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及其实现路径

简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及其实现路径

小编:

"

论文摘要:辅导员工作规范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化和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对大学生开展的学生工作规范化,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基础。辅导员工作的现实背景要求辅导员工作必须规范化,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种路径实现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职业准入制度化、岗位设置专门化、考核评聘科学化以及工作内容明确化、工作方式课程化、工作效果可量化。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实现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内涵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专门的工作,职业化程度较高,一般称之为学生事务。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模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与定位、工作要求与职责,但究竟辅导员工作的内涵是什么却没有明确。

从理论与现实看,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主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以大学生发展性指导为主体性工作,以大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性工作,这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辅导员工作还涉及自身建设的内容,也就是说,辅导员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方面来说,辅导员工作是指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及其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等。从广义方面来说,辅导员工作是指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对本校辅导员的准入、岗位设置、使用管理、工作职责、考核评聘等方面的工作,包含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开展的学生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辅导员队伍本身的建设工作、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辅导员)根据其职责要求和任务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等方面构成。

二、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背景

1.相关制度保障辅导员工作规范化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我党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发展于1953年的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的政治辅导员制度。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直接依据和制度保障。

(1)党的16号文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党的16号文)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有效途径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且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出了要求。这是新世纪党和国家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性文件,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制度依据。

(2)教育部令第24号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具体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对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均作了具体规定。它是新世纪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辅导员工作的纲领,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从制度上规定和保障了辅导员工作规范化。

2.辅导员自身工作的现状亟待规范化

从完全意义上所说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我国虽然已有五十多年,辅导员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完全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工作规范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根据调查,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事务性工作过多,二是专业学习和工作交流的力度不够,三是对学生引导和指导的效果有待提高,四是参加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量明显不足,五是行政化的工作方式导致团队协作不足。辅导员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除了个人工作能力等因素以及不得不应付太多的事务性工作外,根本原因是没形成规范化,辅导员工作处于主观性、随意性状态,责任心不强的辅导员对工作更是应付了事。就目前的辅导员管理、评聘也欠缺规范化,辅导员实行学生工作部(处)和学院(系)双重管理,人事关系在学院(系),最终的考核却在学生工作部(处),出现辅导员工作与考核相脱节的状况,学生工作部(处)更是难以了解基层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表现,那么由他们对辅导员作出最后的考核难免欠缺公正。故辅导员工作需要规范化,工作的效果需要明确化,这样才能规范辅导员的工作和考核、管理。

3.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要求辅导员工作规范化

根据2010年广州大学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取向多元化、更为倾向关注个体自我、自我意识内在矛盾凸显、动力不足取向更为现实,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辅导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个体需求与社会需要、价值取向等引导时,必须有一套规范的标准和核心价值,否则辅导员的引导也会导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因此,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前提下,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方法、目标等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4.辅导员工作与国际接轨要求其规范化

辅导员工作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只是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国外,没有辅导员工作这个概念,基本称之为学生事务。美国、英国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法治化程度较高,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也很规范化、法制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工作者学习的典范,非常值得我们借鉴。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逐步走向世界,辅导员工作必须科学化和规范化,否则,我们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三、实现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基本路径

1.纵向路径

所谓的纵向路径,特指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辅导员从准入到考核评聘、晋升等一些工作,每一个阶段推进规范化。

(2)岗位设置专门化。岗位设置专门化是针对目前辅导员专业领域没有细化而言,是指高校根据辅导员工作岗位要求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工作能力相匹配,让辅导员从事其有能力、能做好的具体的辅导员工作。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大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大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可以把辅导员工作岗位具体分为思想政治辅导岗、心理健康辅导岗、职业指导岗、生活辅导岗等等。学校从总体统筹出发,根据现有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兴趣爱好、专业背景等由辅导员选择或者匹配到相应的专门岗位。同时,学校按照专门辅导员岗位的需要来招聘新辅导员,新辅导员就直接从事相应的辅导员工作,使辅导员真正达到专门化与专业化。辅导员从事相同的专门工作,就可以形成相应的工作标准,更利于专门工作的规范,也有利于辅导员的定性和定量考核。

(3)考核评聘科学化。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定岗定编的实施,对于辅导员的评聘已经出现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的规定。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例,在岗位设置上,有的学校把辅导员直接划归专业教师系列,有些由辅导员在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之间两者选一,这表明辅导员或者只具有教师身份,或者只具有干部身份,是不符合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的规定。因此,高校必须要从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出发,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比如辅导员评聘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对辅导员单列进行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使辅导员像专业老师一样,有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副高级辅导员、正高级辅导员,实现辅导员考核评聘的科学化,享受相应的待遇。否则,像某些高校一样,工作了9年的辅导员虽然评了讲师多年,但是却一直停留在副主任科员的待遇上,这样会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发展,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横向路径

横向路径是以辅导员为教育者、学生工作为对象的工作的规范化路径,针对辅导员开展的学生工作而言,包括从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进行规范化。

(1)工作内容明确化。辅导员工作内容明确化是规范化的前提。由于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岗位没有实现真正的专门化,出现辅导员角色泛化、角色事务化、角色行政化的情况,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内容非常琐碎,在工作范围、工作绩效方面弹性很大,加上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偏见,认为辅导员就是做些与学生相关的杂事,是学生的“保姆”,是一个“箩筐”,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往辅导员身上装。辅导员在辛勤工作后得到这样的评价,身心俱受伤害,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如果辅导员工作内容没有明确化,辅导员工作可能就只是满足于学生的稳定,自己给自己放假,对于更多的学生发展引导工作不做或者少做,工作缺位。因此,高校需要对辅导员的每项工作内容进行明确,从新手入学、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奖助贷、学生毕业离校等等都要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辅导员按照相应的标准开展工作,这样有利于对辅导员工作的量化考核,有利于专业化的形成。

(2)工作方式课程化。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两年来学者们提出来的概念,是指把“辅导员的‘劳动或者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辅导员通过‘上课’的方法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由于辅导员工作特点与专任教师不同,故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顾虑。笔者认为,辅导员工作的方式完全是可以实行课程化的,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按照基础辅导课、专项辅导课和特色创新课几大模块进行整合,然后再分化为若干子课程,按照辅导课程计划,由专门特长的辅导员进行讲授,完成规定的课程辅导工作量。这样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量化和考核,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辅导员是高校专任教师身份的重要手段。

(3)工作效果可量化。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要求辅导员工作效果必须可量化,也就是说,辅导员工作达到怎么样的效果,必须有定量的评价标准,这是高校实施岗位聘任制的关键环节。根据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引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作出明确的要求。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以量化的标准作为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使工作效果明确化,以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当然,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做到像专任教师算课时量一样来量化辅导员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目前正是缺乏可量化的工作效果,才需要对辅导员工作效果进行可量化的研究和要求。通过可量化的工作效果,规范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析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角色期待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新媒体实训总结结尾 2023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