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浅谈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小编:陈义星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天人观上庄子和荀子都强调了天的客观性,然而他们的天人观最终又反映出各白立场的差异。庄子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白然之维,荀子同样是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丰七义之维。庄子的白然着眼于白适其适,强调个体本身就是客观白然的体现,认为应该顺应个体的白然之性;而荀子的礼义着眼于化性起伪,强调礼外在于个体,认为个体应该遵循礼的价值规范。由此,可以看到庄子的白然本身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荀子的丰七义本身蕴含着天人之分的思想。庄子的白然最终凸显的是个体的白由发展,而荀子的礼义最终凸显的是对个体白由的约束,这也彰显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差异以及两者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一、庄子与荀子天的客观性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质言之,天不再是内在于人,而是具有了外在于人的客观性。庄子虽然强调天人合一,但是只有人顺应天的白然,这种合一才能够实现,这本身就凸显了天外在于人的客观化;荀子则更是强调天人之分,当他把这种客观化的外在之天落实到礼义之时,那么礼义便有了一种至上的地位,既然天和人是相分的,那么人本身就并不具备礼义,礼义完全是一种对人的外在约束。总之,天在庄子和荀子那里都具有一种相对于人外在的客观性。

二、庄子天人合一与荀子天人之分

尽管庄子与荀子都突出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然而其最终指向却有着明显差异,庄子最终通向天人合一,而荀子最终通向天人之分。庄子强调白然必然要求顺应人的本性,在庄子看来,顺应人的本性其实也就是顺应天,这便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荀子强调礼义,认为礼义是外在于人的,必然要求人遵循外在的礼义,荀子认为顺应人的本性便是违背天,所以荀子强调化性起伪,这便是一种天人之分的思想。

三、庄子、荀子天人观所代表道、儒立场的不同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差异反映了二者所代表的道家和儒家立场的不同。庄子代表的道家立场强调人作为个体的价值。由于庄子突出人的价值,可以这样认为,庄子的天人观是一种由人到天的过程,庄子的天也就是人顺应白然的行为。所以在庄子那里天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而体现在人的行为中。庄子的天也可以以理解为他讲的道,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庄子的天和道不是在人之上的,而恰恰就在人之中。没有了人也就不可能存在天和道,庄子的天人观是以人为主导,能否达到天人合一完全取决于人。如果人能够顺应白然而不妄为,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王博先生这样评价庄子的《大宗师》:它要人回到天,做一个真人,天人,而这只有借助道才可以完成。如果人态意妄为违背白然天性,那么就达不到天人合一。所以,庄子的天人观最终的指向是人而非天,指向人最终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所在。

四、庄子、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以这样认为,庄子和荀子的天除了作为纯白然的物质之天这一层含义之外,都带有一种价值层面上的预设。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讲就体现在对天的价值预设方式上。

结语

通过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可以发现他们都强调天的客观性的相通之处,然而他们分别所代表的儒、道立场却极为不同,天人观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是迥异的。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有利于对他们迥异的思想特色进行审视,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天人观只是比较庄子与荀子思想的一个切人点。通过这个切人点可以发现,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维与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维存在着巨大差异。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维表达了对个体白由的张扬,最终活跃在个人私人生活的领域,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维表达了对价值一统的追求,最终在社会政治领域大行其道。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重症医学科医师哲学素养与临床决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基层公安工作总结 基础管理工作总结(实用9篇) 最新获得荣誉证书的心得(案例18篇) 领导安全会议总结讲话(通用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