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在王看闯灯阵

在王看闯灯阵

小编: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有两个村子以路为界,路东的叫东王看,路西的叫西王看,两村合称王看,相传是隋末唐初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领兵路过时东西各看了一眼,两村因此得名。

曾经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王看都会有两场灯的盛宴――跑苇子灯、转灯地。谁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后,王看的灯火却逐渐逝去。八年过去了,王看的灯又一次亮了起来。

装饰没变,灯变了

67岁的蔺文艺是苇子灯阵的传承人,他正在“乐队”旁边,清点着卡车上的苇子灯和人数。蓝色的小型卡车上,24个年轻汉子手里握着24杆苇子灯,聊着天,偶尔冲着相机歪嘴一乐。

他们手中的苇子灯是村里人自己制作的,24杆苇子灯,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灯杆是用竹竿或者木杆制成;灯架用苇秆或者高粱秆扎成,上面糊上白棉纸,纸上还画着图案,在灯罩下面还缠着家中骡马的铃铛;扎花的粉纸色彩艳丽,好像一把大型花束。

苇子灯形似宫灯。东王看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介绍,相传,苇子灯是赵国名相蔺相如把宫里的宫灯带到原贾壁村,随后发展成苇子灯。到了明代,东王看村的人偷偷在山坡上学习贾壁人表演,自此苇子灯开始在东王看村流行起来,而贾壁村的苇子灯表演却慢慢失传了。

到如今,苇子灯已经在王看流传了四百多年。对于重新出演,蔺文艺最担心的是:虽然灯的形状和装饰依然是传统的,但灯已经变了,怕效果不好。

以前苇子灯内的蜡烛是用上等羊油特制的,没有泪痕,一般有半斤重。在表演队伍中,有人专门担着篮子装蜡,随时更换供给。8年过去了,蜡烛被小型的手电替代。“为了耍起来安全。”蔺文艺解释完又补充,“不过,原来的人跑起来,手也稳。”

“天下太平”是传统字形阵式

手稳,不让羊油蜡烛烧坏灯罩,在以前只是跑苇子灯的基本要求。

跟着队伍缓缓地走着,每进一个村子,乐队都会奏三忽雷鼓点,表示对村子的尊重。进庙时要奏凤凰三点头,表示敬神。在路上行进时,一般都是“行路鼓”和“大老驴抬蹄”两套。经过卫生所、学校、旧厂房时,队伍都会停下来,摆阵开始演出。

6个提灯的人站好,就像坐标一样为整个队伍定位。24个人开始分成两队,伴着鼓点开始跑场。苇子灯阵主要有跑字和跑队形两种,最传统的字形是“天下太平”,队形则有四马投堂、八门套九星、二龙出水等。随着音乐一起,4个做苇头的汉子一到位,就开始跑阵。苇头需要记住所有的阵形,只有苇头站对位置,后面的苇子才能跑好。

做苇头的王文林,今年47岁了,从16岁开始跑苇子灯。8年过后,再做苇头,王文林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他边跑边说:“来年要是还搞就好了。我愿意每年都来跑。”

真想再当一回苇头

明年还有苇子灯吗?这个疑问,憋在每个人心里。

仓促,并没有让苇子灯阵变得散乱,反而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家家户户都开始装点自家的门口,有的挂彩条,有的在树上拉上彩灯。

2006年,拿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时,蔺文艺以为每年元宵节村子里都会像这样热闹。但事与愿违,其实从2005年开始,由于村里几乎没有田地,出去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刚到初七,年轻人就大都去上班了,跑苇子灯又没有补贴,大家的热情渐渐淡了。虽然2008年时,苇子灯阵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却再也没能上演。

2013年,在区文化馆的支持下,苇子灯阵重新出现,不仅让蔺文艺和王有军着实兴奋了一把,村里人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正月十四的晚上,知道苇子灯队要排练,村里人都在小广场上等着,大人拿着手电筒为灯队照亮,小孩拿着花炮蹦蹦跳跳。

62岁的老苇头王尚俊,早已不再跑苇子灯,但他还是早早地来到规定的场地――王看小学操场。音乐一起,队伍一动,他就跟着耍,还随着音乐指挥着整个队伍。

排练完,王尚俊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默默地在队伍后面打着手电,边走边跟旁边的人说:“真想明年再当一回苇头。”

转灯地是为了摸到“老杆”

晚上的表演,不只有苇子灯,重头戏还在转灯地。

跑苇子灯的汉子,回家放下灯,又出来,混在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转灯地去!”浩浩荡荡的人群就开始往灯地涌。

峰峰矿区的地方灯地历史由来已久,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磁县县志》,记有烟火“折子”(筹放烟火每户拿钱的记账册子)。至今,转灯地的传统依然流传不衰,其中王看的灯地规模最大。

灯地一般布置在荒地上,村民用长宽各十九根木桩围成一个正方形,大约30米见方。木桩顶上放灯盏,倒皮油(蓖麻油),续棉花捻。正常年为360根,以草绳相连。遇闰年则按天数增减,其增减数在阵口位置变换。灯地的正中间,有一棵树,被当地人称作“老杆”。

当地有一个说法,无论男女老少,转此灯地,摸到“老杆”,可保全家一年内平安无灾。当地人尤其愿意让孩子和老人们去转灯地,寓意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灯地归当地的烟火社管理,烟火社的传承人马成富已经69岁,在他的记忆中,村里已经有好几年不转灯地了。

灯地里流传出很多老调子

晚上八点半,灯地里的人流达到顶峰。

大家很有秩序地排着队,一个挨着一个地往灯地里走。有的孩子骑在父亲肩膀上,有的两位老人互相拉着手,一前一后缓慢地走着。遇到熟悉的人,大家都兴奋地打着招呼,有的边走边唠上一会儿。

在人群中,73岁的索志花领着8岁的小孙子王玉豪缓慢地走着。一路上索志花一直牵着小孙子的手,喃喃自语。问她说的什么,她粲然一笑:“求福呗!”

在索志花的印象中,这么多人一起转灯地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来转,好多无子女的人家,等灯灭了,还会请一盏回家供奉,等有了孩子再还。”

负责给灯盏添油的老人,依稀还记得多年前转灯地还有很多老调子,但他只记得几句,便哼了几句:

“转呀转呀转灯哩,转到大年五更哩。

俺娘叫俺吃杏哩,俺在杏园闻味哩。

俺娘叫俺喝汤哩,俺在堂屋烧香哩。

转灯摸摸老杆哩,俺家的粮囤冒尖哩……”

热点推荐

上一篇:纯文学的力量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