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路径初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路径初探

小编: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自觉践行者,高校应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方法,渗透入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到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自觉践行,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因此,高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对大学生的教育落到实效,避免知行分离甚至是知行相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现阶段,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国内改革深化过程中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某些负面作用的冲击下,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客观要求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在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广大青年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客观要求。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社会内在机制的新变化对大学生影响的时代要求

一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内容与方式由过去时代的精神鼓励为主转变为以物质利益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展开的广泛竞争,使易于指标化的经济、业务价值凸显,而精神、道德价值面临挑战。二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具有消极因素,诱发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倾向。三是社会环境由相对封闭转化为对外开放的状态,使大学生眼界开阔,见识增长,思想活跃,活力注入,但同时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思想侵蚀的机会也大为增加。四是信息由传统的传播方式向互联网信息方式的转化,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出现了主体角色的虚拟化、信息搜寻的无限性、发布信息的交互性等特点,增强了人们信息辨别与选择的难度。所有这些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也使人们的思想状况,活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社会内在机制的新变化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深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高校的新要求,也是我国改革与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认识、分析能力。同时,由于经过了十多年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一般来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大学生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认识和掌握。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的历练,加上社会价值取向的日趋多样化,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视为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说教,甚至出现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扭曲。从而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更多地停留在认知认同或情感认同的层面”,而行为认同则相对薄弱。再者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识、认识水平和自身实践需要、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识和实际践行就难免出现差距。例如,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社会中需要雷锋这样的人,表明了大学生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精神的崇尚。然而,如果问到 “当你在街上捡到一笔钱时,你会如何处理”时,有回答“千方百计寻找失主”,也有回答“等失主回来找,失主如果不回来找就归自己”,更有甚至回答“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离开”。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对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的认识上是清楚的,但当面对实际问题需要抉择时,则往往会出现知与行之间的分离。再比如,一般来说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基本都认为爱国应当是无条件的。然而,当问及“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有人主动找到你说他有办法帮你逃税并永远不会被发现,你会怎样”时,有回答“欣然接受他的建议”或“试着按他的办法去做”。这说明,当涉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很多人往往难以将这种爱国的情感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因而最终选择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不正当利益,更不用说“无条件”地为国家做出牺牲了。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践行能力的培养,既要提高他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水平,又要培养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路径

(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成为大学生比较稳定的价值取向,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形势政策课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流程上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以提高大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大学生的参与对其价值观进行洗礼和形塑;要对形势政策课的老师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修养,提高教学艺术。除此之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重要的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切实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入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 高校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的聚集地,应当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校园文化的话语权,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首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鼓励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鼓励各种文化及思想的交锋,以期实现校园文化的不断进步。其次,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使每个大学生都受到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熏陶。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纷纷涌入我国,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文化的西化和洋化异常活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交织起来,已经对大学生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甚至扭曲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和生活态度。这就需要发挥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现代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新闻与文艺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娱乐和审美的同时,获得思想上的收益和道德上的感化。再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意识;普及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知识,推出具有亲和力和时代感的主流网站,推进校园BBS建设,建立网络互动平台,聘请专家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还要加强网络教育,通过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知荣辱的能力。最后,还应该在高校培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社团组织,建立一批既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满足大学生多样文化需要的学生社团,形成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校园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深入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社会实践是锻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一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纳入教师的工作量。二要重视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的建设,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历史人文资源,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馆(所),采取校馆(所)共建,互利双赢的方式建设一批适应大学生参观学习,并将德育基地纳入德育教育实践课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三要抓好学校的业余党校的学习。通过系统地培训学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力量,并在全体师生中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四要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从社会实践中感受到就业形势及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全面评估自身实力,确定合理可行的就业目标。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化在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

参考文献:

[1]赵清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力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2]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260.

[4]金筱萍.关于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热点推荐

上一篇:用优化手段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女生简单自我介绍 女生自我介绍简单大方面试(优秀7篇) 前期物业变更物业公司 前期物业半年工作计划(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