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小编:

苴却砚因其石材产于攀西大裂谷之金沙江畔的悬崖峭壁(旧苴却封地)而名之。图/ 东方IC

在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中,一块平凡不起眼的暗褐色石材,若得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和雕琢,可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号称集中国“四大名砚”优点于一身的苴却砚。苴却砚曾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溥杰、范曾等名人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

溯源苴却砚

由于难以界定苴却砚的具体起源,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它不如中国传统“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那般出名。但因攀枝花出产的苴却砚在石眼、石品方面独具特色,其石眼量多、形大、圆正,有瞳眼,有眼心,石品丰富,色泽绚丽,有石眼、青花、金星、绿膘、黄膘、金线、银线、冰纹、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个品种,从而使得苴却砚受到当代许多书画家、文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以及商界、政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从而也被人所喜爱和追捧,成为砚中翘楚。

在攀枝花,关于采石制砚的历史记录也是非常零星的,且不说攀枝花这座城市自身经历了多次变革,许多历史问题有待厘清,甚至连苴却砚的主产地――大龙潭彝族乡,也曾被冠以“不毛之地”的称呼。由此可知,由于地处山区,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也就直接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因此古时的苴却砚即使被制造出来也基本处于自产自用的阶段,很少流通于外地,所以文字记录也就非常少。

不过,据永仁县志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在大龙潭彝族乡出现了几个从事采石制砚的人,而同治、光绪、宣统年间,采石制砚的人渐渐增多,慢慢地形成了小作坊,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据传每逢年末,大理、丽江、西昌等地的商贩就到大龙潭彝族乡来收购石砚回去销售,而在昆明已经设立有苴却砚商号,可见民间苴却砚的销售此时也初具规模了。

寻访制砚人

作为寸秉信徒孙辈的高联新则属于第三代苴却砚雕刻家。在高联新雕刻的古砚中,一方典型的天地盖砚最为引人关注。这方刻于1931年的天地盖砚外方内圆,下面一半是砚池,上面一半是砚盖,将盖翻过来平放便可舔笔,十分实用。砚盖上镌刻有诗:“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诗为寸曦炳(攀枝花市大田中学创办人、永仁县中学校长)所作,由高联新所刻。高联新介绍说制作苴却砚的石材被当地人称为“砚碗石”,其具体产地在金沙江边一个叫大宝哨的地方,今天苴却砚的石材均出产于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

最初,苴却砚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直到20世纪80年代,苴却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并先后获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受到雕刻爱好者、鉴赏收藏界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赢得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夺得“砚中珍品”、 “砚中瑰宝”等美名。

而今,攀枝花的砚坛可谓名师荟萃,如任树斌、俞飞鹏、程学勇、张正廉、张宏等人,他们都对苴却砚倾注了深深的情感,潜心于苴却砚的雕刻和创作,形成了不同的雕刻风格。

制作苴却砚

得益于这些砚雕艺术家的钻研与努力,苴却砚的雕刻技艺得到了很好地传承。今天若走进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可以在道路的两旁看到数家雕刻苴却砚的作坊,这些作坊有家庭式经营的,也有厂房式经营的。就在这里,从采石场里运来的苴却石经过“变形”成为一方精美的苴却砚,如同一块璞玉需经雕琢后尽显芳泽。如果对这个“变形”过程,即制作工艺进行概括,可以总结为“采、取、画、雕、磨、刻、上” 几个字。

刚采来的苴却石通常体积庞大,需要有经验的砚雕艺术家们根据原石的材质特点(石眼、青花、金星、绿膘、黄膘、金线、银线、冰纹、玉带、紫砂、鸡血),判断要雕刻的类型,将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并把苴却石的边棱打磨平整,这一步骤也被称为“取胚”。随后,对苴却石进行设计,即“画石”,依据石质的特点,先用铅笔把构思好的图案描绘在苴却石上,再用雕刀代替铅笔将图案刻画一遍。画石后,就正式开始雕刻定型了,通常先进行粗胚雕刻,以充分利用石质特点为原则进行粗略的雕刻,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细致的雕刻,倘若雕刻的过程中发现了石质的新特点,则需临时调整设计雕刻的图案,以物尽其用。如果砚石上需要题字或印章,就均匀涂写上与石质相配合的颜色(一般题字为黄色、白色和绿色,印章为红色)。雕刻好的苴却砚在这时已经变了容颜,只需等待接下来反复打磨、均匀上蜡后,就能变得光滑细腻、色泽柔润。最后,根据砚台的形状和大小,配置上木盒或锦盒。至此,平凡的裂谷之石变形成为精美的苴却砚,凝聚着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巧思,彰显着一方石材的独特魅力,也镌刻着攀西裂谷中自然与人文的历史记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青春同伴教育班会心得体会大全(20篇) 短期借款合同印花税(专业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