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小编: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我国领导人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纪念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20周年中作的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师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作为培养职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单位也将肩负起更大的历史责任。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从产生到现在壮大,在规模和体系建设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未成熟,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就业情况

(一)招生情况

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设立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首批招收2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随后硕士点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7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职业技术教育学授权硕士点目前共有48个。师范类院校约占42%,技术师范类院校约占8%,综合类大学约占25%,工科类、农业类大学与财经类大学共约占25%,可以看出,本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分布在师范性大学,还分布在专业性、综合性和技术师范学院中。

培养院校中985国家重点院校比例比较小,社会对专业认识的误解导致重点院校的本科学生不愿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的调查,全部25名三个年级的在校研究生中,有10人本科专业是工商管理(职教师资),有2人是土木专业(职教师资),有1人机械专业(职教师资),1人是电子专业(职教师资),6人为其他教育类专业,1人是英语专业,3人是经管类专业,1人是车辆工程专业。除了985高校生源充足以外,许多普通高校是报考教育学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缺少学科认识。生源主要来源于本科教育学类专业及少部分文学、外语和经管相关专业,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占的比例较小;生源中男女生比例失调,女生占了绝大多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侧重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考查,然后由培养院校自行安排面试,很多人在入校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普遍缺乏对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师资和学生的了解。而在国外,生源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学生或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的人员。总体来看生源结构失调、质量参差不齐。

(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毕业就业去向与人才市场分析

1.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一份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5人表示毕业后不会优先选择职业教育工作;27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不利于个人发展;26人认为职业教育只是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出现的产物。另一份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学院的30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意愿的调查问卷显示,90%的人表示毕业后会优先选择本科及研究型大学或国家公务员,而不是职业教育;95%的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不利于个人发展;87%的人明确表示毕业后肯定不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只有13.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首先考虑去职业院校任教。总体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意愿并不是很强。

由于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只招收博士层次的专职科研人员,就业门槛不断提升,使職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想从事科研工作的毕业生知难而退。而有些本科是其他教育学科的毕业生也会选择与学科相关的工作,由于学科多样性,也导致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去向比较散落现象的发生。毕业生对于是否选择职业教育相关工作有困惑,主要认为其不利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好等。

2.人才需求市场分析

专业教师紧缺困扰职业院校多年,由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缺乏竞争力的薪资和发展前景、高校培养的教师无法满足职校需求、职校教师招聘条件限制,多重原因使职校专业教师招聘陷入想招招不到,想进进不来的困境。

职业院校招聘教师的基本趋势是双师型,一类是学术类型,至少是本科学历以上,最好是硕士甚至博士;一些专业类教师,如旅游类、汽车工程类,如果是应届毕业生,更希望是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如果是相关行业内人员则需要具备高级职称等技术能力,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并不比普通高中低,有时甚至更高。相比文科类教学岗位,理工科类的专业教师岗位更难招到合适的教师,愿意来学校任教的教师,往往是理论水平较高,但动手能力一般的应届毕业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专业操作技能、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才是职业院校青睐的教师人才。

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已经在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工作了一年的黄老师进行了访谈,她感觉在当时求职面试时缺少实际授课经验,说课和写教案能力的锻炼需要自己准备,院校读研阶段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相关实践培训内容,很难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进行改善与解决。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培养目标重学术轻应用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解决了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通过查阅各培养单位官方网站上的培养方案,学校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有些官方网站没有公示培养方案或者是正在建设中,培养方案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十分简单草率,有可能是因为网站建设的问题,没有更新最新的培养方案。

纵观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首先大多数还是以学术研究为重点,掌握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发展和成果,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现状还有国际比较研究等;其次能力要求不完善,有些学校不重视英语能力和阅读国外文献的能力的培养,有些院校不重视实践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院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职业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重点还是在学术理论研究上,学生需要综合职业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能力。培养院校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些院校提到了实际应用能力,但重视度远远低于研究能力,培养目标脱离了社会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符,无法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课程设置不灵活,脱离培养目标

培养院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不是很合理,选修课选择不多,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也过少,尤其是理工类、农林类等院校,强势学科不是教育学,招生规模小,基本上所有人上一样的课程,没有自主性。另外,本科通识课程设置过多,专业课程变少,本科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还要上重复的课程,调动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选修课设置差异性较大,问题研究型课程较少。部分院校开设了经济学相关课程;少数培养院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设置的课程没有与社会发展动态相结合,了解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了解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政策等的真正深入职业教育实际教学情况和前沿信息的课程十分少。

(三)忽视实践环节

职业教育学有教育特色、职业特色和应用特色,仅仅掌握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有可能要到职业院校教学,需要教学专业技能,而大多数培养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了很小的比例。与在职业院校工作了一年的学姐和还在读的学长访谈时,他们提到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对职业院校的总体情况了解较少,实习实践环节没有得到重视。目前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培养院校也需要重视开拓学生的就业出路,开设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等课程,学校很少开设这类课程,只有通过一些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职业教育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而培养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也应该进行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学校可以和职业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合作拓宽实践路径,凸显区域和学科特色。

三、从社会、学校和个人角度进行原因分析

(一)社会角度:职业教育地位不高

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家一直在号召加速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但是公众对于职业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没有普通学校的高,教师没有成就感,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带有一些偏见,认为经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素质低于普通教育的毕业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倾向去大型企业或普通院校工作。

(二)学科角度:职业教育没有形成体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借鉴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但相比较于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还有职业性和应用技术性的特色,不能一概使用教育学的培养模式和学科范式,相对于教育学下的其他分支学科,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时期使用传统学术型培养定位,学校教师已形成固定思维,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没有应用到实践中。

(三)个人角度:个人需求多样化

以前硕士研究生社会干扰比较小,读研的最大目的是科研,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由于现在诱惑也十分大,学习动机复杂,培养过程缺少培养者的积极参与,培养也失去了意义,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

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建议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一方面要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体现应用型,强调实践性,把理論运用到实践中,有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是现在培养院校比较缺失的。

有学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向应用型转型,一是要吸纳更多应用型人才报考;二是要强化研究生的应用型研究。还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创新型人才深入职业教育第一线进行教学管理升级和更新,重理论、轻创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张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定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术型、技能型、职业型)。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差异学生来定位,不应该按照完全统一的模式来进行。

传统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对人才多样化与专业化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改善招生制度,优化生源来源

招生时应该平衡生源,吸引更多工科背景、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的本科毕业生和优秀高职毕业生。

(二)定位与社会接轨,能力要求强调应用性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有效的培养方案。建议培养院校关注最新的社会焦点、政府政策变化、专业学科动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还需要收集分析历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状况:调查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表现的反馈,结合毕业生自己在工作后的反思,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是否能胜任工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研究来修改或制订培养目标。

(三)利用学校教学设施条件,突出培养院校特色

院校培养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资源,培养院校应当根据所在区域和学校特色制定培养方案。师范大学以及教育学学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其教育学专业强势,有着较高的科研和交流平台,培养以侧重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为主;而工科类、专业类大学、技术师范大学,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技术技能的应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实际应用能力。

(四)課程内容要改革,课程选择要自由

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科和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首先要梳理职业教育学基础理论,体现出专业性,还要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向学生介绍当前该研究方向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和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要有丰富全面的认识和积淀,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拓宽原有的知识面。

(五)人才培养要个性化,提升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要实际考虑学生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个性发展。在确定了一个基本培养方案后,导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研究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对学生选修课程与实践活动的选择进行指导安排,这样就可以保证依据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和专场特色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并在课程计划中加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参加课外学术活动和调研课题。

(六)加强实践环节,让知识学以致用

培养院校需要和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职业学校和企业精英请到学校里开讲座、报告研讨会或是作为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真正到职校里体验实际教学、到企业里参加实际工作,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培养机构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结合自身定位,做好入职前准备。分不同阶段和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且要根据学生个性、兴趣与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定期召开校友就业专题座谈会,提出对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八)加强交流,资源共享

培养院校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开设讲座、论坛、沙龙等一系列活动,使资源得到共享并互相学习,培养院校的导师也要和学生互相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才能使学习和研究更有效。除了国内交流学习,培养院校也要走出国门,和国外职业教育学领域的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邀请教授来国内进行讲座或者让学生有机会出国考察或交流。

热点推荐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总结通用 2023年村级调委会会议记录(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