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形势下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新形势下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小编:

[摘 要]本文从我国现有中小型博物管所面临困境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整版规范的措施,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发展

博物馆是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多职能文化复合体。在我国现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地方政府兴办的中小型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1],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名无实,不具备藏品、馆舍、展出三个博物馆基本要素,普遍地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经费不足、无法真正体现博物馆特性发挥博物馆功能之弊端。新的形势下,只有对此类博物馆进行清理整顿,才能进一步规范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博物馆发展体系,从而改善我国博物馆的整体形象,促进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

一、中小型博物馆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博物馆发展体系中的地位

据报道,中国三千二百个博物馆中约有三分之二生存艰难。其中又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以中小博物馆居多[2]。全国文物系统二千五百多个博物馆的事业经费严重短缺。除故宫博物院等有限的几个博物馆经费充足外,全国文博系统以及档案系统几乎都缺乏资金,很多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料都面临保护不力甚至消失的困境。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可以发现,从类型上看,我国各类博物馆中综合性历史文化类仍占较大比例;从管理体制上看文化部门管理的占69%,其它部门占31%;从社会功能发挥上看,未能列入名录的544家报备博物馆仍占3866家总数的14%左右,属不能开放的挂牌馆。博物馆引入中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国有博物馆事业发展遭遇了严重困难,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在我国现有博物馆中,综合性历史博物馆特别是地市级博物馆即反映一个构成历史与文化整体的、规模大小不等、藏品更多地涉及某一地区的中小型博物馆数量最多,情况也最复杂。它们是中小型博物馆的主体,占综合性历史文化类的绝大多数,基本全部属文化部门管理。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和少数较大规模的省级馆组成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共同构成我国博物馆体系的主体,由于直接面向广大观众,经常成为人们议论和诟病的对象,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所谓“一个地区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和博物馆的声誉和形象不是大型骨干博物馆支撑的,而是这些中小型博物馆,它们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将直接影响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中小型博物馆的特点及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以上所言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具有如下特点:由地市、县市级地方政府主办,由文化行政部门管理;馆舍或利用古建筑因陋就简甚至就是一两间库房,或作为标志性文化建筑被许多城市倾力打造;绝大多数为综合历史、自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地志博物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底蕴和领导认识水平的差异,此类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参差不一。除个别办得比较成功外,整体上看通病是藏品不足,展品不精;博物馆研究人员不足、专业人员比重小,博物馆功能体现不出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有历史原因和客观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先天不足,生不逢时,浮躁心态造成的短期行为是其主要根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直接造成五十年代博物馆发展大跃进的后果;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基础文化设施往往是先进文化县(市)的硬件[3],为了先进文化县的头衔,为追求政绩的地方官员们往往在缺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又为了建成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搞所谓政绩工程,赶在某领导任期内或某纪念日前剪彩赶工期,从设计到施工博物馆建设的日程表可以任意制订,既成不了精品,又保证不了质量;专业人员、藏品展品均不充足,未能考虑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博物馆不是可以随设随撤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收藏历史并使文物作用永续发挥的永久性文化机构,其兴办建设万不能操之过急,建馆热、速成风在中外历史上都有过教训。

职能不明确,地方领导对博物馆的认识有误区,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使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举步维艰。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职能比较明晰,管理机关、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地县级文物博物馆机构则比较混乱,为了表示“重视”,几个人却挂两块甚至三块牌子;从人员组成上讲,博物馆是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单位,工作人员应当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由于人员构成比例多不合理,真正能从事文物保护和陈列设计与学术研究的少之又少;经费只保人头费,事业费不够日常开销。干得多花得多,花钱不挣钱的文物保护只能被动应付;国家举办过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针对基层博物馆的业务轮训则极少。业务工作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人员多难以胜任工作只能被动,很难做出有全局意义的工作或研究性成果,造成恶性循环;展览内容陈旧,环境设施单调,加上缺乏宣传意识,门庭冷落是必然的。

“马太效应”同样适合于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省级以上大型博物馆藏品充足,科研力量雄厚,经费投入上能有保证;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除非是地方文化品牌能为当地创造收入成为财源或者当地领导具有超出一般的文化意识,否则此种现状很难改变。

三、整顿、规范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是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于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许多人做了有益探索。在一切推向市场、经营博物馆、将博物馆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几成共识的大背景下,人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政府的责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为战地探索着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有的经验还十分有效,但无可否认的是,某些局部的或暂时的成功无法从整体上改变此类博物馆共同面临的困境。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熔炉,人类文明成果集中展示场所,以“物”来为“人和人的发展”服务。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机构,国家已制订适用全国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运用法律手段保证这一机构正常有效运行。我们认为,《办法》应对博物馆的分类管理、开办条件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特别是以历史文化为主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应按面积、藏品、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科研成果、开放功能、年举办临时展览个数等项目分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地区中心博物馆、县级博物馆几级,各级有不同的达标标准。对三年内不达标的“博物馆”,该撤消的撤消,该合并的合并,进行文物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新建地县级综合历史博物馆应至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逐步废除或者说不能完全按行政区划建设博物馆的做法,这与文物法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并不抵触。改革的时代,各种制度、区划都处于变化和磨合之中,有必要考虑博物馆的垂直管理问题,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中心博物馆(比如各省2-3个)作为集中的文物收藏展示所的可能性;二是从严控制新建地县级综合历史博物馆,成立此类公立博物馆必须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审核通过,以杜绝不顾基本条件和社会需求盲目乱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文物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现象发生。在博物馆的建设上,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文物工作实际,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 清理整顿、慎重建馆的同时还需要规范博物馆名称。博物馆既是一种文化教育性设施,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它是一个综合运用多种学科和手段才能实现自己职能的复合体。规范不同种类博物馆的名称,将大大方便大众的识别与认识,不至于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博物馆名称如坠云雾。即使某地经济发展了或某大款愿意出巨资建博物馆,如果此地历史文化资源不足以反映该地历史文化全貌,命名也不宜用“行政区+博物馆”的模式。应鼓励县级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相对单薄的地市建立性质单一的专题性特色博物馆。

人员选用也是关系到博物馆事业兴衰的关键。《博物馆管理办法》应规定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各类工作人员准入条件,明确规定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及各自应完成的工作,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制。人员的录用实行考选制,应由上级业务主管机关而不是当地行政部门面向社会、不受区划与行业限制招考。包括国有博物馆在内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必须经过考试,既然是社会性文化事业,就要打破地域、身份界限,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

按以上条件成立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地方财政应予经费上的充分保证,应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使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国家亦应以各种形式如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文物保护维修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限于目前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博物馆的公益性,此类博物馆要想利用门票收入维持生存是很困难的,成立国家、省两级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专款专用。有政府拨款投入、企业及个人的捐助(可以定向捐赠使用,由省级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实行监督)、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当然,强调政府的主导责任并不等于博物馆不能通过正常经营获得收入来资助自身发展。可以利用税收和价格倾斜政策鼓励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博物馆建设,拓宽博物馆的社会基础;同时也能鼓励博物馆在坚持自身特性、保证历史文物基本陈列的前提下利用经济手段增强自身活力。

四、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型博物馆发展之路,构建结构更趋合理的中国博物馆发展体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普及文化的公共阵地的博物馆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处于中国博物馆事业基础地位的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小型博物馆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大型骨干博物馆及其它各类博物馆一起,构建起更加合理的中国博物馆发展体系。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图书馆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劳动的日记50字汇总 2023年车队月总结及月计划(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