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准则建设的思考(1)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准则建设的思考(1)

小编:

摘 要:作者就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我国会计准则的新思路。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准则建设

一、我国已有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分析 自1997年我国颁布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开始,财政部已经正式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1项《企业会计制度》,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是大家公认的。准则建设中的长处自然很多:一方面尽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使制定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高;另一方面注意了结合中国国情,边定边改。

但准则建设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研究不充分 从逻辑角度看,作为一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应该有先有后,在目前国际上准则建设比较成熟的今天,“先研究理论,后形成准则”似乎比较符合逻辑,否则在具体的准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准则体系的内在不一致而出现被动的局面。事实上,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建设中就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比如在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具体准则的讲解中,多数都强调某项准则是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这无疑代表着准则制定的基本导向,然而,在具体的准则中却又尽力回避能够导致相关会计信息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而较多地使用能够导致一种可靠会计信息的账面价值,这种现状的存在应该是由于我国的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之初没有明确界定准则制定的目标造成的。

(二)“准则”与“制度”的关系不甚清楚 准则最初是作为指导会计制度的规范出现的。根据当初会计制度体系的设计,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起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是在《会计法》指导下制定的原则性的会计规范,而会计制度是在会计准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的会计规范。

这样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应当由三个层次构成: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它们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各有所用。

然而,从目前实际发布的会计准则来看,很难验证这一点。现行的会计准则实质上与制度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不存在谁指导谁的关系;另外,从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指南中详尽地阐述了准则的运用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会计准则具有了可操作性。

如此下去,未来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之间的最大区别恐怕只是会计科目的设置、解释和运用了。

(三)部分特色保留,理论依据不充分 我个人认为,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建设目标应该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与国际流行的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当条件不具备时,应该考虑符合我国国情的特别做法。但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我国过去一直流行的但并非合理的会计惯例。

如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将低值易耗品作为存货来处理,而且至今仍保留了这一特色做法。另外,我国存货准则中单独规定了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

而除此之外的存货采购成本同时还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从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发达国家会计准则规范的存货采购成本来看,它们对商品流通企业和非商品流通企业都没有进行区分,原因很简单,存货的采购成本没有理由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而我国保留了这一独特的做法。

而我国会计准则中保留这些特色的做法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它反映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在可能情况下的不彻底。总之,从长远的眼光看,准则中保留一些没有必要保留的“中国特色”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国情允许情况下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中国准则发布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正文之后的指南和讲解,这多少有些国际会计准则流行发布模式的“味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准则的讲解部分对相关问题及说明还不够透明。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当今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间机构运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比如英国和美国;另一种是政府机构运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如法国和日本。其中民间准则制定模式,根据民间组织实际享有的准则制定权力的大小通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民间组织制定、政府通常不干预的模式,比如英国和加拿大;另一种是在政府监管下,由民间机构制定的模式,比如美国。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

中国新《企业会计制度》与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思考(1)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网络教育毕业生自我鉴定100字优质 最新爱情保证书1000字 爱情保证书给女朋友(二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