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伴随着高等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数量急剧扩张,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搞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当务之急。联系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建设规模及数量逐年增加,这对实现高,有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变功不可没。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559万,其中高职毕业生占到了50%,有280万之多,这是一个庞大的变业群体,其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1、 就业观念陈旧,不能准确评价自己

我们在推荐学生就业时发现,有大部分同学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私企,而不愿到小企业及私营企业工作,觉得没前途、没面子,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个稳定的体面工作环境,接受不了给私有业主打工的现实,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盲目乐观,高估自己的实力。还有不少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乃至被录用后,又选择了放弃,究其原因,还是就业观念陈旧以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不能正确把握就业机会所至。

2、 过分看重物质待遇,不能从发展角度看问题

其实,高职毕业生就业并不难。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就有很多带薪实习并就业的机会,问题是学生挑剔太多,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对工资待遇不满意、对工作单位所在的城市不满意等,在左挑右选、彷徨等待中错过了很多机会,只看到眼前的物质利益,不能用发发展的眼光对待择业、就业问题。

3、 专业结构不合理,脱离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但是由于学校办学的局限性、培养人才的时效性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出现有些专业供不应求,而有些专业又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了部分的专业学生就业难,而企业又招不到所需人才的矛盾。

4、综合素质较低,企业难以认同

高职院校升学门槛低,既有高考低分的考生,又有通过单独考试的职高、中专、技校考生,还有中考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考生,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造成学习专业课程吃力,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动手操作能力差,综合素质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较差。这样,高职毕业生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指导是指通过了解市场需求,传递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明确职业生涯目标,掌握正确的择业方法、技巧,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办就业市场,组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会,从而使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就业指导涵盖面广,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但纵观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热情不高。本科院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急剧扩张,致使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怎样生存”成了很多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例外地把招生工作当成了学院的生命线来抓,而忽略了就业,对就业工作在机构、人员和经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到位现象。由此,影响到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完善,无法保障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没有建立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稳定的信息交流平台,阻碍了人才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另外,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缺乏热情,从心理上不愿意深入研究,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介绍学生和企业见面,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这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全程指导的理念。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掌握择业技巧,做好就业准备,但纵观近十年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思想观念、师资力量、教学经费等原因,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处于应付了事的状态,只是利用讲座的形式对应届毕业生集中上几次大课,人员多,效果差,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

三是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偏低。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数量上并没有随之而增加,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综合素质也偏低。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由行政工作人员、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担任,他们虽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培训,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难以保障就业指导的效果。当前,就业指导已经由传统的行政工作变成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大批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法律等背景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数据显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中,以上相关专业的人员仅占很少的比例。

三、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改变“重招生,轻就业”的传统观念。因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关系着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社会声誉,更关系着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常抓不懈。与毕业生就业紧密联系的就业指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减少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就业质量。周济部长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高等学校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抓好“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无疑为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观念转了,才有可能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卓有成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全程跟踪落实就业指导内容

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也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面对严峻的就业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成立就指导课程专业教研室,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保证业指导的内容贯穿于高职学生的一至三年级。要树立全指导的理念:一年级侧重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着重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二年级侧重引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也就是让学历不占优势的高职学生知道“我是谁”、“我将来想干什么”、“我又能干什么”,从而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三年级重点对学生开展求职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抗挫折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工作的成败关键,要看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化强、技术全面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与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加强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要求专职任课教师必须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逐步实现校内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职业资格准人制度。

其次,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抽调部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人事管理部门、人才交流中心的负责人为兼职就业指导教师。

最后,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集中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个别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个为数不少的“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不满足于现有的学历,想继续升学深造的“有业不就者”;有的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强、专业能力差或者性格内向,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的“有业难就者”;有的是因为毕业生户籍、地域、性别、身高、容貌、健康等方面受歧视的“就业难者”。这些“就业困难群体”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瓶颈”,就业指导部门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毕业生的个别指导,针对不同类别的“就业困难群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使他们顺利就业。

5、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正在改变,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化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建成集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就业指导、生涯设计、心理咨询、企业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其次,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配备高素质的网络就业指导教师,完善就业信息网的功能,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再次,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求职信息、投递简历、了解招聘单位情况,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

总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占高校毕业生总数一半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高职院校必须给于足够的重视。真正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途径探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一年级数豆子教学反思优缺点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模板9篇) 学生发声亮剑表态发言稿(汇总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