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小编:郭刚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地图成了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识图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中学地理中的地图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剖面图、地理原理图、地理模式图、地理统计图、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漫画等。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识记地图,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速度。

二、记图

记图是对读图中出现的重要信息再现的过程。地理课本中有很多分散的、零星的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把这些知识体现在地图中,可以利用地理读图直观的特点,采用默记、默画的方法。事实证明: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印象深刻,容易形成空间概念,到需要回忆时,眼前似乎就会浮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这种现象也可称之为心理图像的再现。通常我们采用默绘法,教师可利用地理信息的分布规律,把讲授中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如黄河的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德国六边形的轮廓,陕西省跪佣状的轮廓等。这样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如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图,可沿长江干流找出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大冶、四川的攀枝花三大铁矿,沿渤海沿岸串成辽宁的本溪、鞍山,河北的迁安三大铁矿。这样我国主要大型铁矿在地图上,就可以串联成两个系列,这样学过以后,学生可以不看课本、地图,自己就可以简单给出了,使较为繁杂的地理知识变成了易于掌握的图像知识。

三、析图

首先要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只有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只有对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只有对图例和注记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的顺利和正确。其次要明确任务,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

四、绘图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边讲边画,化静为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的笔画和语言而转移,做到师生双边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动觉记忆,使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地理知识。画图练习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在课堂中师生共同画图,老师边讲边画,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变化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我要求学生画日照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对气候的形成、分布、特征的分析一定要落实到区域图上,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读图,还要能分析图,从而能绘制气候分布简图。

五、勾画地图

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地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情况及其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通过读图勾画,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种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六、填图

填图是再现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手段,它让学生逐渐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师生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填图任务。具体做法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教师可利用边讲边绘的方式,指导学生边读、边填,要利用教材中配备的空白填充图和填充图册,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将图文结合,便于知识记忆,加深对地理事物概念的理解。

七、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同学很容易看出: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人类的生活工作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大?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部分位于热带。回顾地形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较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无效劳动,在教学中紧抓地图,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地理课堂变得活跃、民主。既改善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16年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优秀部队党员个人自评材料(通用18篇) 刚来单位一个月工作总结 单位月工作总结(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