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碳金融产品开发研究: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实践

碳金融产品开发研究: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实践

小编:

内容提要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国内银行在相关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上跃跃欲试,但产品单一且未形成体系,碳金融尚处于投石问路阶段。由于目前成功的模式与案例较少,大规模推进碳金融创新的风险较大。而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并以成熟的传统金融产品为依托,银行业在碳金融领域做出了诸多创新,其先进经验对中国大力推动碳金融十分重要:国际上主要碳金融产品有哪些类别,各类产品有何共性,开发该类产品的银行具备何种条件,此类产品在国内是否适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碳金融产品规律的挖掘,结合国内银行的特点,进而评估零售类、投资类、资产管理类、保险类碳金融产品在国内推行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打下一定基础。

关键词碳金融低碳经济银行业创新

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减排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广,金融业也开始进入减排队伍,众多银行开始涉足碳金融领域,尝试发行相关的碳金融产品,如绿色汽车贷款、低碳房屋按揭贷款、碳信用卡等。银行业作为社会资金的供给者,在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中如同枢纽,无论是对于个人低碳意识的提升,还是对于企业的低碳化生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碳金融发展概况

碳金融产品的设计、流通以及交易平台的构建,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参与都密不可分,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其中政府在碳金融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于传统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因《京都议定书》而诞生,其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是利益的享受者,也是责任与风险的承担者,同时也是相关规则的制定者。银行业通过节能减排及碳金融的推行,将公众与企业联系到了一起。公众的消费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制造业起着导向作用,其消费的低碳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相关企业的生产走向低碳化。

纵观相关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困境以及克服办法方面,部分研究分析了国外的成功案例,提出了我国可借鉴的经验。而现有的研究大都从宏观层面探讨了银行业该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但哪一类业务或哪些产品适合我国国情及其在不同银行的适用性尚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分析可借鉴的碳金融产品的特性,以及对于开展业务银行自身的要求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机会进行评估。

二、国外碳金融发展概况

各大交易所推出一系列的碳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中以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参与最为积极,如荷兰银行、花旗银行等。从国际趋势来看,商业银行是碳金融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企业的低碳运作,欧洲公民的环保意识较为突出。在政府的支持下,消费者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与日俱增,公众需求又促进碳金融产品不断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的碳中和信用卡在2007年就发行了近1100万张,荷兰Visa GreenCard三年时间客户人数超过了两万,并进一步在德国和北欧部分国家发行。

1零售类碳金融产品 零售类碳金融产品的主要目标客户群是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旨在把公众行为和碳减排联系起来,使购买者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并同时履行一定的减排义务,从而使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兼容。目前国际主流零售类碳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住房建筑贷款类、私人账户类、低碳运输交通贷款和绿色信用卡。其中住房建筑贷款类产品主要涉及绿色节能房屋的初次贷款和节能设备的贷款,包含绿色房屋按揭贷款、智能社区抵押贷款、便捷太阳能融资、住房节能改造贷款、家庭节能灯和太阳能热水器与绿色开关项目,LEED认证建筑提供再次融资、智能社区抵押贷款、生态家庭贷款等产品。其中较活跃的发行机构包括花旗、富国、荷兰、本迪戈等银行,主流私人账户类产品则将受保人的存款制定用于低碳项目的贷款等融资安排,如生态存款和关注土地项目存款账户,由澳大利亚的西太平洋银行和美国的太平洋岸边银行等发行;低碳运输交通贷款类则为低碳排放汽车及运输提供贷款和帮助,如低碳汽车优惠贷款、卡车公司节油技术及设备贷款以及低碳采购与低排放车辆补贴,先行机构有温哥华城市商业银行、美洲银行和劳埃德银行;绿色信用卡类产品则通过消费者的信用卡消费来实现碳减排,包括气候信用卡、生态Visa卡、绿色Visa卡、绿色电力信用卡等,主要发行机构包括荷兰合作银行、汇丰、巴克莱、富国银行及荷银集团等。

国际上此类产品受公众欢迎且一定程度上能为社会福利做贡献,以信用卡为例,多数公司提供的绿色信用卡通常会提供非政府组织捐款,大致相当于持卡者每次购物余额转移或预支现金时的05%,借贷者只需很少成本可获得配套服务,同时还可获得一定回报,银行本身也能从中获得收益。③如巴克莱银行的呼吸卡为顾客的绿色消费提供特别优惠,并将获得利润的一半捐赠于碳减排的清洁能源慈善项目。

除了对外发行,零售类碳金融产品也增强了客户、员工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环保意识,如荷兰银行本身通过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碳排放,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IT 设备,鼓励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以减少商务旅行等。

2投资类碳金融产品

投资类碳金融产品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有着复杂财务需求的大型企业、机构等团体,其中融资类产品最为盛行。国际主要投资类碳金融产品包括低碳融资项目、债券、股权类和与各项指数挂钩的产品。其中低碳融资项目主要产品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废弃物再生项目融资、沙漠电力、太阳能脉冲项目、可再生能源私募股权、巴拿马森林恢复债券等,由花旗集团、巴黎银行、巴克莱银行、富通银行、渣打银行、摩根大通等广泛发行;为降低碳排放发行的债券和私募股权,如森林保护私募股权,CCC股权债务碳融资,二氧化碳减排认证等,由美洲银行、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瑞银克拉里登人民银行等尝试发行;此外,还有瑞士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等发行的,与可替代能源指数、巴克莱全球碳指数、生物燃料组合及太阳能指数等各项指数挂钩的产品。

总的来说,发行碳金融产品的机构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首先,这些金融机构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尤以欧盟地区为主,这与欧盟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市场运作模式、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大力支持、以及公众较强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其次,这些银行发展历史悠久,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有着丰富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产品创新经验。第三,这些银行尝试了不同类别的碳金融产品,如花旗银行既有零售类的绿色房屋抵押贷款,也有私募股权基金;荷兰银行推出了绿色房屋按揭贷款,及低碳封闭资本资金等。在发行碳金融产品方面,这些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做出了努力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数活跃的银行也是遵从赤道原则的银行,包括花旗、汇丰、荷兰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跨国银行,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

四、碳金融产品在国内的发展机会评估

1零售类碳金融产品,与公众关系密切,交易金额较小,品种较为丰富,能得到媒体、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关注,有利于银行提升品牌形象,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均可尝试发行,但各类银行应结合其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客户群及具体产品。

五大行客户群广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有着成熟的运营机制、丰富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且有很多环保意识强的客户,有能力开发相应的产品。如作为投石问路,中行在2007年推出碳挂钩型个人理财产品汇聚宝0708L、0801L,与洲际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挂钩;同年交通银行也推出挂钩可再生能源股票的理财产品。

3资产管理类产品目前主要集中于基金方面,交易金额较大,政府在发行中起重要作用。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是为贯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行金融相分离的原则而设立的,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定位,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大中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等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从资金流以及与政府的管控关系来看,国家开发银行较符合资产管理类碳金融产品交易金额大、政府管控支持等特点。

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与资金充足的城商行也具备资产管理类产品的发行条件,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批推出能效贷款的商业银行,但相对于政策性银行,开发资产管理类碳金融产品的力量稍弱。

4低碳保险类产品的发行主要包括低碳汽车保险、家庭及商业保险和碳交易保险,国外大多数发行机构是保险类公司。前两类产品的交易金额较小,风险系数较低且交易期较短,与公众联系较密切。由于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仍有较严格的限制,所以短期内银行业从事低碳保险类产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我国银监会允许银行投资保险类公司,同时允许银行代理保险公司的产品,即银保类产品,如中国银行下属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及平安保险等发行的一系列银保产品。

五、启示与展望

碳金融与碳市场作为近十年来的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银行业在低碳大潮中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化成机遇,部分银行投石问路已取得局部性的成果,但还未形成体系。目前成功的模式与案例较少,大规模推进碳金融创新的风险也较大。相对而言,由于起步较早并以成熟的传统金融产品为依托,发达国家银行业在碳金融领域做出了诸多创新并且获得了不菲成效,其先进经验对于中国大力推动碳金融十分重要。

本文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调查报告中的分类为基础,对国际上最主流的四类碳金融产品――零售类产品、投资类产品、资产类产品和保险类产品的共性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如以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群的零售类碳金融产品,其特点是交易金额较小,风险系数相对较低,能将公众的消费行为和碳减排挂钩,使得购买者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履行一定的减排义务;投资类碳金融产品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一般是有复杂财务需求的大型企业、机构等团体,其中融资类产品最为盛行,如清洁能源项目、能源技术开发项目等,一定程度上该类产品缓解了低碳技术投入资金不足问题,能够改善银行的融资结构,提升银行社会形象,为低碳资金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低碳资产管理类产品当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低碳投资基金,国际上一般由政府主导,由政府全部承担出资、或通过征税的方式、或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交易金额一般较大,从融资方式来看,政府在碳基金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国际上大型保险公司和部分银行还积极尝试低碳保险类产品。

鉴于上述特性,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均可尝试推行零售类碳金融产品,如绿色信用卡、低碳交通贷款、绿色节能房屋类贷款等,可根据各自的客户群及特点选择具体的产品;针对项目型为主的投资类低碳金融产品,如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项目,由于其交易金额较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较适合于五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可尝试推行低碳资产管理类产品,而五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资金实力充足的城市商业银行在适当的时机也可尝试推行;针对国外较流行的低碳保险类产品,短期内我国银行业推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可以尝试代理保险公司发行银保类碳金融产品,或直接投资保险公司发行碳金融保险类产品。

热点推荐

上一篇:裂变: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历史景观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医务室的心得与体会(精选20篇) 2023年村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记录内容(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