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2014广东海事十大关键词

2014广东海事十大关键词

小编:

一 “三化”建设

2013年底,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加强全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三化”内涵是:革命化,即海事队伍忠诚于党、听从指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是海事履职的政治保障。正规化,即海事队伍素质精良、作风过硬,海事管理法制健全、科学规范、这是海事履职的重要基础。现代化,即海事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文化领先,这是海事履职的根本要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广东海事“三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据“摊子大、战线长、任务重、欠账多、不平衡”的基本局情和“大而不强”的现状,整体推进两基建设(基础和基层建设),实施三大战略(人才、科技、质量强局战略),构建四个体系(水上安全防控、应急管理、航海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五项保障(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宣传保障)。“三化”建设的具体方法是:统筹沿海与内河、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海事协调发展,统筹航政与航保协调发展,统筹行政、业务与党群工作协调发展,统筹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标准是:安全监管效果好,业务建设品牌响,海事服务口碑好,综合管理质量高。经过为期2年的“三化”建设,广东水上安全交通形势稳定,海事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海事信息化建设及转型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二 海事转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事信息化建设为海事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能。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海事转型被提上日程。最开始提出的海事转型,只在突出执法手段和执法工具的蜕变。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海事转型也扩大了外延和内涵。目前,广东海事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五个转变”上。即:在职能转变上,从管治型向法治型和服务型转变,大力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海事建设;在安全监管上,从强制型向强制型与自律型相结合转变;在能力建设上,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不断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内部管理上,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全面提升执行力;在运行机制上,从封闭型向开放型和公共型转变,强化公共服务水平。

如何实现海事转型升级?佛山海事八年的转型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转型升级首先要在理念上转型升级。佛山海事局提出了“科技+管理”的理念,以信息化推进海事监管现代化,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创新,解决监管能力不足,促进监管手段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另一方面,依托制度建设,重构现场监管体系,促进管理格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 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安全

港珠澳大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座连接了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大桥全长近50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公里,包含了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它的建成将形成三地三小时生活圈。该桥于2009年底动工,预计在2016年完工。它的建成将刷新数个世界第一,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对香港、珠海和澳门来说,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所承载的远非交通意义上的重任,更让人期待的则是由此带来的人文、经济以及政治上的深度融合。

由于大桥集桥、岛、隧、路一体,工期长、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大桥所在的珠江口水域汇集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的主要港口,每年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之一。为支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施工现场海域安全监管,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广东海事局分别成立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之后合署办公。

由于大桥建设涉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海事部门、港航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水上安全监管没有现成经验可参考。几年来,广东海事部门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建立了双周协调例会和月度安全生产形势通报例会制度;组织编制《港珠澳大桥建设通航安全保障框架协议总体实施方案》等,先后召开各类协调会议200多次,有力地推进了大桥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办公室指导下,2012年5月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在一艘名为“海趸1550”的趸船上正式对外办公。

四 海事文化建设

在这次文化推进会上还评选出了十大文化品牌和三大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十大文化品牌分别是:南海海巡执法总队的“海盾文化”(海盾,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大海的盾牌,是维权护海者们的灵魂,是蓝色的大海之盾,它凝聚着南海海巡执法总队忠诚、奉献的一腔热血,坚不可摧);佛山顺德海事处的“顺帆文化”(以“顺应民意、顺廉正气、顺昌党风、顺势发展、顺意而和”为核心内涵,即“意气风发和”为代表的五字箴言,成为驱动顺德海事发展的强劲动力);东莞沙田海事处的“劲弩文化”(通过对“弩的形成、弩的力量、弩的坚韧、弩的矢志、弩的承诺、弩的磨砺”六个方面的解读,塑造了具有沙田海事特色的“劲弩”文化品牌);湛江徐闻海事局的“军营文化”(按照人民解放军营院建设要求,结合徐闻海事文化特色,构建特色鲜明的军营“符号”,打造出“忠诚、规范、奉献”的军营文化);中山神湾海事处的“水山文化”(立足水、服务水、依托水,“执法如山、服务似水”);港珠澳大桥海事处的“桥堡文化”(大桥海事处因桥而生、依桥而建、伴桥而长,秉承着“扎根大海,服务大桥”的理念,忠实履行广州港珠澳大桥建设水域交通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做到零距离监管、零距离服务);北海航标处的“海眸文化”;汕头海事局的“争优文化”和清远海事局的“清晖文化”。

五 廉政火炬传递

六 马航搜寻

3月11日16时许,“海巡31”船经过40多个小时的全速航行,近1000海里的航程,抵达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定的水域,并在第一时间开展搜救活动,船载的海事直升机也于17时10分起飞开展空中搜索,配合进行海空立体搜救。

根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马航失联客机海上搜救第一次紧急会商会的部署,“海巡31”船抵达搜救现场后被制定为中方“指挥船”,承担中国现场搜救协调船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中国搜救船舶的搜救行动,研判形势,并制定搜救方案。

七 防抗超强台风“威马逊”

身处国内排行第一的台风登陆地区,广东海事部门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高效的防抗台流程。从每年的1号到最后1号台风,从台前预警响应机制到台后应急救援,他们承受着多方高压,却又表现得无懈可击。

2014年7月,当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因多次强登陆、破坏力惊人而一夕成名,更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威马逊在我国连续三次登陆,移动速度之快、中心风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极其罕见,分别导致海南死亡17人、广西死亡5人,给粤桂琼三省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面对这场41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广东海事局仍然取得了辖区零伤亡、零事故、零污染的成绩。

其实,每个台风到来前后,广东海事都严阵以待,积极部署严密的防抗台措施。在台风登陆之前,加强台风登陆前期在港船舶动态监管工作,通过船舶交管中心每半小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并用短信通知辖区客渡船、施工船、砂石船及其它在港船舶及早做好防台工作;在琼州海峡等重点水域召开防台工作会议,要求各港航企业积极按照防台预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做好船舶防台工作;加强水域、海域的现场巡查,深入港口码头了解船舶防台风准备工作,细化防台锚泊安排,并签发防台通知书,叮嘱船方认真检查防台相关设备,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应急值班和应急待命,加强与辖区应急力量的联系,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一系列措施做下来,轻车熟路,有条不紊。尤其对于处于防抗台第一线的广东沿海、粤西海域,年年如此,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高效的台风预警流程。

八 渡运安全

事故发生后,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向广东省各地市市长发出建言信,首要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根据《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等要求,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渡口经营人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尽快指定负责渡运安全的管理部门,避免目前交通运输、安全监督、农业渔政、海事等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不对称,多头管理的现状。同时建议建立“一岗双责”考核制,不断提升渡运安全保障能力,争取为群众百姓开好“平安渡”、“放心船”。

九 粤港澳合作

近年来,广东海事局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区域海事交流,三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4年,为保障珠江口船舶交通安全,提高港口运作效率,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护海洋环境,有效提供安全信息服务和提高应急搜救效率,广东海事局分别与香港、澳门海事主管机关签署了《珠江口区域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合作计划》。

根据合作计划成立“珠江口区域VTS数据共享合作工作小组”,三地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就涉及VTS数据共享的技术、培训、资源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交流,并及时互相提供最新的相关信息。以更好地发挥各VTS中心的效能,相互填补VTS的服务盲区,减少投资和避免互相干扰,在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港口运作效率、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提高安全信息服务和提高应急搜救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与香港海事处、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建立联络员机制,致力建立粤港澳海事管理部门协查快速反应机制,搭建三地业务部门协查快速通道,每年协查数百人/艘次船员和船舶证书,对制售、使用假证和伪造、变造船员、船舶证件等违法犯罪行为起到较大震慑作用。在沟通机制、信息交流、业务协查、数据通报等方面合作日趋紧密。

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因鸦片战争沉寂了100多年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再次被提上新的议程。这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意味着新梦想的起程。

2014年1月广东省政协会议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提交了关于广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案,建议通过加快南沙自贸区建设,参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争取国家将银行总部设在南沙;加快构建以西江干线至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为核心,以北江、东江、韩江、榕江等重要地区航道为依托,以其他航道为基础的水上快速航路网,促进粤东西北“出山入海”振兴发展。

专家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促进港口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包括构建运输的集疏运网络,通过多式联运等方式,港口还将吸引众多的外贸企业,这又会有力地带动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港口关联产业,保税业、造船业、贸易、石化等港口依存产业和金融、保险、土木工程、旅游等港口派生产业的发展。在较大范围内,这条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东盟国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联系起来,再到沙特、伊朗、埃及,然后经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联系贯通。

热点推荐

上一篇:茂名海事:提质扩能谋划跨越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住宅小区保安服务方案(二十三篇) 2023年环保志愿者申请书(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