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后王”之“王”王铎的书法世界与当代“王铎热”

“后王”之“王”王铎的书法世界与当代“王铎热”

小编: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师,遭逢乱世,一生落拓不羁,以书法为寄托,尤其是其行草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明清以来,备受推崇。最近30多年来其作品更是被持续关注,王铎书法热持续升温。王铎已然成为书家学习、研究和收藏家追捧的热点人物。

王铎生平及交游

王铎一生身处动荡之世,历遭坎坷之运,正是明清易鼎那样的动荡时代背景,造就了王铎辉煌的书法艺术世界。

晚明政局动荡,40岁后的王铎面临着朝中阉宦党争,朝政腐败。加之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内乱与女真人崛起的虎视眈眈,大明朝廷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崇祯十一年(1638年)王铎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经筵讲官、教习馆员。在此期间,因王铎上疏弹劾杨嗣昌、规谏崇祯帝勿于围剿农民起义时加派剿饷给百姓,两次触犯圣怒。同时,关外清兵大举入关侵犯,纵横河北、山东等地,京师戒严,王铎分守京城大明门,之后,幼女、次女相继夭折,心力交瘁的他两次上疏乞归,获允,遂归孟津乡里,他在大明王朝的政治生涯于此基本告一段落。

王铎生于明朝,长于明朝,仕于明朝,成就于明朝,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取而代之,在饱读传统儒家诗书的王铎的内心世界和生计世界都是天崩地坼的转折。明亡清兴,将王铎的人生彻底改变,入清后他不得已出仕清王朝,“既入北廷,颓然自放。粉黛横陈,按旧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欢间作”。可以想见,他饱受乱离之苦,加之仕于清廷又遭遇士林诟病,内心矛盾与纠结难以排遣,遂醉情于酗酒,“居常垢衣跣足,不浣不饰,病亦不肯服药,久之更得愈,则纵饮,颓堕益甚” 。在那种历史情境下,他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书画诗文成为他排遣内心压抑的最好手段。特别是风行雨驰的狂草书法最得渲怀,于是“每与诗友酒徒,招歌童、设果饵,酒酣歌吴骚,按节迭和,每至鸡鸣不寐,宾客潜散亦不顾……辄醉,取大笔迅扫千尺绫素,不复知世间有是非荣辱事”(清顺治刻本《依水园后集》卷二)。

在崎岖的仕途和坎坷的人生历程中,如他所言:“字画诗文,吾辈之寄耶、爱耶、憎耶……”降清后王铎内心的痛苦宣泄于其诗文书画,特别是最能寄情写意的行草书法,这也正好成就了他粗头乱服、淋漓痛快的行草书法。王铎的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正是在明亡之后。正如其好友黄道周所说:“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50岁多后在清王朝入仕的最后8年,是王铎书法的高峰期。

王铎淋漓恣肆的书风与他在入清后内心世界互相表里,内心的矛盾和张力外化在其书风上。从内在来讲,王铎在明亡后不断自悔。作为明朝遗臣,他不得已投清,大节不保,备受当时汉人士林诟病,内心充满了抑郁、失落、痛苦、空虚,在颓丧、酣醉、不平中,聊以书法作为寄托和宣泄的载体。从外在讲,生计的压力也时刻让他几近疯狂。清廷取得统治权后,一方面是残杀汉族抵抗者,另一方面则笼络汉族士大夫、旧臣为其所用。在王铎的圈子里,有奋力抵抗的孤臣孽子,也有屈项仕清的贰臣。王铎亲历好友同僚的被残害,生存世界艰险丛生,亦无可作为,充满着压力与忧虑。明亡后,与王铎齐名且交情莫逆的好友倪元璐自缢殉国,成为汉人仕宦圈的楷模;黄道周极力拥护明王朝之残余力量,兵败被俘,不屈就义。另一方面,与王铎同仕二朝的孙承泽,在南党魁首陈名夏被处斩后,因“豪附陈名夏,表里为奸”,被处入狱;还有王铎的好友张缙彦,也由于党争与文字狱,于顺治十七年被流放宁古塔,最终卒于戍所。这也都构成对王铎的内心和生存状态造成压力的因素,这种张力无时无刻不体现于他后期的书法上。

有两个因素对王铎书法的影响特别突出:一是他一生艰险动荡的阅历,尤其是明亡仕清在其情感世界造成的张力,形成其落拓不羁、狂放恣肆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他的书法得益于与当时书坛的广泛交游与切磋学习。

王铎生平交游十分广泛,书画交游更是遍天下,包括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钱谦益、周亮工、孙承泽、郭宗昌等等书画界、收藏界活跃人物,都是他的好友。特别是其与同年登进士、同样以书法著称的倪元璐、黄道周,被时人称为“三株树”“三狂人”。

在书画圈的这种广泛交游不仅扩大了王铎的视野,使其书艺不断提升,同时也扩大了他的书法在大江南北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北方的影响力。正如倪后瞻在《倪氏杂著笔法》中云:“其字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是也。北京及山东、山西、秦、豫五省,凡学书者以为宗主。”这是王铎同时代书论家的客观记录。 王铎书学理路及书法风格

身跨明清两朝、被视为“神笔”的王铎实乃一代通才,不仅书法在明清属一流,他在绘画、诗文甚至武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可谓博学古今,淹通六艺。尤其是一生所作诗歌数量巨大,逾15000首。明亡后他于“清初赴燕都,焚于天津舟次”的诗文就有千余卷,加上乾隆时敕编《四库全书》时的删除焚毁,存世亦还有4900余首。

从王铎书画学习的脉络来看,13岁始临《集王羲之圣教序》,3年后“字字逼肖”。18岁负笈山西蒲州河东书院学画,善画梅兰竹石,尤善山水。在绘画上与当时画坛祭酒董其昌书信往还甚夥,在给董的信中说:“画为山水写真,总之绝去墨蹊,独流真气。所以物有坻伏,石体树泉,浓淡位里,变相如面。如面则不复雷同矣。姜氏之笔繇于造,不繇天造,犹求龙者于求壁间耳。四体妍媸,何关神处。”王铎的山水画也多是一片真气,与其书法、诗文相互表里。

耽心于诗文书画,是王铎的终身追求,然于书法艺术最为呕心沥血,成就也最为卓荦。他曾在《跋琼蕊庐帖》写道:“余于书、于诗、于文,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跤彼堂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

总体观之,王铎的书法以宗晋为旨归,早年以唐楷立其基,以二王、《阁帖》为主体,辅之以米芾行书神采,泛滥于汉魏至唐宋之行草,参之以篆籀隶法,最终以落拓不平的意气发抒之,从而成就了他卓尔不群的大写意书风,在明末清初独标一帜。

王铎自述其书曰:“余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不自察耳。”与王铎交往20多年的好友彭而述在为《拟山园集》所作的序中,评价王铎书法“掩晋人而上之,真行草三百年书法之大成,而篆籀八分则上蔡中郎(蔡邕)犹且为难,第世鲜知之者。”王铎自己也说:“书未宗晋,终于野道。怀素、高贤、游酢、高宗一派,必又参之篆籀隶法,正其讹画,乃可议也,慎之,慎之!”王铎一生都在宗法晋人书风上下功夫,平生坚持“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依次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间断一日耳”。无论是少年时期的对《集王羲之圣教序》《淳化阁帖》的学习,还是继而对唐宋诸家的学习,他都是要溯魏晋书风之源,以“二王”一系帖学为主线,并且以追求古意为旨归。王铎虽自称“独宗羲、献”,实际从他传世作品来看,涉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实为博采众长。同时他学“二王”、米芾,以《阁帖》入手,泛滥各家,最终以连绵大草逞其长。考察王铎一生书法演变轨迹,不难发现,40岁以前他大抵植根于“二王”行草帖书,40岁以后逐渐凸显个人面目,50岁后则完全成熟,形成了超越“二王”、米芾书风的元气淋漓、浑厚华滋、笔力惊绝的草书风格。

毫无疑问,王铎晚年狂草书法最能代表其书法高度,清代以来获得的评价也很高。如戴明皋《王铎草书诗卷跋》:“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比王铎年纪稍小的大书法家傅山曾评价王铎:“手熟为能,迩言道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吴昌硕也曾赞王铎书法“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

当代的“王铎热”窥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铎书法一直备受书法界、学术界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更是被收藏、拍卖界所青睐和追捧。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王铎书法本身的艺术水准和学术高度决定的;从外在环境来看,王铎书法也适应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展厅时代的书法发展诉求。

王铎书法在其当世时就已经誉满士林了,但由于他在明亡后出仕清王朝,成为其人格污点,多为汉族文化圈士人所诟病。加之在乾隆时将王铎列入贰臣,夺谥并禁毁其著述,这些自然影响到了后来对他的评价。但王铎在坎坷动荡的一生中,以书法托其心志,寄寓不平,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书法墨迹、诗文手稿、铭石刻帖等。这些书法作品分散于民间及公私收藏人手中,这也使得可供收藏的资源较为丰富。他的法帖、尺牍、题词等也多有刻石,如刻帖就有《琅华馆真迹帖》《拟山园帖》《龟龙馆帖》《弘月馆帖》等多种,也为学习研究者提供了入手法门,扩大了其书风的影响力。总之存世作品数量巨大,也是王铎热在当代展开的基础。

王铎极富视觉张力的书法风格不仅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在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上暗合了当代人的创新趣味,同时,其连绵大草、高堂大轴式的创作方式也适应80年代以来的展厅时代的书法发展形势。

王铎的连绵大草将二王、米芾一系的帖学书法“高堂大轴化”,从王铎把二王尺牍临写成巨轴书作就能清晰看到,王铎这种书风在当下适应了展厅书风的诉求。近30年来在中国书法热持续之下,在展厅书法追求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尺幅要大的审美诉求下,王铎书法的视觉效果适应了这种风格和审美需求。特别是他在作品中大量对于“涨墨”的运用,避免了帖学书法大幅化后糜弱的弊端,从而增加了雄强霸悍的视觉效果。其书风中结字的夸张变形、章法的参差离合,也适应了当代人的审美,又增强了展厅视觉效果,同时避免了碑派书风粗率而乏蕴藉的弊病,所以一时间临习王铎书法者众多。

中国书坛所谓中原书风、王铎书风热,体现在前几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多种“国字号”展览中,这成为很强的导向,学习王铎书风成为热门。国内各个出版社也竞相出版王铎的字帖、专著,研究关注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另外,作为中原腹地的河南也是30多年来书法热的重要地区,王铎作为乡贤被隆重推出,研究王铎、出版王铎、临习王铎,使得王铎从河南走向全国,成为明清以来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书法人物。王铎书风风行中国书坛这几十年,自然带动了王铎书法的市场收藏热。

王铎书法在域外流传也不少,如日本、欧美等国和地区,不仅有收藏王铎的藏家,也不乏对其书法进行研究、学习的人群。特别是在日本,推崇王铎者甚至称“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这也使王铎书法收藏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性。

热点推荐

上一篇:1000极致探险体验&1000极致旅行体验等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智慧教育心得体会(通用7篇) 2023年领导工作调研简报十五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