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会计准则审视新视角(1)

会计准则审视新视角(1)

小编:

提要: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准则文献的回顾,倡导一种新的审视我国会计准则的逆向思维模式。并以此思维为导向对财务报告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同时思考了05年6月发布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议。

关键字:会计准则 财务报告

一.问题提出

纵观现有的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直接研究企业会计准则(指基本准则,以下同)的专著和文章已不少见,有关会计信息的文章也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也不乏一些提到为何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间接地、不明晰地提到会计准则不完善对会计信息造成影响,如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2002):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会计准则专题(1999)中“完善会计准则,抑制会计报表粉饰”(黄世忠)。更多着重从经济学理论、环境因素和企业理性经济人角度等方面分析其成因。但却很少读到以信息为出发点来直接反思企业会计准则。我们知道会计信息是会计准则的“产物”, 会计准则不仅直接决定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需求(曲晓辉,陈少华 等,19

9

9);从哲学的相互作用模式可知,在排除人为执行因素等其他条件影响下,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应直接反映会计准则的完善性,而且是检验会计准则是否“高质量”(Authur.Levitt,19

9

7)的主要衡量标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思考,笔者觉得从会计信息质量出发来反思、检讨会计准则是一种有价值的逆向思维模式,本文正是以此思维为导向,基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来审视我国会计准则,期望能达到“管中窥豹”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

二. 分析与反思 1.无论是资产负债表还是损益表披露的信息看,均存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虽说都是用数字表示,却是性质不同的、能带来经济后果的数字。从数学常识可知,不同性质的数字加总是没有意义的。在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类和负债类的计量属性基本是公允价值或重置成本,虽说固定资产采取期末账面净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进行计价,也只有在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净值下才可能一致,而折旧作为一种成本分摊程序,是权责发生制下为了匹配收入、执行损益表的手段,并无改变固定资产的计量属性。存货、无形资产也有类似的效应。所有者权益是资产总额与负债的差,就更不能分清计量属性,结果变成了一个促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成立的附属品。资产总额也成了一堆不能真正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意义甚微的数字堆积器。这种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资产负债表使得投资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企业真正的财务实力,债权人也不清楚其债权的保障能力,当然这样的报表对企业的再融资也是相当不利的。虽然可从会计报表陈述中提炼一些有用的财务指标,那也只是“杯水车薪”。损益表中的折旧金额来源于固定资产等项目,计量属性有别于收入等项目,结果对报表使用者至关重要的净利润却成了一块“鸡肋”。这方面的缺陷也许是普遍的,在其他国家如美国也存在。但我们不能就此说这不是我国准则的问题,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其他国家在这方面有所完善再加以借鉴以节省大量研究成本吗?况且各国的会计准则是不同的,而到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又出现新问题时只能“望洋兴叹”。这也许是准则在计量方面一大缺憾吧。而2005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仍只规定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量,而有关报表的第二次确认、计量一字未提(见第十四条)。 从复式记账看财务会计目标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企业投资开放式基金的帐务处理(1)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护士进修自我鉴定简短 呼吸专科护士进修自我鉴定(三篇) 2023年化学模型心得体会(案例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