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实现湖北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培育研究

实现湖北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培育研究

小编:

【摘要】 从“十五”到“十一五”,引领湖北发展的增长极,主要是武汉及武汉城市圈,而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不但应继续发挥老增长极的引领作用,还要培育发挥新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三箭齐发、多极并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湖北 跨越发展 增长极

一、“十一五”湖北增长极现状分析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或不平衡增长的大论战,经济发展极理论应运而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作中首先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20世纪80年代增长极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其合理成分为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所借鉴并有所创新,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但开阔了人们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视野,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支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均衡发展思路,让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率先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他们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国发展,作为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投资、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东部的极化效应得到发挥,吸引了包括海外资源和中西部资源的大量涌入,在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形成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但“一主两副”的格局尚处雏形阶段,增长极作用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主两副”对全省的带动力仍显不足。从总量看,湖北地区生产总值不仅一直低于河南,与湖南相当,而且也低于2010年江西和山西。从经济增速看,“十一五”时期,湖北省GDP增长1.43倍,低于湖南(1.44);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山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江西和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山西和湖南。第二,“一主两副”三极中,“主”强“副”弱的格局并未改变。2010年武汉GDP为5515亿元,占全省比重34.89%。第二位的宜昌为1547亿元,占全省比重9.78%。第三位的襄阳1538亿元,占全省比重9.73%。与河南省比较,郑州GDP为400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7.43%。洛阳238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0.37%。南阳2065亿元,占河南省比重9%。与湖南省比较,长沙市4547亿元,占湖南比重28.59%,岳阳1539亿元,占全省比重9.68%,常德1491亿元,占全省比重9.38%。第三,除“一主两副”三极外,湖北其他增长极太弱。昔日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居然由湖北第二跌落至湖北第九。截至2010年末,湖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个,而河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有12个,湖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也有6个。这也就是近两年湖北GDP被湖南超过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考虑强化新增长极的发展。就武汉城市圈这个老增长极而言,结构也亟待优化,改变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发展差距太大的局面。根据2010年的数据,黄冈市GDP为850亿元,孝感市为800亿元,几乎只相当于武汉市的零头,且“1”对“8”的引领作用也不够。各市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湖北以外,而不是武汉。在缺乏社会性专业化和协作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计划和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增长极与增长极的自组织过程,被严格的行政体制所隔断,而且由政府推进建立的增长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极大的疏离,使得企业间的连锁作用、扩散作用都未发挥出来,从而使现有增长极成为孤岛或飞地。

二、湖北老新增长极并举的基本思路

1、提升武汉。就是提升武汉综合竞争力,优化老增长极,更好地发挥武汉在湖北跨越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崛起中的领头羊作用。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两副”战略以来,武汉、襄阳、宜昌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其中,武汉市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台阶,交通、区位、科教、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等优势进一步凸显,综合竞争力、发展后劲和辐射带动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深入推进“一主两副”战略,支持武汉进一步做强做大,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和支点支撑作用,而且有助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市要在全省继续当好“龙头武汉”,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全省跨越式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要建成“支点武汉”,发挥武汉综合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在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中发挥“支点”作用,要树雄心、立壮志,按照“建设湖北的大武汉,更做中国的大武汉和世界的大武汉”目标,全面复兴“大武汉”的历史地位,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大武汉,成为中部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乃至促进中国内陆崛起的支点城市。

中国

3、培育新点。就是在“一主两副”之外,培育发展有基础、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多个新增长点。应该说,在“十一五”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促进中部崛起和“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推动,湖北呈现一种比学赶超、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从武汉城市圈到鄂西圈、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到处充满活力,亮点频出。如武汉城市圈的孝感、鄂州两市,以“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和城乡一体化试验促发展提速,鄂西圈的十堰、荆门、随州通过打造特色城市、特色产业迈出新步伐,长江经济带的老市荆州正从困境中崛起,探索新路。黄冈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以“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两增同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实现三年有明显变化,五年有大的变化,十年跨越式发展。还有恩施州紧抓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坚持产业兴区,抢抓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开通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加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促进特色产业大发展。毫无疑问,湖北省一批新的生长点将在这些市州中诞生,成为“十二五”湖北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可以预计,继武汉城市圈之后,分别以宜昌、襄阳为中心的宜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将全面进行发力期,从而与武汉城市圈共同构成“十二五”支撑湖北跨越发展的三级,也就是“三箭齐发”。

三、湖北培育新增长极的战略对策

1、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湖北跨越发展是与科学发展一脉相承的。要在加快经济总量增长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理加快“赶”(沿海发达地区)与加快“转”(转变发展方式)二者的关系。要从湖北省发展的实际出发,以追求发展可持续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追求占领区域发展的制高点,把加快有基础有项目的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简言之,“十二五”湖北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否成功,就是要看实现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追求区域发展的制高点两个基本目标。

2、在主导产业培育方面,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主导产业是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形成对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集聚经济,从而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推动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第二,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一定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综合体。第三,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环境。第四,上下游产业、相关产业、城市群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主导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基于湖北的实际,应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

3、着力扩大开放,培育支撑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湖北培育新增长极要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推进区域全面开放,借助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的历史性机遇,让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流入;利用中央支持湖北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有利条件,让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向国内外,实现要素、企业、产业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发挥自身产业、技术、人才、资源的优势和纽带作用,扩大和深化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内陆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为培育新增长极创造环境条件。湖北扩大开放的重点:首先是突破省内各区域之间的行政封锁,逐步形成联合起来推进开放的共识,齐抓共建中部对外开放高地;其次是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的合作,以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和扩大产品出口为突破口,带动省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最后是按照国际惯例建设有利于促进投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体系,全面提升政府在开放型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服务水平。

4、投资引领、三驾齐驱,促进湖北跨越发展。“十二五”仍然是湖北等中西部省份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继承、完善以内生增长、投资先导促进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相结合的做法,即坚持投资拉动的引领作用,实行投资、消费、出口对湖北跨越发展的协调拉动,从而形成投资引领、三驾齐驱的动力机制。第一,坚持投资先导,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相结合。投资引领的核心,是投资的先行和引导作用,在三驾齐驱中具有决定意义。湖北省应继续通过投资引导,促进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相结合。扩大内需,要积极有序的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要以增加居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来拉动消费需求;拓展外需,要在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上下功夫,以武汉、宜昌、襄阳等市为重点促进出口上规模、上档次,从而真正形成全省三驾齐驱促发展的新格局。第二,以“两圈一带”和“两区”重大工程为中心推进项目建设。这样既可以促进大武汉及武汉城市圈等老增长极的提升,又能培育壮大以宜昌、襄阳为代表的新增长极的发展壮大。第三,投资拉动的主攻方向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包括水、公、铁、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电、水电、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基础、谋长远,势必做大做强湖北发展的大底盘,特别是有利于建立完善健全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强化武汉暨湖北对中部地区的服务功能。第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民间投资,真正形成国家、地区和民间多种形式投资一齐上的格局。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民间投资,是关系湖北省确保投资持续增长,更大程度上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的一个重大问题。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既是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近年来,现代服务业不仅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而且成为中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增长极可以是围绕推进型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自主,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自主。这组产业不仅包括主导产业,而且包括配套关联产业、服务业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培育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湖北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坚实基础:众多的人口,密集的城市,广阔的腹地和辐射范围,中部地区相对发达的产业发展水平,传统服务业的发达和人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上近年来交通枢纽建设的提速,都为湖北培育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极好条件。

【参考文献】 [2] 李宪生: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R].2011-05-17.

[3] 陈文科:研究员关于湖北跨越发展系列文章[R].2011-05-10.

[4] 湖北省国资委:理论研讨成果汇编[Z].2010.

热点推荐

上一篇:提高吉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大班学期游戏活动计划(模板10篇) 软件工程师个人简历项目经验(精选15篇) 最新初二我的亲人作文字 我的亲人作文八百字(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