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

小编:刘卫红

马克思哲学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和实践论维度。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三个基本维度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马克思哲学具有两种基本发展路向,即批判性地向群众的生活和哲学家的生活汲取营养并以此来发展自身、丰富自身的倾向。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两种基本发展路向也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但是,马克思哲学的这些内在特质至今并没有被给予合理而充分的领会和把握。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理解。基于此,笔者拟对此予以简要探讨,不妥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言说方式和澄明形式,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趋向和目的指向,三者必然内在统一于马克思哲学中,因此,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哲学的基本命题就需要在上述三种维度中进行。

本体论是哲学关于人之存在根据的根本看法。其对于哲学而言具有始源性意义和价值。本体论所表达是源始的存在学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先于一切科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因此,它必然表达了哲学是其所是的基本立场。恩格斯指出,在哲学史上,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全部哲学必然都会在思维和存在二者之间何者具有先在性上做出选择并以此作为自身哲学的基本立场。对此所作的不同回答便必然分野出不同的哲学阵营,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马克思虽然选择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命题作为自身哲学的本体论概括,但是并没有沿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而是对它们进行了扬弃或者根本改造。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不仅同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有了根本区别,而且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有了根本不同。因此,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之真正内涵就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本体论的关键和根本枢机。

本体论只是表明了哲学的基本立场,而对哲学的基本立场的阐明、认识和领会则必然是认识论的首要任务,因为认识论是以知识叠加的方式来表述或者澄明哲学(或者本体论)的,因此,认识论就必然表现为哲学的现前或者现前的哲学。这样,从本质上看认识论与人的意识存在就具有切近的缘在关系。

由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运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意识存在,这种解释实质上是刻意否认或者回避人的意识的能动的方面的存在;而唯心主义则只是从抽象的意识中推断出物质的存在,其结果不过是把人的意识存在当成了一种统计思维,因为它不涉及到存在于现实中的特殊事物,不涉及到时间的时刻和具体的事件。因此,上述两者都未能看到生动的、具体的群众现实中所表现出的动机的关系。为了从根本上弥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马克思同时审视了阶级社会里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状况和群众的意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来阐释群众的意识解放在群众的整体性解放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和价值,从而也揭示了人的意识存在在认识论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和价值。

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此,要把自身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真正贯彻到底,马克思必然要付诸革命的实践。而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之中,马克思强调:一方面,思想力求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因此,在马克思的实践论上,人的意识必然同人的物质行动一起构成为革命的实践过程的必要的环节。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众的革命的实践已经反复向历史证明,马克思哲学是为求成为现实而且已经成为现实的思想。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引领群众进行科学实践,是因为:的虽然它从根本上所反映的是群众的现实,但是它并不盲从于群众的现实,而且自诞生以来,它从未停比过对群众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消极性等落后性特点的批判和斗争。说马克思哲学是群众性的哲学,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从群众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消极性等落后性的现实中所产生的哲学。恰恰相反,它是把无产阶级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党提供给它的政策中所获得的认识作为最终的要求。妙它能为群众的实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为群众的实践提供合理的前行路标和方向。它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体系。

综上,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具有内在统一性。马克思哲学是一个把火的存在放诸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中进行科学考察和分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本体论所反映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马克思的认识论所反映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逻辑;马克思的实践论所反映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马克思的本体论虽然借用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但是绝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通过引进群众原则对它不仅进行了本体论改造或者扬弃,而且进行了认识论和实践论改造或者扬弃。马克思的认识论虽然吸收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些概念、命题或者逻辑演绎体系,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等,但是绝不是盲目地拿来,而是通过运用群众原则对它们不仅进行了认识论改造或者扬弃,而且进行了本体论和实践论改造或者扬弃。马克思的实践论虽然借鉴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解释世界上一些提法,但是绝没有局限在狭隘的哲学家的世界里仅仅通过解释来维持哲学的生计,而是在改变世界上来根本变革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狭隘眼界,在实现火的全面自由发展上来拓宽哲学的生存之路。马克思哲学正是以这样一个有机整体的姿态来作为自身存在的基本定义的。这也是它根本区别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地方。因此,马克思哲学之是其所是不仅体现在上述所提及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之中,而且还体现在由它们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所呈现出的有机联系之中。任何孤立、片而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做法都是有害的。

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等三个维度,以及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去考察和分析马克思哲学及其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而清晰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如果仅仅只从某一个或者某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哲学,都不可能全面而清晰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

此外,还应特别指出,马克思在本体论上强调物质存在的先在性或者决定性只是为了确立他自身的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一定要把物质存在的这种先在性或者决定性贯穿到他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始终。马克思在他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中一再强调了人的意识存在所具有的能动性的作用,就意味着马克思并不否认人的意识存在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中所具有的决定性或者关键性或者中介性的作用和价值。如果仅仅把马克思的这种强调理解为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笔者以为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妥当的,容易造成人们对马克思哲学在领会和理解上的模棱两可和暧昧不明,并导致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和完善不是单线型的,而是复线型的。这种复线型就表现在马克思哲学既要向群众的生活汲取营养,又要向哲学家的生活汲取营养。因此,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批判性地向群众的生活和哲学家的生活汲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自身和完善自身的过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群众的实践和哲学家的实践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哲学向群众的生活汲取营养是从马克思利用新唯物主义对群众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开始的。马克思系统地考察和分析群众的过程也是他对已有的哲学关于群众的领会进行深刻批判和根本改造的过程。第一,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他们考察作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群众的基本方法。他们指出,以前的哲学所使用的 考察方法或者是只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唯心主义方法,或者是只能用抽象的经验主义方法,而他们所使用的则是新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意识看做是人实践活动的结果始的方法。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审视群众。在他们看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于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且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因此,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必然被分化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或者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或者剥削阶级在每一时代都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而被统治阶级或者被剥削阶级既不能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不能支配精神生产资料,所以,他们只能隶属于统治阶级或者剥削阶级井。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群众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他们认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历史不是思辨的历史,而是行动着的群众的历史,是经验的活动的历史,是经验的活动的经验的利益的历史。因此,历史活动必然是群众的活动,而且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无产阶级或者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第四,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在自身的哲学中赋予群众以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是现代的产物。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妙同时,马克思还注意到群众自身的不定形的存在事实以及由此可能会给无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麻烦。在巴黎公社革命后,马克思提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只有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充分地武装起来并同资产阶级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才能充分地体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来。因此,在工人阶级在组织上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对统治阶级的集体权力即政治权力进行决定性攻击的地方,工人阶级无论如何必须不断地反对统治阶级政策的鼓动,从而使自己在这方面受到训练。否则,工人阶级仍将是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所关照的群众概念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群众既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又是一个个体性概念:它既指称从事实际活动的一切人,又指称从事实际活动的每个人。第二,群众既是一个事实性概念,又是一个生成性概念:它既描述了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已经创造的历史当然包含着群众之不定形的事实性存在,又描述了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断改写自身的历史的过程当然包含着群众不断对自身的不定形之事实性存在的超越。第三,群众既是一个时代性概念,又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它既描述了特定时代下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实践特征和内容,又把对这种结果的描述置放在开放性的境域之中。第四,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客体。

由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把群众排除在自身的视野之外,因此,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所聚焦的历史、实践和整体就只能存在于哲学家的世界,亦即少数人的世界,或者社会的社会之中,而马克思要根本超越传统哲学就必然要把哲学目光聚焦于群众的世界或者群众的社会并以此作为实现哲学根本转向的真正切入点。

在马克思视阈中,哲学家的世界就是哲学家们存在的特有场域。它是哲学家们仅仅用逻辑体系和概念演绎等方式和材料构筑起来的超验世界,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是缺乏世俗基础的历史。由于哲学家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形而上的方式,因此,哲学家的世界主要是一种形而上的世界。哲学家的世界由此被马克思指认为真理的彼岸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家的世界同群众的世界之间发生分殊是一种社会惯象。未来哲学只有将两个世界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哲学的双重使命。

虽然马克思把传统哲学家的世界视为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但是,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态度并不是一概排斥的,而是采取了扬弃态度。马克思首先拒斥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立场,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虽然这个论断在表述上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的命题,但是马克思自始就不想落入由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所形构的本体论案臼之中。为此,马克思便从根本上批判或者扬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入手,并以此作为确立自身哲学的基本立场的契机。马克思还运用传统哲学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言说和表达自身的哲学,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逻辑体系和概念演绎的批判性继承之中。马克思运用群众元素来根本改造传统哲学家的世界,从而根本超越传统哲学家的哲学;马克思运用扬弃过的传统哲学家的哲学元素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上来根本改造群众的世界,从而让思想的闪电击中了群众这块素朴的园地并由此来根本改造群众的世界,使群众真正能够成为变革现存世界秩序的中坚力量。

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群众观决定马克思哲学绝不是脱离群众的抽象历史哲学,绝不是脱离群众的狭隘实践哲学,绝不是脱离群众的书斋哲学,绝不是什么都行的实用哲学,而是通过群众的实践来改变群众的世界从而实现群众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哲学。因此,通过根本变革群众的世界来实现人的解放就必然成为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基本诉求,也必然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旨趣。

综上,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发展路向也具有内在统一性。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是对群众的世界和哲学家的世界双重改变的过程,马克思哲学正是在改变这双重世界中实现对双重哲学的超越:它不仅根本超越传统哲学家的哲学,而且根本超越了世俗的群众哲学。一方面,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不是对传统哲学完全拒斥的过程,而是对传统哲学进行扬弃的过程。在扬弃传统哲学的过程之中,马克思不仅要遵循已有的逻辑规则,而且还要辩证地吸取传统哲学的合理元素,比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没有这些要素作为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一样不可能作为一种哲学而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根本超越群众哲学的过程就是深刻批判群众的世界并成为群众的哲学的过程。马克思的群众观变革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根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就是机械照搬或者复写或者模拟群众生活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作为群众哲学是通过对群众的生活世界进行辩证性批判、辩证性提炼和辩证性总结而获得的实践认识。马克思哲学对群众社会实践的指导或者引领是因为它把捉了群众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与群众的社会实践相契合。马克思哲学需要群众化,但是,马克思哲学的群众化的过程不是机械的世俗化过程,而是通过批判世俗、引领时代去根本变革群众的精神世界的过程;马克思哲学的群众化的过程不是仅仅照搬群众语言、群众生活、群众逻辑或者在世俗中进行 自然生长的过程,而是需要不断吸收哲学家的理论元素并将这种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群众生活世界之中,不断变革群众生活世界的过程。

热点推荐

上一篇:张东荪对中国哲学的论证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新状态心得体会300字 干部新状态心得体会民政类(汇总5篇) 对于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整改报告(5篇) 专业大学生专业创新心得体会(通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