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部落联盟时代西藏与中原及相邻地区的交通

部落联盟时代西藏与中原及相邻地区的交通

小编:

新石器时代之后,西藏高原原始文化与相邻地区诸文化的交流以及高原内部文化类型(或部落联盟)之间的交流融合更加频繁,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交往通行路线或相对发达和畅通的交通地理区,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墓葬岩画看高原而向中原道路交通的畅通

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部作为西藏与其北、东相邻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通道地区,其作用和规模在部落族盟时代都有所扩大,并且对西藏腹心地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石器时代,西藏的原始文化通过藏东及藏东北地区与相邻原始文化的交流,主要形成了象卡若类型这样一种与甘青地区和川西、滇北地区原始文化有关联的区域文化,但对西藏其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如曲贡类型等)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到了这一时期情况则有所改变。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一阶段早期石室墓出土陶器多见平底或圈足的大双耳罐,具有十分明显的黄河上游地区青铜文化的陶器特征,并与川西,滇北石棺葬有较多相似性,说明这一时期以藏东三江河谷地带为主要通道的西北、西南区域文化交流仍然比较频繁并且使三江地区的交往通道作用趋于相对稳定。可以认为香贝类型的石棺墓主要就是这种稳定的区域文化交流的产物。以曲贡Ⅱ区石室墓为代表的西藏腹心地区早期石室墓和以隆子夏拉木石棺墓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早期石室墓,以及西部地区石丘墓等,同样存在与西藏北部、东北部相邻文化有关的因素,如夏拉木石棺墓出土的长条形石斧、西部石丘墓的原始火葬习俗、上述诸类型石棺墓中常见的二次葬和屈肢葬、殉牲习俗、曲贡Ⅱ区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圜底带流陶罐等,这些因素“又似乎多来自与西藏相邻的西北地区”。包括黄河上游地区和新疆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北方地区②,这就说明此时西藏高原与其北、东相邻地区文化的交流已不是仅限于藏东三江河谷等边缘地区,包括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腹心地区在内的西藏其它地区也与其北、东相邻文化有了较多的交流。西藏北、东北毗邻的新疆、甘青地区是中国最早出现铜器和冶铁技术的地区之一③,同时又是最早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之所在,这样一种交通与物质都较发达的区域文化通过高原东部或东北地区进入西藏,势必对后者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远距离文化交流的发生,同时也证明了藏东、藏东北地区已经成为高原与其北、东相邻地区之间的稳定的交往通道。可以推测,其后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吐蕃王朝对其东北邻地的军事征伐和遣使朝贡路线的确定,都与这一时期经由东北通道对周邻地区文化状况及地理状况的了解有关。

其次,这一时期分布于西藏西、北部的早期岩画也显示出其与东、北毗邻地区文化相关的某些因素。例如,在西藏早期岩画的动物形象中,众多的牦牛形象十分突出,这类独一无二的高原动物使西藏岩画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岩画的显着地域特征。而在西藏东北的青海也发现“牦牛是青海岩画中最富有特征的动物形象之一”,并且“青海岩画中的牦牛形象亦具有青藏高原土著文化的特殊意义”。①同时,青海岩画中包括鹰和鹿在内的一些动物形象,则被认为是与西藏早期苯教信仰有关。②这表明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岩画不仅与西藏岩画具有相似的地理生态环境,而且两者在文化特征方面都“具有青藏高原土著文化的特殊意义”。西藏、青海两地岩画的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恰好说明了西藏早期岩画中所具有的某些北方岩画因素,正是通过高原东北通道及青海地区与北方游牧文化发生交流的结果。

--------------------------------------------------------------------------------

② 霍巍《西藏高原墓葬考古的新发现与藏族族源研究》,载《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载《考古》1993年6期。

① 汤惠生《试论青海岩画中的几种动物图案形象》,载《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 汤惠生《试论青海岩画中的几种动物图案形象》,载《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优给销售冠军颁奖主持词(通用15篇) 下雪的心得大全(14篇) 消防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精选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