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三种典型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势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能否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

(1)工学结合模式。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迸行优势互补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校企合作模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上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能够使更多的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3)松散型合作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外界冗杂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其与企业不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松散的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将无从保障。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总的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体现的技能教育特色是最为重要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有其特定的知识、能力结构,他们需要比初、中等级的技术人才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又要比普通工程型人才有更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还应对人员管理、设备运行等相关工作有更强的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职业中的“技能教育”这一部分,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技能教育”这一主体。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面对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科技行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不仅使得传统的高职人才定位发生巨大转变,同时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严峻挑战。众所周知,高职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从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实用性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

1.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经济性功能异常显著

职业教育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有其显著的意义。但是,把职业教育作为训练社会劳动工具而出现,将有悖职业教育的初衷。现实社会中,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经济性得的特点异常显著。在众多职业教育者看来,受教育者似乎已经只是机械的模仿、机械的操作,没有能够真正锻炼他们的学习、操作等能力。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人们对职业教育孜孜以求的是为经济社会打造一部部运转熟练的机器、一颗颗拧在一个岗位而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2.职业教育多关注谋生,少关注人生

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接受职业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谋生教育,教会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取得谋生的手段,这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体现。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欠发达,谋生才是第一性的。但职业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只注重培养他们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就或者会四顾茫然、退避三舍,或者会一蹶不振、自艾自怨,“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因此,职业教育在注重谋生关怀的同时更要多一些人生关怀。

3.职业教育的短期效益性

众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对于各自的定位都具有短期性。教育机构短期的目标是把校内的学生学有一定特长之后推向社会,使自己有较高的就业率,从而为接下来的招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受教育者的目标就更简单,他们大多是想着自己在校内学有一技之长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即可。他们并未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考虑到自己短期的利益,自己的未来却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也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还不适应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发展比例不太合理,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有的学校停办或改作它用,职教资源出现了流失现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困难,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出来的新情况,也有我们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两个扩招”的精神,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理解成了只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这是引发“普高热”,造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的重要原因。 "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趋势

美国通识教育家哈钦斯认为:教育目的并不是人力(Man Power)的形成,而是全人(Man Hood)的发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鄙视“为谋生而学习”的动机,他认为“这会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他强调:“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如此说来,职业教育应该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1.遵循教育规律,倡导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精神,它的本质就是人应当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中,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懂得何为人,为何生,进而使他们形成和具备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体系、优秀的思维品质、能干的工作作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一种自信、自谦、自强的精神;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位;一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爱国报国的情怀和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在人文精神的培训中,受训者树立了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勃勃向上的精神,这使得受培训者在技能培训上更易超越常人,更易在自身的职业中做出出色的业绩和贡献。人文精神的培训是职业教育中对受培训者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使个体的素质得以长足的发展,而且还将使整个社会随之而兴旺发达。

2.职业教育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高等学历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拥有某种专门知识、能力或者说一技之长的群体,这是它的特色和生命所在,但是它的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是由个人、社会和时代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应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人文素质。有着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懂得“如何做人”,深切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有着坚定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感情和自尊自强的民族意识。在工作实践中,能以政治、道德、法律等作为价值判断的前提,对一切“可做”与“不可做”做出正确的抉择。

(2)具有科学理性和丰富的道德情感。勇于面对实践第一线,懂得真正富有挑战的创造是来自实践。职业技术人才的突出之处,就在于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敢于在生产第一线直接面对实践提出的难题并加以克服,因而必须具有很强的挫折承受力和高昂的、不屈的进取精神。对职业技术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的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技术问题,完成不断变化的生产和管理任务。所以对职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强调具有人格力量的适应能力,以及具有根据未来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

(3)具有“团队”作战的协作能力。充分体现人际交往中合作与协调的伦理价值原则。既能作基层技术领导,又会对人、财、物和时间作统筹管理,具有系统性的管理眼光,会处理复杂的关系,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包容人,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共事。具有关心他人,集体为先的良好伦理心态,而不只是仅仅局限于技术岗位,不问人际关系的“专才”。

(4)具有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能考虑到生态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懂得作为职业技术人才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不仅仅是被认识、被改造的对象,而是处于同一利益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便是职业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也只能是“短期效应”,没有其发展的长远性。职业教育发展要“以人为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以何为生”,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何而生”,在适应社会、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尊重人性,发展学生个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将来的工作中敬业乐业,生活幸福。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要纠正社会本位论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职业教育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

3.多元化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逐步完善传统的学徒培养制度,从”双元制”模式转为“三元制”模式。即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构为高等职业学校、企业和跨企业或跨行业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各种职业、专业或行业协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职责是:就制定、修改职业培训及考试的标准、内容、条例等向政府提出建议;受政府委托为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核出题,协助组织考试;组织实施本行业的职业培训;并且向职业学校提供行业内政策咨询。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大力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的高职院校实行的“2+0.5+0.5”模式,即三年教学两年在学院,0.5年学生到企业实践,0.5年由学生联系到工作后试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章程等一系列制度。如高职院校实行的各种考试制度,包括理论考试、实训课的考核、补考制度等。还有各种助学制度,如高职对贫困学生设立的助学金、奖学金,安排学生“工学交替”,勤工俭学。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及其实现路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工程迎检工作计划(优质6篇) 幼儿园大班艺术京剧脸谱教案(热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