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小编:秦海亮

当今社会,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代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阵地,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还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高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而要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则更需要充分认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新问题。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积淀,也是新时期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新思想融合、创新与发展,努力寻求倡导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认识的特点

1、大学生思想呈现多样性、独立性和差异性

现在的大学生均为90后,受到国内外许多新思想的冲击与感染,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而且他们不喜欢别人用90后固有的模式来评价自己。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定义,我们是自己,我们只做自己。我们只能被自己左右。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这也造成虽然90后渴望思想上的独立,但不少学生在生活上对家长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由于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所以高校在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应起到作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护航。

2、大学生思想认知功利性、易变性和弱理性

当代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如在学习、择业、社会交往上,这与他们对功利思想认识的偏差有一定的联系,受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功利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关注,这表现在重视实利实惠。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以学习、搞科研为主的校园。部分大学生不能踏实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

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有时缺乏自制力。丰富的信息渠道让现代大学生随时拥有获得知识的机会,正是互联网带来的这种便利,使得现代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而他们经验上和心理上的空虚却是无法填补的空白,这导致他们在知晓大量信息的同时却产生一种空虚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和带动,难以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在表现形式上,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个倡导,这个概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展示出雄浑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在具体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3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实现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升华提高。这种升华不仅仅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总结,更应该是传统文化的实现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

1、利用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挖掘传统文化优秀内容,从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优秀文化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要组织更多有实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深入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出一批反映高校优良风气和高校水平的理论研究精品。

2、充分发挥党团、学生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堡垒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健全党团、学生组织及其工作机制,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培养具有健全思想与进步价值观的教师与学生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广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加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管理工作。要善于借鉴和创造适合新时期师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模式,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有效管理,积极研判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师生动态,正确引导师生言行。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坚决抵制不良文化通过高校校园传播,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使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营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就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现代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而且要具备现代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因此,人文教育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人文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有效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但是校园对外的名片,更是一个学校留给学生的印记,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先进、健全的校园文化可以伴随学生一生。

4、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品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新颖多样的社会实践途径和志愿服务方式,理应成为培养青年大学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品质。让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才常常感觉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体,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也在同龄人的交往互动中呈现真实的自我。正是在这种现实的生活中,价值观更容易得以形成。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互动和互补,拓展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由于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学习,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是道德养成和思想成长的根本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让思想理论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让青年在切身的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完善自我,从而取得实际效果。

5、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网络载体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充分开发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通过高校新闻网、校报、电视台、展示屏、橱窗和校外媒体等媒体阵地,让全校师生和全社会都更多地了解、关注到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优秀传统文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美术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优质(9篇) 行政月工作总结和计划表23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