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小编:

职业教育是当今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教育、大众的教育,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及两个一百年的重要战略支柱。近些年来,国内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出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招生难转型难就业难等多重困境,企业持续的技工荒也逐步成为制约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尤其主要短板,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的主导因素,急需尽快补齐这些短板。而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短板,面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口结构的巨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创新。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及内涵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供给侧改革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在于供给侧改革能够解决新时期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难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有效结构性供给欠缺。我国工业产品量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但国内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在教育领域也存在结构性供给欠缺问题,缺乏高精尖的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更趋向于大众化和同质化,导致国内再就业教育和在职强化教育等职业教育成效低。高等教育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从每年各省高考状元有半数选择到国外高校学习就可以看出国内教育竞争力的减弱。

其次,供给侧不能及时进行有效供给。国内消费者需求呈新兴化发展走势,高端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比如,2015 年国内出境游客消费多达1.1 万亿元人民币,在旅游消费资金中大多数是用于购物消费,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消费品供给量比较大,但质量欠佳。在国内大众衣食住行得到了基本满足之后,国民的消费需求便会加快升级,持续向多样性、个性化、服务性发展,新要求不断增多。教育领域也出现类似的趋势,在无法获取世界最新技术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不少学生或在职人员选择到国外参加短期的厨师、软件设计和动画设计等职业教育,以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性。由此可知,未来改革的动向将不全取决于需求侧,而取决于供给侧,供给侧改革便应运而生。

(二)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具体上着眼于提升供给质量,用改革的方法推动结构调整,纠正要素上的配置扭曲,拓宽有效供给范围,提升供给模式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提升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有效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各类需求,确保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供给侧改革可分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两方面,职业教育隶属于社会领域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但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

职业教育要做好经济范围内供给侧改革的应对策略,而职业教育自身的供给侧改革,要注重将原有的需求侧拉动思维转为注重供给侧推动思维,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推动策略,使教育与经济互相借力,在改革过程中还要有协同发展策略。职业教育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更好地将剩余资源移至有需求的消费市场上,将剩余产业转移至有消费需要的产业市场上去,进而重新配置消费资源。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适切性

当前国内教育事业是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基础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形式构成,多层级及多面化是其主要特征。从当前国内各类各级教育内部来讲,又有其各自的教育结构类别、教育层级结构以及专业设置模式。科学的教育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转换教育结构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从供给侧改革模式上来看,当下国内教育事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态势严峻,多样性发展意识不强;成人教育教学功能弱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及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类教育层级的组合与比例不科学;等等。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是当前国内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契合,需要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专业化技能人才资源。这种使命也就证实了科学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当下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中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要的问题。

我国居民收入状况渐入中等水平之后,城市化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持续加快,长久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具体上来讲结构性失业问题与教育紧密相连。当前,国内结构性失业压力愈演愈烈,这不但增加了解决整体失业问题的管理难度,而且使得国内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从地域上来讲,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域不断出现用工荒,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存在剩余;就全国范围内来看,技工荒问题日益凸显,高级技术人力资源以及专业技工的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缺口。而职业教育意识与职业教育能力欠缺,是当前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现阶段,国内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不管是民工荒还是技工荒,又或者是大学生就业难,均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表面上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具备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劳动力供给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差异,进而导致大量人力资源闲置。因此,不断改革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加快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当下国内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现有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特色化职业教育运营体制

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及社会经济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促进全体劳动者能够持续发展的教育形式。

职业教育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就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需求,确立特色化职业教育运营体制。职业教育机构要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走势,统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作用,设置系统性职业教育教学架构与布局模式,同时还需要改革创新供给模式,促使职业教育事业从低端化向高端化升级,加速职业教育教学体制革新进程,调整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打造人力资源大国、强国提供人才支持,最终形成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教与普教互动有无,彰显终身化教育理念,特色化、世界化的当代职业教育运营体制。

不仅要从宏观层面打造特色化职业教育运营体制,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改善职业教育运营体制:第一,职业教育不是一个教育层级,而是一种教育类别,因此对职业教育运营体制的改善需要具备战略性,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第二,其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升学型教育,而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形式,因此职业教育运营管理需要顺应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需求;第三,职业教育需要合理建构职业教育教学结构,此种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实效性,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职业素养;第四,职业教育需要持续与产业升值相契合,特别是注重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比如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等规划带动的产业升值,职业教育需要随产业升值而改变;第五,职业教育需要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职业技能;第六,职业教育需要推行终身化职业教育理念,打造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认知桥。根据职业教育运营体制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职教结构,加快改革速率,以尽快确立特色化职业教育运营体制。

(二)转换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模式

供给侧改革需要瞄准社会新需求,大众满意的职业教育不应仅仅停留于大众化,而是需要提供优质的精英化职业教育。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专业需求,职业院校需要依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社会改革的新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削减一些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转换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模式。转换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模式是服务教育事业重大发展的实质性战略。具体需要做到:第一,依照职业教育准则及职业岗位工作准则,对学校专业布局模式进行转换,剔除一些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设置一些就业前景广阔、学生喜爱学习的专业,建设教学重点项目;第二,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产业数据调研,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将理论融入企业实践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课程,设置企业导向型院校专业群组;第三,以岗位技能与产业需求为专业布局模式的支撑点,对职业院校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开展服务企业项目,强化学校专业与产业群组的匹配度,针对农业、现代服务产业等新兴化战略产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适配度,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向专业化与价值链高端化延伸,适应社会产业精细化与人才需求高品质化的要求;第四,以服务社会项目为依托,将校企资源深度融合,转换现有专业课程模式,开展新兴化专业研究课程;第五,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模式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专业建构还应该顺应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专业群组建设新模式;第六,依托国际合作,吸纳国外高端化智力资源与专业群组配备,引用跨国企业通用的职业教育标准,开拓教育资源,导入专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群组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资源的技能;第七,以助推校企联合创校、联合教育、联合进步的平台建设,研究应用化专业技术,确立技能结构创新型专业发展体,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新型高端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发展进程,建构特色鲜明、顺应需求、效益卓著的专业群体。

(三)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决定着其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教育核心,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共同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首先,建构能够凸显岗位核心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在此体系中,课程的入门学习要做到会,课程的提升要做到懂,课程核心要求精、强,要具备不可替代性,彰显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进而培养出一批不可替代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基础性文化教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等元素逐步占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健全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要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需要贴近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要求,顺应新教学指标、新教育范式、新教学技艺,顺应工作岗位实际工作态势,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完善教学课程内容,深入改革教学过程。同时,需要有效开展实践化教学课程,开展认识性专业实习、跟岗性过程见习、顶岗就业培育等,强化以育人为核心、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测评体制,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念,支持学生的创业技能实践活动。此外,还需要专业课程教学贴近技术进步与生产的实际需求,与现今新型化职业教育标准、行业要求标准与岗位要求规范相适应,积极调配课程架构,革新课程内容,进行多模式的课程改制,大力推行双证书的教育认定机制,将职业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应的教育课程中。

其次,确立产业技术革新驱动课程完善体系。顺应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换升级的需求,结合科技发展态势和职业资格标准来确立课程架构与内容,需要建立起真切性应用驱动的教学课程范式,需要扎根于实践案例的真切性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研究,转换教育空间的外延及教学内容的内涵,改善软硬兼顾的密性、仿真虚拟的效用、学习进程的欢乐度、人才培育的 可适性,开拓综合性实践课程资源。

最后,健全职业教学课程年度报告机制。进一步强化课程年度质量报告的可量化性、可理解性以及可比性,加强对报告发布质量的监督效用;推行教学诊断与革新工作,依照职业院校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来确定整改的核心;探索依托行业企业的聘任标准,通过结果测评、效用排名、建议反馈的方式,加速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改革进程。

(四)打造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

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中全面部署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方式、制度管理以及专业动向。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是指既可以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胜任教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复合型双职教师,其职业技能包括教学技能、专业实践能力、技术服务水平以及教学科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体制,不断革新师资团队的结构,提升师资团队的文化与技能素质。__

具体上来讲,打造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需要对新进教师展开入岗培训试岗学习以及在岗磨砺的三重培养,此种培训是一名教师能够尽快融入职业化教学工作的必由路径,是培育双师型教师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此过程需要有学校与企业双元素的资助、社会多元素的支持、综合教学元素的助力、教育复合化元素的锻造。新任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思维、职业教育精神、职业教育视野,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学工融合的职业教育形式需要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交流技能、职业实践能力,具备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具备信息化应用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专职教师,是当前职业教育建设的主命题与生命线。

现今国内职业院校要打造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需要积极探寻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的培养路径。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技能与教学专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以企业与院校合作化驱动为培育路径,对教师进行阶段式轮换式培训,进而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实现职业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构,为职业教育事业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区域产业提供智力支撑。另外,还需要加大专职教师的培训效度,注重基础性公共课程的教育,强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帮助兼职教师革新职业教学模式,组织实践教学改革,引进教学研究改革项目;鼓励专职骨干教师朝着企业培训师方向发展,有效驾驭企业与学校这两大教学讲台。

(五)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首先,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将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引入职业教育中。与声誉良好的国际教育组织、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国际企业展开合作与交流,探寻中外合作创学的新路径以及新形式。引进与学习国际成熟的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学课程、职业教材系统和信息化教学资源,选取类别相似、专业相同的境外高水平职业院校联合研发专业课程,共同建构专业实训场所与专业实践教室,实行教师资源互通发展、教学资源互换、学生学分互认的发展机制。

其次,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推进优质产能走出去,拓宽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教育链接。挖掘与服务走出去职业教育的需求,培育具备国际化思维、通晓国际职业发展规则的人才,吸纳国际先进教学流程、教学准则、管理方法、技术准则以及产品标准等教学内涵;推行国际职业教育业务,与国际优秀企业共同创学,联合建构国际化职业人才教育平台;凸显现今国内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源的特色,配合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企业需要面向当地员工展开职业教育学历培养与专业技能培训。

最后,强化国内职业教育技能赛事的国际化氛围建设,与世界接轨。吸纳国际先进职业技能比赛项目,将大赛设立成职业教育成就的会展中心、新技能新技艺新设施的体验中心,提升国内职业技能大赛的国际影响力,构建国内师生参与世界职业技能赛事的通道。

(六)定制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目标

把定制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目标视作现今职业教育事业建设过程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建构职业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课程。

首先,定制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目标,强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力度,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迎合当前互联网+的科技发展走势,借助信息科技调整传统职教模式,促进移动化、泛在学习模式的形成,打造个性化、移动化教学模式。

其次,推行仿真虚拟化职业教育实训平台,取代一些实践困难抑或高危险性的实践课程。建构虚拟仿真的实训体系,代替一些危险性较高、实践困难的现场实习,引进教学仿真设施,消除教学进程中构造复杂、难以掌控的实习项目,开设教学进程与生产进程融合的远程教育。

最后,确立数字信息化职教资源共享机制,设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建立职业教育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不断开发效率高、成本低的教育资源可持续开发、运用、共享、交易__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过程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散学典礼讲话稿800字 散学典礼讲话稿三分钟(五篇) 2023年订婚仪式程序及主持词开场白范文(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