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浅探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浅探

小编: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对政府相关组织 经济 活动中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的活动。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审计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使用公共资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政府的政策、行政机构和项目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其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通过财政和其他管理手段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确定公共资金是否依照有关 法律 被有效、有成果地使用,进而帮助改善政府的工作,增强责任,为人民谋利。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目标就是检查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实现程度,即审查和评价政府投入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经济合理的利用,支出是否有效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绩效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发现 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因而它也是考核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济性评估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测定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果评估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质和 社会 最终结果,它最终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 发展 上。因此,审计机关应当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 实施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是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实行有效监督的需要,是国家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正确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需要,也是促进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国际 现代 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要求“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因此,对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探讨十分必要。

一、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 财政审计是考核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 内容 。评估一个政府的绩效,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 企业 、公众的需求。在 目前 的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的重点在于财政支出,那么,财政审计就必须 研究 财政公共支出,针对公共支出的内容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我国财政公共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公共预算拨款来保证其运转的政权建设领域支出, 教育 、卫生、 科技 、文化、 体育 等事业发展领域支出,非经营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性设施、能源、环保、 交通 、水利、农业等工程的公共投资领域支出,以及以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府转移支付和以社会保障为主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等收入分配调节领域支出。基于财政公共支出的内容和特点,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对预算管理及预算支出的审计上,除了对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外,还应建立一套 科学 、完整、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中是否存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损失浪费等情况进行审计,从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堵塞漏洞,开源节流,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 方法 和途径

(一)选择科学的审计方法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方法,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 计算 、 分析 等技术和方法外,还应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技术。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要进行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就必须确定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三)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 确定了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又怎样进行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呢?这主要涉及实施主体、过程、 方法 及编写审计评价,下面予以一一简述:

(1)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的实施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

(2)实施过程主要有:确定评价项目,即政府机关下达任务;组织评价队伍,评价队伍的组成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包括审计人员、财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信息人员等;收集审核被评价单位数据资料,进行定量评价,并参与定性评价,遵循规定的指标、权数、标准及方法,进行定量指标的 计算 和打分;归纳、 分析 、撰写绩效审计评价报告。

(3)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实施方法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 研究 、统计分析和 经济 分析技术。

(4)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是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关键 内容 ,要紧紧围绕指导性标准、技术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来进行评述,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 问题 ,并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手段,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情况,分析其中各因素的 影响 、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找出存在问题的差距及原因。

此外,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还应注意: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应有所侧重,并可根据需要,增删有关指标;注意与审计事实及相关过程相结合,避免单纯以数字指标来评价;注意结合当地的客观情况、 历史 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还应做动态比较评价,即将有关经济指标纳入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利率变化、税赋调整、同行业概况、市场变化等诸多 社会 因素中,进行综合比较评价。这样,才能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三、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风险及防范

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审计的结论不符合被审单位或项目活动的实际情况,使审计主体和客体受到不利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就是审计风险。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越权审计的风险。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应依法从事审计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职责授权范围内开展审计业务。财政审计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一种非完全的授权状态,即只能在财政、财务收支的范围内进行效益审计。如果要对机构和项目的活动开展全面的经济、效率、效果的评价,则可能会遭到越权审计的风险。当前,防范这种风险的方法主要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的范围内从事效益的评价;从长远来看,通过补充授权和修订法律来使政府绩效审计完全合法化是必由之举。

(二)缺乏法定的目标而导致的风险。由于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尚未到位,资金支出预算的法律文件往往缺乏法定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机构或项目产生不同的目标预期,使得审计人员在确定作为审计依据的目标时无所适从。防范的方法主要是尽可能从权威的文件中取得预期目标,如决策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三)财务以外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无法确认而导致的风险。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所依据的资料包括机构和项目的会计资料,也包括通过财务会计以外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这些信息和资料的可靠程度对效益评价结果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我国 目前 的审计机关和人员,对财务以外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尚无成熟的确认手段,这就可能导致效益审计评价的结果不准确的风险。防范的对策一般是开展效益审计必须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前提; 科学 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法,以保证所收集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

(四)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不统一而导致的风险。效益审计的对象之间差异很大,不同的机构和项目所处的环境、预期的目标、行使的职能、使用的资源、提供的服务和管理的方式都不同。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在具体确定评价体系时受审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评价结果有可能得不到被审计机构或项目的管理层认同。防范的方法主要是确定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时,审计组与被审计机构或项目管理层保持充分的协商。

(五)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导致的风险。根据宪法规定的“双重”领导审计管理体制,审计部门对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而在现实操作中,这种体制事实上是以接受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单一领导体制,这是因为,审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其经费和人事关系隶属于地方政府,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审计法》却又要求同级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并向立法机关报告。这种监督从体制上很难做到,审计机关也不具备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职能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必然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使审计结果与事实存在偏差,从而产生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鉴于审计体制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审计方法科学化将是当前控制审计风险的现实理性选择,一是实现向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转变,二是审计技术方法贯穿效益审计全过程,三是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审计方法;其次,是合理选择审计项目,积累绩效审计经验,逐步建立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构建专业咨询机制,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防范审计风险。

在我国,效益审计开展已经有

七、八年了,但 发展 缓慢,且不均衡,目前只在审计署和一些发达地区的审计机关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和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开展了效益审计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可是并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资金效益性高度关注的要求,审计部门应及时调整财政审计战略目标,坚持财政资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审计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力度,为纳税人的“钱”算好效益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中秋家具活动策划(模板22篇) 2023年学科建设工作计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