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从分析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始,联系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并结合这些设想分析了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发展思路

一、话题的缘起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拓宽了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弥补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二、外语专业建设的几点设想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由于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中心目标来展开,而要实现这一中心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相结合”。

1.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抓好课堂教学非常关键,因为课堂教学是课外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则课外教学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证。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首先应坚守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这一底线,因为独立学院提供的是本科层次的教学,既然是本科教育而不是职业技术教育,那么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教学就应该遵照教育部规定的本科外语专业的培养要求来实施。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力争达到具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外语技能”等几个要求。

其次,要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制订合理的培养模式,安排合理的课程设置。现在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除了市场对单一外语人才的需求渐趋饱和之外,还与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有关。我国的外语专业多年以来几乎一直采用一个培养模式,即“外语 + 文学”或“外语 + 语言学”的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强调语言教学的基础性,但没有考虑到语言的实用性,因而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培养方向过于狭窄,适应社会的能力较为薄弱。近几年来,这种现象虽有所改善,但大多数外语专业都往“商务”、“外贸”、“旅游”等方向上靠,也造成了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盲目跟风的局面。倪育萍和刘法公(2007)在分析了浙江省26所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后认为,由于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社会潮流的影响,浙江省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大多针对热门行业,因此不同学校各自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或者说差别不大,不利于错位竞争。因此,如何调整专业培养模式,改善课程设置,也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提高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光靠重视课堂教学还不够,还必须抓好课外教学。这是因为,传授知识虽然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独立见解以及他们在未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把理论转变为实践比学习理论要困难得多。由于独立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旨归,因此,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将这一观点联系到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有较高外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里所讲的外语实践能力,并不仅仅指外语专业能力,如听、说、读、写、译,还包括学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把自己的外语特长运用于社会实际的能力,它包括沟通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

2.专业学习与辅修学习相结合

外语专业的学生要学好外语,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如果外语专业的学生外语学得不好,那么他们在竞争剧烈的人才市场上将彻底失去任何优势。根据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关于独立学院应提供“民、独、优”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按照本科的基本要求来安排外语课程的基础上还应按照“优质本科”的要求来实施专业教学。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弱化外语专业教学,而且还必须强化和优化外语学习。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在逐年提高,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外语专业学生光凭外语方面的一技之长已经难以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如果一味模仿公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方式,则其毕业生永远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最终也会失去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竞争力。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独立学院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我们还必须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学习一些辅修专业,从单纯地学习一门外语转变成外语加专业,即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相结合的形式,以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外语人才,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扩展,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多方面需要。

3.择业教学与创业教学相结合

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外语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适应市场的能力。而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抓好课外教学以外,我们还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如报考口译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教学纳入到外语专业建设的范围之中。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主要由国家负责安排工作;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主要借助人才市场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进入用人单位。在当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国家分配和自主择业已不能彻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种情况在外语教学中同样存在。文秋芳(2002)认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培养目标为高级英语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培养符合型英语人才,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按照我们的理解,创业也属于创新的一部分,因为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创新。因此,在现阶段,国家提倡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大学教学之中,将创业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外语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特点的原因创业途径相对比较狭窄,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如外语培训、涉外咨询、翻译、涉外旅游等都可以成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很好的创业领域。

4.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

如上所述,既然独立学院外语专业提供的是本科教育,就应该按照国家关于本科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提供教育,如果这一点难以保证,则独立学院就会失去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同时,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要时刻考虑到国家和地方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外语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就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三、必须具备的条件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要使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建设实现上述四个“相结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我们认为,在所有条件中,人的条件是第一位的因素。王金安等(2008)认为,独立学院在目前存在着四大困难:学科专业尚未形成有别于母体高校的特色;富有特色的专职专任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形成;人才培养模式仍未摆脱母体高校基本框架;独特的办学体制机制尚未真正确立。在这四大困难中,缺乏专职专任师资队伍应该是独立学院面临的最大困难,这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又处于改革的最前沿,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因此,要真正做到上述几个“相结合”,就必须建立一支能胜任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建设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的老师全部来自浙江财经学院本部,这些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本科教学的经验,他们有的出于对独立学院事业的热爱而主动选择来东方学院工作,也有的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业绩考核安排过来的。他们各有特点和专长,但大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独立学院”的意识还不强,他们认为教东方学院的学生就是教一批基础比一本、二本差的学生,只要把教学内容简单化一些或慢一些就可以了,他们没有考虑或认识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此,如何让他们认识到独立学院本科教育的特点,并帮助他们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第二个基本条件是逐步制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培养模式,创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学科专业特色。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规格、特点等有关人才培养基本要素的综合设计和目标管理,而培养方案是培养模式的核心,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提高外语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必要不断完善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在刚刚创建初期基本照搬母体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但是,随着东方学院校址的搬迁以及东方学院师资与母体师资的分离,同时也随着东方学院办学特色的进一步体现,原先的专业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已不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东方学院外语专业在刚开始招生时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和师资队伍,管理和培养方式上完全依照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模式。到了2004年,东方学院外语系成立,但这时的外语系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外语系主任和执行主任只是起到协调作用,主要是组织几次讲座和竞赛而已,培养方案基本上照搬母体的那一套现成做法。外国语分院成立以后,这种状况将得到重大改变,原先照搬母体的做法将难以承担起创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特色的重任。因此,要使外国语分院逐步走向独立,办出特色,就必须对外国语分院的培养模式作重大的调整。

第三个基本条件是教师的科研水平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虽然独立学院的定位是教学型大学,但是,教学型大学绝不意味着不需要科研,因为科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也是需要突破的难点。独立学院的科研应有别于公立大学的传统科研,应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工作展开。在公立外语院校,传统的与外语专业有关的科研大多集中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学法等研究项目,涉及到独立学院外语专业教学的科研非常薄弱,因此,我们要逐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同时要逐步把科研引导到针对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建设的轨道上来。

第四个基本条件是必须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独立学院外语专业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一方面,我们可以随时掌握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使我们的培养模式随时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为学生争取到用人单位中见习和实习的机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由于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应该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在学生活动中增加一些社会服务方面的内容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四、余论

总之,社会发展对外语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外语专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独立学院在师资、教学、管理和品牌等方面可以与母体共享,可以实现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独立学院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实现教育创新,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这一双重优势,努力为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所处的地位,不断创新机制,努力把独立学院的外语专业建设好。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闲暇教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精彩的足球比赛(专业19篇) 第一次带电作业心得(模板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