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实际就业情况的分析

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实际就业情况的分析

小编:

摘 要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专科院校的毕业生都面临着找工作难的现状,高职毕业生由于在学历和社会文化中的认知程度上均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就业市场中的受关注程度不仅有限,也时常会受到就业歧视。本文就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观与实际就业情况的对比,试图找到学校就业板块教育的特异性的教学理论和侧重点,因此来指导在校生未来就业时的心理预期,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受关注程度。

关键词 高职 毕业生 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85

目前我国的就业状况较为严峻,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为关注民生,党内反腐以及发展经济,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以及我国经济多元化程度的加深,通过教育部的相关调查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理论型研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是有限的,以目前本科院校的输出量相比,就业市场是严重的供大于求,而市场对于专科技术型的毕业生的需求是较为旺盛的,[1]这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有较大关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是较为恒定的,即有多少耕地对应就有多少劳动者;而第二产业在目前实体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岗位需求量大大压缩,况且制造业目前是从以往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应用工业机器人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因此,制造业对实际用工的数量锐减,但更偏好以机械保养和来代替机械无法完成工作的“低端”岗位;第三产业的需求量更大,但是结构复杂,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2]通过分析C校D系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就业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与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所体现出在校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1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就业诉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读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就业,不管是升本、考研、考博,最终的落脚点都绕不开工作,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诉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的工作方向差异,尽管很多人在实际就业时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期的变故或者原因而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但是,其最终方向还是以个体的就业观念和人生规划为导向。

通过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访谈与问卷调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绝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经被决定了,这种观念是主被动同时存在的。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不论是填报学校还是专业,全都由父母代为操办,学生本人的意志和选择权受到了压制,而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又服从了父母的选择,被动的来到被录取学校进行学习。这一部分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本身学习能力突出,自律性较强,在校期间能够及时调整逆反心态,努力来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希望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另一类学生则始终对于专业学习心不在焉,在力图不挂科的基础上,还是会在课余学习或者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例如现在流行的直播,或者自主创业。

(2)毕业生大部分都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确实表现出了这种行为。通过对该专业2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70%的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这与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是分不开的,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目前就业状况是较为严峻的,也认为专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是不具有优势的,这说明,在校生对于社会就业情况时有过了解的,但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对于这种就业压力的紧张。在当前的就业统计中,大部分毕业生也表现出了这种就业观表现的行为,很多学生都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过多次跳槽的经历。

(3)就业的渠道散点呈纺锤状图形分布,通过父母帮助和选择升学的占少数,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就业。在问卷调查中,选择通过父母帮助和选择升学的不在多数,大部分学生选择自己找工作,在毕业情况统计中,也发现就业散c分布确实与问卷数据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本次问卷调查的的信度较高,能够如实反映该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图。

2 顶岗实习期的实际工作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大三学生在该学年的12月初就应当离校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时间到毕业为止,也就是说,实际上大三的第一学期末就已经进入了准就业状态,截至目前,基本所有应届毕业生已经就业完毕,以下几点是针对毕业生走访的调查分析:

(1)专业对口的程度并不高,大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实际上较有难度。以往老师和学校会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也就是专业对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就会计电算化(泛会计)专业来说,目前的专业对口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这里面有应届生本身的社会文化定位,同时也有大会计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之影响。从应届生本身来说,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在校学习的会计与财税知识与实际的会计工作的接洽并不是十分紧密,同时在企业中,会计的分类很细,而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较为宽泛,不够专业化和精细化,另外企业更需要能够立马上手业务的老资格会计,而不太偏爱需要培训、培养的新会计,这就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对口的选择上较为困难;另外一点,目前国家提倡和引导记账和财税一体以及电子化,较大的工作量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就可以在电脑终端进行录入,系统会进行运算,从而对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实际需求锐减。这两个方面都导致应届毕业生要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难度较大。

(2)部分应届毕业生跳槽频率过高,而且对于薪资福利待遇的要求明显与自身工作能力和价值出入较大。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有部分毕业生在短短的3个月的顶岗实习时间中经历了至少3次以上的跳槽,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不满意企业的人际关系、不满意较低的薪资报酬、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节奏等,而且,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在校表现,发现其在校时就偏向避重就轻,然后不喜好参加集体活动,并且成绩普遍较差。不难发现,学生在学校表现出的意志力和行为,是可以影响他们在就业时的选择和工作态度,并不存在那种在学校懒散,就业后短时间内变勤奋的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一致的。 (3)就I的多元化是前所未见的,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就业统计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工作,这就是说,当代的高职类学生在就业时并不十分拘泥于过去我们认为重要的稳定、社会地位等价值观念,他们更追求自我意志的表达,更关注自我的感受,更喜欢挑战和自由等等,但是通过对家庭构成的分析,又可以得出,家境较好的学生,通常会更随性一些,在就业的问题上并不是十分关注,但是家境并不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则会更加在意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因此在细分的基础上,家庭情况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就业的差异。

3 就业板块教育的必要性和差异性

从实际的就业情况来看,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特提出针对在校学生就业板块教育的必要性和特异性:

(1)不必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应该鼓励学生灵活就业。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的教育,应该是鼓励他们灵活就业,并且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作为前提,将工作由一种沉重甚至带有压力的行为转变为一种可以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行为。学生对于工作的认知,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有很长的假期,不再可以随便请假,也没有了在校时的自由,因此对于工作,本能是排斥的,所以就业教育,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于工作的恐惧感,其次鼓励他们自主择业,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中找到乐趣,从而主动工作。

(2)学好专业知识之余,更加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专业知识无疑是在校学习最重要的,但是只是学好专业知识并不能在复杂的就业市场中得到关注,而较为重要的反而是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亟需提高的抗挫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体现在社会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沟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与他人的融洽程度;而抗挫折能力,是避免毕业生在走出学校后,因为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现实差异而选择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3)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就业教育,通过对学生家境的了解进行精细化的就业教育。由于学生的就业目的和行为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在就业教育中,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环境,然后再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差异性地来进行就业教育,大众化的就业教育不太适合不同的受众群体,同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综上所述,高职类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实际就业情况是具有一定联系的,而作为辅导员和教授就业教育的专职老师,要在分析学生构成和就业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差异化的就业教育,这样才能将就业教育课程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曹起武.本科院校转型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定位分析[J].职教论坛,2015(22).

[2] 朱勤.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32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报,2014(5).

热点推荐

上一篇: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担当时代重任心得体会(实用9篇) 企业年会策划方案流程(模板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