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为了抢高分学生,他们拼了

为了抢高分学生,他们拼了

小编:

“该校已淹成大海了”

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近一次招生战与一场暴雨有关。

6月27日,在连日暴雨的侵袭下,整个南京城都浸泡在雨水中。南京理工大学是其中的重灾区,齐腰深的水在校园内恣意横流,部分学生宿舍楼一层被淹没近半,一些学生只好乘着皮划艇进出。

眼下是南京理工大学招生老师吴江最忙的一段日子,江苏省高考成绩几天前刚刚出来,他和同事们正赶在第一时间招揽考生。吴江不曾料想,这场雨灾会被竞争对手加以利用。

6月28日,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及学生宿舍被淹的照片和新闻还在网上热传时,有部分高三考生反映收到了一条短信:“各位与于某高校签协议的学生注意了:该校已淹成大海了(上网看南京零距离的微博)。”

吴江向《博客天下》记者发来了短信内容的截图。根据短信上的电话,记者曾在不同时段致电这位丁姓老师,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组负责对外宣传的王伟对此的回应是:“我们老师一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招生之前都会有培训,老师也比较有经验。”

吴江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招生暗战,“其实平时两所学校挺友好的,也彼此尊重,但是一到招生,就有点不客气”。

针对学校被淹的不利传闻,南京理工大学之后展开了反击,一样也是给学生群发短信:“现有招生组反映,南航给考生发短信称我校被淹,如遇此类问题做好解释工作,被淹的不只南理工,而是整个南京城。”文末,他们特意强调:“2015级新生全部入住南区新生宿舍,四人间,带空调。”

对一些南方学生来说,空调是非常大的诱惑。进入夏季,南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因无法忍受高温,千人夜宿体育馆的新闻最近几年屡有发生。

通过曝光竞争对手负面新闻以招揽考生的行为,在中国高校本科招生中甚为普遍。必要时,抹黑一下对手,也是常见现象。

7月初,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名为《清华北大弱爆了!看看中科大vs国科大如何撕逼!》的文章。文中“有图有真相”地曝光了中国科技大学洛阳、三门峡地区招生老师提醒考生不要被中国科学院大学“误了学业”的短信,里面列举了对方没有正式老师、没有校园文化等四大劣势。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同属中国科学院,两者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都拥有强劲实力,是中国顶尖的理工科学府,但是血缘关系没能阻止它们在招生时“兄弟相残”。 这是一场战争

相对而言,拍宣传片、拿漂亮学姐当招牌、承诺给予特殊待遇、发微信红包……这一类招生方式要文明很多。

“招生实际是一个数学模型的问题。”吴江形容。对于清华和北大而言,招生是“从上往下捋”,其他高校则是“从下往上捋”。

“他们挑选的是最好的学生,谁也不想比对方的录取分数低。而二流学校最基本的是确保一个安全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既要尽可能地争取到高分考生,又要避免过度追逐高分考生之后,出现断档。”

断档意味着在某一分数段第一志愿填报某大学的人数不足该大学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对这种情况,学校最直接的处理办法是降分录取,但这意味着之前的抢生源失去意义――因为实际的录取分数线并未提高。

一般来说,越到金字塔顶端,竞争越激烈,越容易近身搏杀。而往下,大多数学校由于综合条件和竞争力不那么强,会采用“钓鱼”式的招生策略,即开具诱人条件以吸引生源。

给考生一定经济奖励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招生方式。南京师范大学即承诺给招收到的高分考生以物质奖励。譬如,文科排名在江苏省前200名、理科排名在江苏省前3000名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填报南师大,将获得满足第一专业的录取政策以及一万元的现金奖励;文科排名在前400名、理科排名在前5000名的考生,满足其第一专业并且有5000元的现金奖励。其他以此类推。学校签约的政策底线是文科前2500名、理科前16000名,第一志愿填报进档且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学校就保证不退档。

该校参加过招生工作的刘老师向《博客天下》透露,学校给签下优质生源的老师也会有相应奖励,但数额不大,“好像是一个100元,必须得真录取了。一般这个钱也给不到个人,都是一个招生组均分掉了”。

也有高校为吸引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给予很大空间。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强化院”这种没有实际专业的院系。“强化院”的学生分数一般会比该校录取平均分高出一截,享有特殊政策,譬如进校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享有更多的保研或者出国交流机会,甚至被允诺直接硕博连读。

广州大学今年首次推出了专业流转制度。第一志愿填报广州大学的广东考生,入校后不需要参加转专业考试,入学一学期后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申请专业的流动和转换。

而为了吸引考生多看自己一眼,各高校更是绞尽脑汁。“美女学姐欢迎你”这样的手法已经稍显OUT了,今年流行的是宣传片,或秀实力,或秀颜值,或秀情怀。招揽生源的平台也从微博慢慢转移到微信。

武昌理工学院干脆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向全国考生开展了“抢红包”活动,发放金额达8万元。该校新媒体中心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举是为了“帮助考生及其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武昌理工学院概况,同时为有意向报考的考生进行招生咨询和答疑解惑”。 不管如何,招收到优秀考生才是王道。这是一场每年都会适时打响的群体混战。在缺乏权威评价体系的情况下,分数成了他们衡量考生优劣的最重要标准。为了确保战胜竞争对手,招生老师们信奉“先下手为强”,想方设法赶在第一时间拿到考生分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考状元还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招生电话却已经打了过来。 离得近、专业同,斗起来特别狠

中国高校本科招生激烈竞争的背后是大学扩招、考生数量减少,以及学校误将实力、声誉与录取分数线挂钩。

南京理工大学属一类本科院校,在江苏省内拥有一定声誉,但招生压力一样很大。从6月24日到7月1日,吴江一直在苏北某中学进行招生。他最主要的工作是把握家长心理、宣讲自己学校的专业,并在专业前途、就业背景等方面给予详尽回答。

其间,他约谈了五六名适合报考南京理工大学的高考考生。不过,在填报最终志愿之前,没有人敢保证自己约谈的学生在最后时刻不会改变主意。

招生越来越像是一门技术活儿。吴江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谈话技巧非常高明,“每年都会挖掉几名学生”。当然,他也“没有下限”地去挖过南航的学生。

“譬如两个小姑娘是闺蜜,考的分数差不多,都在我们的约谈范围内,那我们会让一个小姑娘去努力劝服另一个小姑娘。”吴江说。此外,他们还将目光瞄准了校园情侣,往往说服一个,就会成功两个。

作为二线城市中高校最集中的地方,南京拥有8所211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属工信部直属管理,实力相当,都拥有众多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对一些理工科学生很有吸引力。这也导致两校在选择生源时高度重合,从而形成正面竞争的格局。

旗鼓相当、排名相近、院系设置雷同的两所学校如果在同一座城市,在招生时最容易短兵相接,而高分考生常常是他们火力的焦点。这是因为在重点学科数量、院士多寡、行政级别等维度外,录取分数线也被一些大学当成衡量自身实力的标准。

位于长沙的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是湖南地区仅有的两所“985工程”高校,全国排名稳定在20至30位之间,优势专业集中于理工科。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称:“据说哪年谁的平均录取分数线盖过谁,校领导都要跟招生办庆功。”

上海交通大学一位在黑龙江招生的老师把上海交大排在了全国老三的位置,他给出的理由是“交大在本地前两年录取线超越复旦已经形成常态”,而“交大是很多考生冲清、北失败后的选择”。不过,对此复旦大学未必会认同。两校一直是多年的招生劲敌。2011年,复旦大学因怀疑对方招生老师打着复旦的幌子欺骗学生修改志愿,与上海交大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口水战。

不在一个城市,但在地域上有接近性、江湖地位彼此可取代的高校间,招生竞争也时有发生。南京大学一名研究生今年是第二次参与招生工作,他在朋友圈中提到“浙、科疯狂挖我南的考生,希望平行志愿第一年能稳住文五理七的位次”。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处长江流域,均在省会城市,排名又都稳定在全国前十的水平,它们之间的招生竞争实际上也是排名的竞争。 “几乎所有学校都存在虚假宣传”

江苏的高三学生家长张林最近正在为填志愿犯愁。“我们只知道清华北大复旦,还有省内几所有名的学校,可具体怎么投档,一无所知。专业更是如此,现在大学专业千千万万,孩子也没有特殊的兴趣,不是非得学什么。所以就很犯难。”

他唯一的参考标准是往年的分数。为了给“好不容易考了380分”(江苏省理科本一分数线是344分,理论上总分是485分)的女儿做参谋,他在笔记本上摘录了若干所“985”高校的优势专业,逐一比对,然后写下不同的志愿组合。

“分数是实打实的,分数高说明学校专业过硬,尤其是就业。为什么上海财经大学在江苏的分数这么高?还不是学经济、学财务以后就业机会大。”他说。

类似张林的家长有很多。来自河南洛阳的家长李瑞完全不懂招生规则,他说:“难道不是按照分数排序吗?”

对于很多缺乏报考经验的家长与考生而言,“唯分数线是从”是最后决定上哪个学校的最重要砝码。这也是现行招生体系所决定的。

上海家长孟刚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有去美国大学考察的经验。他说:“国内大学怎么判断好坏?我们现在都不赞成用分数一刀切,但是也没办法。孩子努力了很多年,就为了多考点分数。你总得让这个分数发挥最大性价比吧?一旦志愿填得不好,说得直接一点,多考二三十分,意义也不大了。”

所以,家长们对每一分都很看重。这一分不仅意味着名次,也意味着前途。

连结前途的另一方,是招生老师的建议。他们了解家长希望孩子“一分都不浪费”上个好大学的心理,但又想尽可能说服对方到自己“碗”里来。这样的招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利己性。

于是,夸张、忽悠成了招生老师身上最普遍的标签。吴江对此并不否认,“几乎所有学校都存在虚假宣传”。

南京理工大学有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该专业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这是一家在研究民用雷达、无线通信等领域颇有国际竞争力的单位,待遇优厚,职业稳定,地点也并非遥远艰苦的西部,而是在江苏省会南京。但是,在招生老师的专业介绍中,“只有大概二分之一的学生会从事本专业”、“只有很优秀的学生才能有这样的就业机会”以及“本科毕业进入十四所很困难”这些话语通常会被过滤。

吴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因为学生从事本专业的比例本身就不高,这是大环境,而且确实优秀的、努力的学生最后都有很好的前途。进了大学不努力,那谁也帮不了你。”

7天都在一个中学招生,吴江的最大感受是“所有学校的招生老师都很累”。他不喜欢眼下的这种招生模式,但又不得已而为之。“高考差一两分,能力差多少呢?江苏的话,两道填空题就10分了。但不竞争的话,今年他们比你高一分,明年比你高两分,慢慢分数就比你高,显得学校比你好,生源差距就拉大。所以说,现在这个就是迎合的竞争,没有人做这个事情还好,但是一旦开始,那就各种拼。就像一个天平一样,你一边放了砝码,另一边不放就倾斜了。”吴江说。

热点推荐

上一篇:无证明星如何继续当主持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后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通用7篇)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形策论文(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