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改革;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

[论文摘要]面对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特男是师范专科院校应该从转变工作观念、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等方面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应成为提高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门径,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走向综合大学的起点。

难道我国人才市场已经达到饱和了吗?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并不是因为总量过大,而是另有原因。主要是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健全,缺乏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及规范的人才市场;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部分专业过度饱和,造成专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区域性失衡;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形成了人才高消费;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陈旧;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适应就业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教育现代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加之国家对师范生仍实行在教育系统内“保底”安排的就业政策,教师职业备受社会青睐,报考师范专业的人数大幅度攀升,成为高校招生的一道“风景线”。

我院是一所师范专科院校,受惠于教育系统内“保底”安排的就业政策,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都高达95%以上,“就业难”好像离我们尚远。

高校特别是师范专业院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压力,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呢?"

一、转变工作观念。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来实现的。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立足于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无形之手”,紧紧把握时代和市场的脉搏,转变工作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这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继续沿袭传统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违背市场规律,必将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丧失生存资格而被淘汰。

因此,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必须确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更新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构建面向2l世纪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探求新形势下新的人才培养特征,构建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在学生的培养方向上,要坚持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要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选修课比例,建设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文理交叉、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概念,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变化,更是对教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改革。师范院校必须相应地改革多年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走综合性大学培训师资之路,实施“3+1”培养模式,即师范生经过3年时间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后,再进行一年的教师专业训练,从而使培养的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更具“师范”特色,形成学校“品牌”,在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师范生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并分布在学习的各个时段里,使学生形成“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再理论学习”的良性循环。

开创办学新思路,组织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是高校今后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

(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完善高校就业体制

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把就业指导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大事来抓。目前我国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应该说还远远不够。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来看,他们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算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学校从人员设置,经费投入,办公条件等方面都给予极大支持,就业指导部门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而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起步时间不长,我院于2004年3月建立了专门的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制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形成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它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的大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OO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所以高校要根据市场行情和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经费投入等要适时地调整和变革,要成立以院长为首的专门的领导和工作小组,构建招生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大经费投入,做到产销顺畅,使自己的毕业生能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这样学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搏击风浪,勇立潮头。

(二)加强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间性强,群体性强,任务繁重,加之他们年轻,缺乏经验等,不同于社会其他人员就业,需要学校做大量教育和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应只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也不应只停留在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三个方面,这种只停留于择业期的择业指导,是“季节性的快餐”,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的一项工作。对一年级大学生,应着重使他们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适应的职业,确立目标,试探性地进行生涯设计。对二年级的大学生,应着重夯实和拓宽基础,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试探性地确认职业目标。并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与自身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通过专业技术基础的调适,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或对其职业目标做出调适。对毕业生,主要在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商谈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针对择业期的问题进行择业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应该切忌讲择业多,讲敬业少;讲就业信息多,讲就业观念少;讲就业成功多,讲择业失败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指导多,教育性指导少。

(三)转变就业观念,广开就业渠道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主动引导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市场观念,降低期望值,以合理期望值准确定位,重心下移,到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到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消除“一次择业定终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树立职业流动观念,敢于自主创业。国务院办公厅[2oo2]19号文件的精神就是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中小企业中就业。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说明国家不仅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就业,而且鼓励大学生去创业。而基层、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正是人才相对缺乏、政策优惠、创业机遇多、发展空间大的用武之地。

2OO4年5月召开的2OO4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工作会议显示,江苏省仍大量缺少教师,从地区和结构来看,主要是乡镇一级和高中教师最缺。苏南主要缺高中教师,苏北教师全面缺乏,仅以徐州为例,教师缺口为7000人。我院毕业生只要正确定位,重心下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消除“一次择业定终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树立职业流动观念,就能及时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还应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两个就业市场工作:以国家、地方、学校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市场为主要形式的有形的就业市场和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无形的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或各地区就业网站密切联系,相互链接,及时发布本校毕业生信息和将所获就业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毕业生。高校应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快好省地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人事代理制度走向成熟,就业方式更灵活

人事代理是由政府人事部门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人的有关人事事务进行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合同式的管理和服务是其核心。它的发展为人才的有序流动提供了便利,它把人才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单位用人,社会管人。对单位来说,解决了人员能进不能出的弊端,有利于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对个人来说,人事代理破除了他们和单位的依附关系,给予了他们充分择业的自由,也增加了他们工作的危机感、责任感,而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都通过人事代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解决,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人事代理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既健全了就业制度,减轻了社会、高校的工作压力,也使毕业生就业的范围更广、机会更多、方式更灵活。

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发展方向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多数师范院校开设了非师范专业,旨在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拓宽自身的办学形式和办学规模,这有利于师范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提升自己,走综合性大学之路。

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受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限制和影响,很多非师范专业都是依托原师范专业为基础,其核心课程改变不大,非师范专业的教师也往往是双肩挑,或是改行而来,教学质量很难保障。缺教材,缺图书资料,缺教学配套设施,缺办学经验,所谓的“四缺”是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同时兼顾师范性和非师范性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相同专业择业竞争力低,这是因为与师范教育相比,非师范教育更强调专业性、综合性和学术性,更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要求有较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方有可能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非师范教育的学术性特征要求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客观上会使师范学校中既从事师范教育又从事非师范教育的教师重研究而轻教学,从而影响师范教育的质量。

师范院校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并借鉴综合性大学的经验,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专业的口径要宽,课程的内容要新,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要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发展机会,建立和完善以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迎接开放性教育的挑战。

师范院校开设非师范专业,不应成为师范院校的鸡肋,而应使之成为提高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门径,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走向综合大学的起点。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论如何通过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对支部班子意见建议条(汇总14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400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题目(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