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小编:

摘 要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属性主要是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来体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快速增长。人民币的投资职能处于起步阶段,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一些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具有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的严重缺陷。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以及和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家将减少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当前体系的不公平性。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就将从美元储备的最大需求国转变为国际储备的供给国,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内引入更多的竞争,从而将增进当前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主导性储备货币

一、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基本取向是“嵌入”,而非“重构”

“嵌入”策略是指,人民币国际化并不会推翻现有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而是在现有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美元仍将保持其主导性地位。“重构”策略指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将推翻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现有格局,人民币成为核心货币,美元的主导性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不复存在。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基本取向是“嵌入”,而非“重构”。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取代美元,而是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与中国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地位[1]。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基本取向是“嵌入”,而非“重构”,这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持续存在。因为,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教和军事实力支撑着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同时,美元尚未有替代物;而且,美元强大的网络外部性保证了美元的主导性地位;最后,东亚出口国和石油出口国仍在支撑着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存在。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国际金融实力比较弱,金融弱势国家很难赶超金融强势强国,人民币难以与美元抗衡,中国在中短期内没有能力重构一个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中国金融实力和美国相距甚远。中国金融市场的厚度和广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等等这些都将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从而,人民币国际化势必是在美元本位制这个环境中进行,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基本取向是“嵌入”,而非“重构”。正如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曾说过,“鉴于中美资本市场的差距,即使人民币变得更加国际化,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改变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3种功能全部或部分从中国国内扩展到国外。中国自2008年底拉开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正一步步向前迈进。人民币正在国际范围内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使用。

1. 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现状

2. 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现状

3.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

当前,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尽管如此,基于中国经济几十年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人民币的良好声誉,一些国家如菲律宾、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蒙古、智利、委内瑞拉、柬埔寨、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选择将人民币资产作为该国的储备资产。外国央行主要通过如下3个路径来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一是外国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投资协议;二是外国央行通过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三是通过QFII渠道进行人民币储备投资。

尽管人民币尚不是SDR篮子货币,人民币外汇储备量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人民币已经是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了。有实证研究显示,一国经济总量(按实际汇率衡量)占全球的比重每上升1%,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将上升0.55%。假设在10年之内,中国GDP全球份额上升10%(将人民币可能的升值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人民币在全球央行所持外汇储备的比重将至少提高5.5%。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其他国家央行势必会增加人民币资产的比重,最终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三、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是美元主导的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该体系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亟待改革。其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美国等储备货币发行国凭借储备货币的地位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作为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担负着该体系的巨大成本。其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储备货币彻底信用化之后,全球货币供应量失去了任何约束,美联储成为世界主流经济体系物价水平的决定者,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货膨胀机器[11]。

对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意味着美元的“过分的特权”有了一定的外部约束,意味着当人们对于美元作为价值储存失去信心时,可以有其他外汇货币的选择。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1.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公平性

这种不公平性和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分不开的。当前,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而美元是主导性的国际储备货币,所以中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和金融活动不得不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同时,除了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之外,中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多年来保持金额巨大的双顺差,致使中国积累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导致中国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

而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情况就会有所改观。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有一部分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当贸易盈余时,中国贸易商手中持有人民币,而非美元,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在国际投资中,一部分中国对外投资和外国来华投资以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同样的,当外国来华投资大于中国对外投资时,进入中国的是人民币,而非美元,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美元储备积累的减缓将有助于减轻中国补贴美国这个不公平的现实状况。

此外,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并且中国为本地区提供最终商品消费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中国与本地区较多国家间的贸易收支关系中,中国属于逆差国(如图4所示)。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中国进口商将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从本地区各国进口商品和劳务,从而本地区各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盈余,将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储备,相应地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这些东亚、东南亚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将在一定程度上用人民币储备来替代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也可减缓这些国家或地区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

2. 人民币国际化将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从历史上来看,国际交易是以占主导地位的债权国家货币的使用为基础的。由债务国,特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来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当前美国这个最大债务国的货币――美元,却恰恰就主导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储备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多元化时代。

另一方面,在面临着资本的顺周期流动压力、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缺乏“集团保险”机制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又不得不持有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以加强自我保险。由于持有较多外汇储备的国家在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少,2008年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强化了各国持有更多外汇储备的行为。如果要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巨额需求,美国不得不靠保持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来应对。但是,正如上一段所述,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已经致使美元贬值,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者将不再愿意继续持有美元,从而,这个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不牢固的,也是极其不稳定的。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团队理想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23篇) 最新乡村振兴展会策划方案范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