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1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1

小编: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1

白亮诚(1893-1965),名耀明,字亮诚,号莲父、孟愚。父亲自金柱为清末名将,官至云南开化镇总兵,记名提督,封“建威将军”,谥“忠果”,乡人称之白金门。白亮诚排行老三,大哥耀龙,先于父归真;二哥耀贤,曾在龙济光军中任职。1908年6月,父亲归真后,大哥顶虚名,二哥顶大哥名,亮诚顶二哥名,接受朝廷封官:白金柱“子三长耀鸾早逝,次耀龙以阴生,赏外郎,三耀贤以军功知县赏直隶州知州”。

白亮诚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幼读家塾,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在宿儒唐鹤云先生、清末秀才纳聘之先生等的教授下,积累了深厚的汉文化功底。同时投师王诚一阿洪,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知识。青年时人云南法政学校学习,接受新制教育,思想开明、进取,立志改革创新。

1911年,北京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同年10月,昆明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白亮诚为第一批会员。稍后,他便在沙甸倡议成立“沙甸回教俱进会”,隶属滇支部。“沙甸回教俱进会”为沙甸的经堂教育改革做了大量工作。 大约1928年初,白亮诚到省城昆明投名师田家培学习《古兰经注》(哲略赖尼)、《白雅乃》(修辞学)、《伟戛耶》(教义学)。为了专心致志地学习,他从自家寓所南昌街7号搬到南门清真大寺与同学们一起食宿。沙甸的林仲书陪他住一寝室。白亮诚学习之用功可谓废寝忘食。在学习之余,他还给同学们讲古典文学和中文文法《马氏文通》。他跟田家培学习一年零两个月,阿拉伯文大有长进,并且有了自学阿拉伯文的能力。他还大量研读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马注的《清真指南》,刘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马德新的《四典要会》《宝命真经直解》等先贤译著。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改革经堂教育、创办正规学校、培养经书两通人才

传统的经堂教育,只讲授阿拉伯文,不讲授中文;只讲“五大本”,忽视阿拉伯语语法、修辞的教学;只强调死记硬背,忽视灵活掌握知识;教学效果不佳,乃至事倍功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白亮诚积极的、大力的创办中阿并授的正规学校。他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这类学校有3所。 从上面引文,我们清楚地看出白亮诚中阿并授、经书两通的经堂教育改革主张;文章尖锐地批评了将中文与阿文隔膜起来的错误倾向;抨击了反对学习汉文、反对用汉文传经、反对用汉文译经的守旧思想。其改革经堂教育的目的之明确、决心之坚决,无人可与之相比。这篇《宣言》是中国经堂教育改革的宣言书,它针对性强,分析深刻,对中国经堂教育的改革和教门的振兴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办好沙甸中阿学校,他出面聘请了一批主张中阿并授、经书两通经堂教育改革的阿洪主持教学、承担课程,他自己主讲《古文选》。他把自己家的一座水碾房和一块近百亩的莲花池田(年收入可达七八千元)捐给沙甸清真大寺作为寺产和学田,为办学提供经费。 白亮诚创办的养正学校,在中国伊斯兰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振兴中国伊斯兰教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坚在西北求学时给白亮诚先生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振学社中阿学校“若能继续招生,再谋改进,当能为全国造就宗教上之实用人才。以侄等之观念,中国回教之振兴当导于云南……所出之人,多属陈旧之辈(侄等若不到外洋吸两口新鲜空气,当然也逃不出此原则),万难应付繁复之社会”。明德中学培养了大批人才,马坚、纳忠、纳训、林仲明、林兴华等人或就读过该校,或毕业于该校。马坚“中国回教之振兴当导于云南”的断言已被后来云南经堂教育的改革发展所证实。白亮诚改革经堂教育的做法是:在办学形式上,创办“中阿并授学校”取代旧式的经堂教育,再创办新型学校(如明德中学、养正学校)取代“中阿并授”学校;在办学目的上,坚持中阿并授、经书两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白亮诚的经堂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回教之振兴当导于云南”的有功之臣。

2、遵经革俗,宣传伊合瓦尼主张,振兴教门

云南的伊合瓦尼代表人物是白亮诚、王少美、张子仁、马维海。《红河州伊斯兰教史料》(内部刊出)载:民国15年(1926年),沙甸名贤白亮诚先生去麦加朝觐途中,曾遇见“果园哈只”(马万福),听了他的宣传,接受了他的主张。后来从西北学成归国的王少美阿洪“永倡此说”。其实,王少美阿洪与马万福阿洪是在甘肃念经的亲密同学,受其教育,主张“伊合瓦尼”教派。 张子仁,原籍砚山县茂先,父母早亡。7岁开始在茂先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常识,15岁,即1917年,到开远大庄清真寺在王家鹏师台帐下学习《古兰经》,五年后“穿衣”(毕业),王家鹏阿洪介绍他到沙甸入赘张家,改名张有诚。1926年,他别妻离子,与同伴一起,跟随回族马帮步行千里,由滇入藏,转往西北,先后在陕西河州、青海、甘肃等地求教于马万福阿洪等。受马万福教导与影响,主张“伊合瓦尼”。1931年,在白亮诚先生的大力帮助下,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1940年初留埃回到家乡沙甸。1940年3月,白亮诚创办了“养正学校”,聘请张子仁为校长,主持教务。1961年至1965年,他被沙甸回民推选为沙甸清真大寺教长。任职期间,遵经革俗,忠古兰、行圣道,为教民念经从不吃饭和收(乜贴)钱财。他主张各教派友好相处、求同存异、互不指责。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单面化及其启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汽车创新创业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最新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重点(大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