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双非”家庭 进退维谷

“双非”家庭 进退维谷

小编:

为了大儿子能在香港上学,“双非”家长肖女士一年前放弃深圳龙岗的复式花园洋房,举家租住香港40平方米的蜗居。2015学年是“双非”学童的高峰年,邻近边界的深圳北区校网,竞争尤为激烈。“双非”(double-not)指父母均非香港居民,本人却在香港出生,并因此拥有香港合法身份的孩子。

香港生活的好处:食品安全有保障,香港干净卫生,什么都是讲法律的。小孩上学无论贫富,老师都一视同仁,教育令小孩的素质全面提高。在香港出生的孩子,有永久居港权,享有终身免费医疗及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些极具诱惑的社会福利吸引着众多内地父母。再加上内地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一些想生二胎的父母选择香港实现他们的愿望。

不过,接踵而至的一连串问题在逐渐凸显。香港内地的户籍壁垒让许多“双非”家庭不得不承受高昂费用,很多人开始萌生退意。非内地户籍、香港出生而非香港居民的“双非”儿童的港籍身份,似乎并没想象中那么令人羡慕。

“看上去很美”的港籍

8年前,在“赴港产子”浪潮中,江苏南京人李琴也加入了“港生大军”。儿子浩浩虽为港籍身份,但绝大部分时间在南京生活、学习。对于常年往返于两地,李琴坦言,每年都要带汪浩去香港打疫苗、办理各种证件,花销很大,并非之前想的那般完美。

李琴考虑到,将来浩浩可以考取香港的大学,这比在内地竞争要容易得多。但一条极为“烧钱”的路径铺在她面前,这对内地的普通中产家庭来说“压力山大”。李琴称,除了频繁飞香港,浩浩上幼儿园也曾遇到“麻烦”。南京市公办幼儿园优先考虑户口所在地的适龄儿童。托朋友、找关系,浩浩才好不容易“挤进”公立幼儿园,不过,她还是交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

让孩子在香港出生,原本想让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有更加光明的前途。不过,李琴却发现,现实并不是如此。浩浩上南京好的公办小学并不容易。港籍身份无法在南京上公办小学,与外地户籍是同等待遇,并且南京现在严禁收取择校费。儿子虽在香港上学不用花钱,但因放不下南京的生意,举家迁移到香港并不现实。

李琴本打算让孩子上私立学校,但学校规定必须住校,且住宿费昂贵。李琴舍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住校。在港读书怕孩子没人照顾,就近入学又无学可上,这让李琴备感无奈。尚未享受到香港的社会福利,让浩浩退出港籍李琴心有不甘。但为了儿子能健康成长,她决定将浩浩的户籍迁回南京。

许多“双非”儿童的父母也在寻找如何给孩子上内地户口,如何放弃香港身份的解决途径。令李琴意外的是,做回内地人更难。她去律师事务所咨询,被告知内地的户籍制度执行单一户籍原则,一个自然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即居港权与内地户口不可兼有,一定要放弃其一。

在香港,公民身份则确立实行“落地原则”,只要一出生就自然拥有且永不丧失,香港现行法律并无放弃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浩浩无法放弃港籍迁回南京。

由于陆港两地实行不同的户籍制度,让“双非”家庭陷入了两难困境。2013年3月,香港入境处表示,该处接到多宗“双非”父母关于如何取消子女的香港永久居留身份,以取得内地户口的求助。

据香港统计处在过去5年内的意向调查显示,20%到港产子的内地孕妇打算送子女来港读书。按此推算,这两年赴港读幼儿园的“双非”儿童人数很有可能超过6000,涉及学费资助超过1亿港元。但“港籍宝宝”的“香港梦”真的如孕育之时那般美好吗?事实上,学位紧、上学远、融入难、沟通少等问题,使每一个“双非”家庭倍感忧虑。

进退维谷的“双非”困境

曾经有一段时间,谢勇和妻子颇为当年没有能够痛下决心把小孩生在香港而懊悔。身为广州居民,不断有朋友现身说法,他们如何借助香港现时法规提供的便利,最终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救赎:让下一代拥有了香港籍。可现在,谢勇说,不知道该不该为自己当年的“不作为”庆幸。原因很简单,当“双非”婴儿变成“双非”学童,身份转换带来的沉重一面越来越明显。

有广东媒体曾报道“双非”儿童的困境。首先,由于父母双方均不在港工作亦不在港生活,在港享受港人应有的教育福利非常艰难,比如,报道称不少“双非”学童家长为求一张录取通知书,经罗湖、福田、深圳等口岸到屯门、天水围一带择校,排队报名,奔波来回颇辛苦,路费亦花费不少。家住深圳的林女士表示,在8月至9月间,来回深港数十次,每次排队都要四小时以上,苦不堪言。她说,最令人焦虑的是,即便早上出发,也难领到理想的号码得到面试机会。

“双非”家长秦竹发现,香港的最好教育多在国际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拒收“双非儿童”,除非买校债。“也就是说,能接受怎样的教育,问题不在于是否港籍,归根结底还是钱。”

有媒体曾报道,香港教育一样要“拼爹”,既要有钱还要有地位,孩子才能顺利就读理想中的学校。

除了学位紧张,教育成本高昂,又由于被认为挤占了港人有限的教育资源,双非儿童及其父母,更是被讥为“蝗虫”,成为香港部分民众抗议对象,甚至遭受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双非”父母还不得不忧虑子女在未来成长中,几乎注定会遭遇到的歧视及其带来的心理阴影。

良好的教育,国际化的环境,以及更根本的自由生活在种种现实困境下正变成“鸡肋”。而更麻烦的是,放弃港籍,回到故土,继续自己并不认可的人生轨道居然成了一种奢望,欲退回而不能。

为了让孩子从“香港中国人”变回“内地中国人”,有些父母甚至只能为孩子造一个“假身份”,又要面临为一个不存在的孩子而缴纳计划生育罚款的窘况。

香港特首梁振英日前明确表示,特区政府正研究削减自由行,更提出了“削减两成”旅客的构想,随后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也在回应媒体时指出,“一签多行”的旅客“九成不过夜”。从当下的发展趋势看,在中央不反对,香港民意普遍支持的情况下,撤掉“一签多行”成为特区政府的最佳选项。

内地学者陈永杰表示,撤销“一签多行”,打击水货客的同时,对“双非家庭”打击颇大。小孩要长期跨境上学,父母却没有香港身份证,这个群体的数量稳定,并且将长期存在。这一群体经常有跨境接送小孩及与学校联络的需要,如果限制每天来回香港的次数,总会有各种不便。撤掉“一签多行”能同时起到增加深圳“双非家庭”跨境生活成本的效果。至于这个成本,会否在一些政策制定者眼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香港北区幼儿园与中小学未来增招“双非儿童”压力,需要更复杂的计算与分析。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15年香港经济形势展望复苏前路仍艰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课堂安全和课间安全心得体会(精选21篇)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作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