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

小编:贺建良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产物,合理确定其发展方向,使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独立学院大都为一定区域的人才需求服务,通过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起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服务型办学体系;通过强化教材支撑建设,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1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分析

1.1 从宏观环境看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历史阶段,农村和农业产业急需各种农林类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独立学院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本科层次高校,应积极主动融入到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格局中。

1.2 从中观环境看 农林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由于其就业面向为农村或农业领域,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艰辛性、季节性等特点,加之目前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农林类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与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招生常态是,高分学生少,第一志愿少,但申请转专业学生比例较高。在我国现代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对应用技术型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

1.3 从微观环境看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直接服务区域为其所处的行政区域或者经济区域,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根据独立学院所面向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方向等特殊性,科学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农林类人才作为其社会基础和发展空间,是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微观环境。

2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材建设需求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影响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宏观政策、农业农村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众多因素影响,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应体现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农林类专业涉及专业数量众多,试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对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需求进行分析。

2.1 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材建设,既要注重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体现,又要注重对在农村、区域、发展方面具有地方区域特性内容的呈现。如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腹地,培养的专业人才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首要区域面向,因此,教材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内容的篇幅,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知。

2.2 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以区域农村和农业为产业服务方向。教材中应增加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等发展内容,增强学生对服务产业的感知,并在产业发展中寻找学习和研究的突破点,进一步深入产业服务。

2.3 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 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看,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涉农企业或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等几个领域。因此,教材内容应更加突出体现相应岗位技能知识要素,如在《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中,应突出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内容,在《农村发展概论》《农村社会学》课程教材中,应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内容,在《农业推广下》课程教材中,应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及技能的内容比重。

3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3.1 搭建专业教材建设框架 在现有课程体系框架下,进行配套教材建设。由于《农村发展概论》《农业推广学》《农村发展规划》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核心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具有较高水平大学联合统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其课程理论框架较为明确,独立学院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重新编纂出一套教材体系。因此,针对此类课程,应进行以补充为主的专业教材建设,在原有教材理论体系基础上,增加具有区域特色的相关案例与实践作为补充,以讲义的形式印发,成为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进行以新编为主的专业教材建设。针对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的热点与焦点,所处地域相近独立学院或者服务区域接近的独立学院联合编写具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专业教材,如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可联合编写《海西地区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分成新农村建设型农村发展实践、小城镇发展型农村发展实践、产业带动型农村发展实践、科技支撑型农村发展实践、文化提升型农村发展实践、特色资源依托型农村发展实践等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具有针对的理论深化和案例分析,可单独开设《海西地区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成为专业课程配套教材。

3.2 组建教材建设团队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团队,要求参编者既熟悉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又熟悉相关专业应用技能与岗位需求。这充分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发掘了一线教师的潜力,使教师从教科书内容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同时,应加强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院就业领域中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涉农企业或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等行政人员、企业专家人士、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的联系,为教材的完善提供意见建议。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自身应强化学习,积极组织参加培训及实践,努力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从统编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评价者转换为教材开发者、使用评价者,积极参与专业教材开发建设。

3.3 构建多维立体教材建设体系 为适应大多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层次不尽相同的需求,且受教材篇幅所限,为了同时满足学生拓展学习的需求,还应注重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图像、音频、视频、电子、网络出版物等立体教材的开发,使教材的形式多元化。立体教材的综合配套,可以增加教材的弹性空间,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符合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尤其应注重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以网络教室建设为依托,提供课件、电子教案、课程视频、试题库、案例资料库、延伸阅读等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热点推荐

上一篇:近现代中西医教育比较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好人好事日记100字 好人好事日记400字精选(3篇)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 区国家安全工作总结(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