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三个“里尔克”

三个“里尔克”

小编:丁进良

摘 要:里尔克《秋日》一诗,迄今已有12位译者翻译成汉语,其中冯至的译文是最初版本,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文选择冯至、北岛及陈宁三人汉译的《秋日》进行内容和语言上的分析,从而比较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歌理解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秋日》;“里尔克”;诗歌;汉译本

1 《秋日》汉译概述

奥地利作家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是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对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的新诗都产生深远影响。他的名作《秋日》一诗收录于1902年出版的诗歌集《图像集》(Das Buch der Bilder)。这首诗自诞生起就吸引了许多读者与译者的兴趣,目前它的英译版本多达二十多种,而在我国先后有12位译者将这首诗翻译成汉语,冯至、北岛、方思、绿原等著名翻译家、诗人都翻译过这首诗。最新的译文版本出自2016年1月出版的《里尔克诗全集》,这一全集收录了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是汉语世界第一部里尔克诗歌全集。不同译者对同一源文,尤其是抒情诗,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包括意象内容和深层次观念的阐释。本文就此选取冯至、北岛和陈宁的三个译本中的第三阕,分析比较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歌理解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2 《秋日》内涵阐释

《秋日》一诗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冯至的译本(附德语原文):

秋日 Herbsttag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Herr, es ist Zeit . Der Sommer warsehr gro?.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让秋风刮过田野。 und auf den Fluren lass die Winde los.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gi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迫使它们成熟, dr?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die letzte Sü?e in den schweren Wein.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在林荫道上来回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tter treiben.

(冯至・新诗,1936) (Rilke . Das Buch der Bilder, 1902)

《秋日》写于1902年秋,时年27岁的诗人初到巴黎,在陌生境地中记录下当时的心境。全诗分为三节,整体呈递进式展开。前两节作者将“主”寄托在阴影、日晷、秋风、田野、果实这些具体意象上,奠定辽旷向上的基调,描写了自然与上帝相契合而不失秩序,保持纯净质朴的存在状态;第二节描绘的酿酒过程更是充满生命的律动,显示了诗人面对命运宁静深邃,从容不迫的态度。在前两节的铺垫下进入了全诗高潮也是尤为费解的最后一节。“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里重复提及孤独二字,很多读者因此将最后一段理解为诗人在寂寥空旷的孤独感中抒发悲秋情绪,甚至直接误读为诗人无家可归的凄楚景观,显然是缺乏对诗人创作背景以及全诗连贯性的思考。原诗最后一节中第一行“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是以句号结尾,表明没有房屋与后文的孤独、醒着、长信、游荡是相互独立的,诗人并不是因为居无定所而产生传统意义上的孤独感,相反没有房屋的状态才是诗人所享受的自由、从容、不受束缚的状态。

3 三个译本差异比较

除了冯至译本,北岛于2004年发表在《收获》杂志的译本和陈宁收录在2016年初出版的《里尔克诗全集》中的译本也是众多汉译中较具代表性的,它们各有特色,略有差异。其中北岛不懂德文,全诗翻译自《秋日》的英译版,而陈宁自学德语,并非专业德文译者。

北岛翻译的《秋日》第三节如下: 陈宁翻译的《秋日》第三节如下: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刻没有房屋,谁就不再建筑。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谁此刻孤独,谁就将长久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在落叶飘零时分,徘徊,落叶纷飞。 心绪不宁,徘徊在林荫路。

下文从原文理解和语言表达角度,将北岛、陈宁的译本分别与冯至译本进行比较:

3.1 北岛和冯至译本比较

首行中北岛译的“房子”发音比较松散飘逸,不如冯至译本的“房屋”来的厚实而有立体感。第三行的“醒来,读书”与冯至译本的“醒着,读着”相比较缺乏韵律性,后者更符合我们对诗歌的阅读审美习惯。而随后的“写长长的信”突出一个“长”字,冯至译本的“写着长信”则强调 “写”字,后者与前文两个动作更加对仗工整。总体来说,北岛的译本有当代诗果敢的气质,且相较于冯至时代,北岛时期的现代汉语发展得更加成熟精炼,同时他的文风随性飘逸,更突出个人强烈的诗歌风格。但是由于他不懂德文,只根据英译版进行翻译,缺乏对德语原文语境的深层次感受,于是原诗就会受到两次文化落差的折损,从翻译学中尊重原作的角度来说,北岛译文的内容与韵致与原文比较,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缺失。 3.2 陈宁和冯至译本比较

陈宁的译本中显然有多处脱胎于冯译,可以说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锦上添花的后来者,但是一些规避了冯氏译法的地方,同样展现了他作为翻译主体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其中第二行的“长久”一词对应冯译的“永远”,这一微妙的差别使其更具有绵长悠远的意味。两首译文最显著的差别在最末两行,其中“wandern”一词,冯至译成“游荡”,陈宁译成“徘徊”,我认为这里后者更好一些。“wander”的中文意义是漫游,徒步旅行等,这里冯至译为“游荡”大气有余而诗味不足,陈宁的“徘徊”透出诗意的理性,语言灵动而宽广,给人以智美的感觉。两种译文的最末两行完全颠倒过来,虽然句意上没有大的差异,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冯译更注重原文诗风,节奏分明,紧抓诗艺精髓,而陈译更重音律,末尾的“路”字压住上文“筑”和“独”字所起的韵脚,语言圆润古雅。再对应上章提到首行标点运用问题,冯至译本和北岛译本在这一处都使用了逗号,使原文意义产生微妙的变化,确实有失偏颇。但陈宁不同于冯至和北岛,遵循原文使用了句号,他翻译过程中的细微精确立现。

3.3 三个译本综合评述

综合比较而言,作为国内最早的《秋日》汉译版本,冯至的译文为《秋日》的汉译奠定了基调,迄今仍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版本,因为它除了原作之外无所依傍,凭借他对里尔克洞见性的理解和优雅绝伦的语言,赋予了原作崭新的形态,凛然的气势和独具一格的神韵,并且保留了原文意境与目的语之间适当的弹性。北岛的译文则给人一种陌生的新鲜的阅读体验,对此我们更宜从诗的角度欣赏,而不是从翻译的角度。而陈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在词语的斟酌,句子的打磨,音律的把握各方面几乎做到了最好。虽然目前陈宁译本流传还不够广泛,但仅从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我们就可以看出陈宁译本也许是最接近原作,最接近里尔克本身的。

4 结语

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先生在《翻译・解释・阐释》一文中如是说:“文学翻译即阐释,一种特殊意义的阐释,一种全面、深邃、直观、艺术和积极主动的,处于变化发展中的阐释。因此,文学翻译必然或多或少带有这一活动的主体即译者的个人色彩。”而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难翻译的,翻译得到的只是意象和观念,而缺乏韵味和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翻译没有可取之处,它是一个优秀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可以激发他们的再创作。但译者首先必须扎根于被翻译对象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特征,再根据母语传统和所处的时代语境,对突破汉语规范和习惯的诗歌进行语言创造,既要保留诗歌的原汁原味,又要填补文化落差,拉近受众与诗歌的距离。因此译者的所处环境、世界观、个人修养水平以及对被翻译对象的态度的不同,都会对译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多个版本的《秋日》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热议,体现了翻译差异性及多样化得到接受,让经典诗歌的复译具有更广的空间,是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体现的范例。

参考文献:

[1] 北岛.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J].收获,2004(3).

[2] 陈宁,何家炜.里尔克诗全集(卷一)[M].商务印书馆,2016.

[3] 冯至.新诗(卷一)[J].上海新诗社,1936(3).

[4] 段从学.《秋日》的孤独[J].名作欣赏,2003(6):17-21.

[5] 杨武能.翻译・解释・阐释[Z].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1998.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古筝演奏中不同“摇指”的表现意义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合作经营饭店协议书(专业16篇) 最新人生因挫折而美丽作文600字(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