爱观》(《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为依据,通过对冒襄和董小宛、沈复和陈芸感情生活的描写,写出士人重情与薄情的情爱观。

4.人物形象研究。陈常青《封建女性的赞歌―〈影梅庵忆语〉与〈浮生六记〉中女性形象之分析》(《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分析董小宛与陈芸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明清时期女性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彰显女性独特的个性与智慧,另一方面不可摆脱封建女性的命运悲剧。

5.饮食文化研究。刘军丽《〈影梅庵忆语〉与晚明江南文人饮食》(《四川烹饪高第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写出了晚明江南文人重蔬食、主清淡、尚本味、崇养生的饮食思想和艺术化的烹饪饮食活动。

6.字、词的研究。杨宝霖《“女儿香”今昔谈》(《岭南文史》)和曦钟《释“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分别对文中的“黄熟”和“层撞”作出解释。

(五)对冒襄、董小宛的爱情关系的研究

综上所述,冒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正向着深度研究,由最初的单方面研究向多方面拓展,总体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对冒襄的研究仍然摆脱不了文人、才子佳人的情性,主要在其生平交游、戏剧、心态、情感等方面,对其作品的研究较少。在诗歌方面,沙元伟《从冒襄的一首遗诗探董小宛的结局》、顾启《读冒辟疆〈卖字五狠偶成绝句〉》从冒襄的一篇诗作入手探讨,对其诗歌涉及较多的是王栋林《冒襄的遗民生活与诗歌》,此篇硕士论文开始以冒襄诗歌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于冒襄的《巢民诗集》并未有学者进行研究。在散文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影梅庵忆语》研究,而对其散文本集《巢文选》、《巢民文集》尚未进行研究。这些方面是冒襄研究的空白地带,仍需要我们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启.冒襄研究》[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2]汤宇星.从桃叶渡到水绘园:十七世纪的江南与冒襄的艺术交往》[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3]顾启,姜光斗.冒辟疆家乐班的戏剧活动[J].韩山师专学报,1984.

[4]唐筱琳.清初遗民诗坛格局与泰州遗民诗群[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王栋林.冒襄的遗民生活与诗歌[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王秋雁.试论“忆语体”散文的“情性合一”[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5).

热点推荐

上一篇:哀婉幽怨的命运悲歌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群众投诉心得体会(精选8篇) 精选预备党员转正汇报自己在预备期的表现范文简短(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