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小编:

"

【论文摘要】现今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在高校中十分普遍,是正常教学活动中潜在的重大隐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令许多教学工作者为之苦恼。通过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等都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我们提出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关键词】隐性逃课;原因分析;学习需要;教学行为;对策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媒体中看到或听到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授课,教室里坐着的学生却在做着自己的事情:玩手机,用笔记本浏览网页,听mp3,看课外书等。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在各高等院校中屡见不鲜。这些上课没有在听讲的学生确实来到了教室,但他们的思绪并没有进入课堂,这也就是一种区别于“显性逃课”的逃课新方式——“隐性逃课”。

一、概述

“显性逃课”指的是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而“隐性逃课”则是指学生来到教室上课,而注意力并不在听课上,具体表现包括课堂走神,睡觉,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工具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以及看课外书等活动。隐性逃课在中小学被称为“走神”或“开小差”,但由于大学与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因此隐性逃课的现象在大学的课堂中会被暴露无遗。由于很多高等院校会对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进行考评,影响到学生的毕业情况,因此学生的显性逃课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避,但对于隐性逃课而言,至今仍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手段。

二、原因分析

隐性逃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等。

1.教师角度原因分析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造成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发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

主观原因包括教学行为不当,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等。在高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型公共课,会出现多个教师同上一门课的情况,他们授课的内容相同,但课堂效果却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而导致极大的差别。例如在全国高校大学生都要必修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单纯讲授书本理论,语调平和,使得许多同学觉得这门课十分无趣乏味,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而一些授课水平较高的教师,将课程内容与同学关心的时政要闻相结合,授课时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同时用自己的授课技巧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这门课讲授的深受同学喜爱,并且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目前的高校中存在着一些教师在校外兼职的情况,其中一部分教师因为兼职的原因,已经无法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教学授课成为他们的一种应付差事,上课时也纵容学生的隐性逃课,对隐性逃课现象置若罔闻。

客观原因包括教师的年龄、性别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客观原因是无法改变的,而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这些客观原因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教师改善教学行为等方式得以减弱或消除。

2.学生角度原因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者,而在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今天,学生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一号主角。

学生发生隐性逃课的最根本原因是“缺少学习需要”,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上这门课究竟有什么意义,上大学成为了一件糊里糊涂的事情。此外,隐性逃课现象并不是学生进入高校后才产生的,学生在中小学时就已经产生了隐性逃课的萌芽,而在中小学时,教师和家长会反复叮嘱和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而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学生走神,教师也会当堂立即指出,因此隐性逃课现象在中小学并不明显。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学生脱离了教师和家长的管束,在缺少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在大学中,社团活动增多,社会活动增多,学生接触的外界诱惑远比中小学时代接触到的要多得多,而学生的享乐心理在大学更是暴露无遗,因此逃课便成为了家常便饭。

在大学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相对于中学时代明显疏远了很多,许多教师在上完一学期的课程后仍不认识学生,这与中小学的区别甚大。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建立心与心之间的桥梁,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疏远,也会促使学生发生隐性。

3.学校角度原因分析

学校行使着对教学活动的指挥权,是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大多数为全日制,学校几乎是他们的全部活动场所,因此学校的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高校中,学生经历的与中学时代另一个较大的不同是高校中有很多社团,相对于中学时代,学生会也成为了学生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现今的高校中,有时学生会和琳琅满目的社团会喧宾夺主,抢去了学生的主要精力,很多学生为了学生会工作和社团活动熬夜通宵工作,影响了第二天的正常上课。

学生隐性逃课普遍发生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缺少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生涯的教育,这跟前面所述的学生角度原因分析的“缺少学习需要”相关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接近于成人,如果没有学习需要(即学习动机),他们便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比较直接的表现是在访谈学生时,许多学生表示不知道他们上的某些课程究竟对自己有什么用,因此认为上课只是应付差事,是否真的认真听讲并不那么重要。 "

4.社会角度原因分析

学校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出人才,学校的教学是在“社会需要”的指挥棒下进行的,同时,社会言论和各种媒体对民众有很强的导向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自身,这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和对学生的思想导向上。大学生毕业后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使得学校的跟进速度无法跟上社会高速前进的脚步,学生入学时进入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有可能就已经降温,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大大减少。此外,现今的大学生很多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在这方面做的显然远远不够,造成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麻木不仁,更有甚者终日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

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今高校几乎每个大学生的每日伴侣,社交工具和社交网站等也是大学生的每日必需品。社交工具和社交网站为大学生拉近与身在远方朋友距离的同时,也在疏远着与身边朋友的距离,同学之间很少一起结伴出游,两个楼层之间的同学也经常使用QQ等社交工具而非当面进行交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与人当面交流的障碍,在课堂面对教师的时候,也不愿听讲,而宁可课下看课程的教学视频。

此外,现在的社会求职中,十分注重技巧,很多大学生很早便开始参加众多的应聘求职技巧的学习班,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当下社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交流沟通等技巧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专业知识。

三、对策

通过对以上四大方面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发生的一个较为综合和本质的原因即是学习需要的缺乏,这里指出的学习需要的缺乏较为广义,包括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习需要”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这是主观原因中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对教学管理的改善等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但如果学生自身缺少了对学习的需要,这些一切有利条件也都不再那么有效了。

针对于学生这一主观意识上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倡导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知识并不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以便获得更高的薪水,知识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活到老、学到老”的风气应该继续加以倡导。

学校需要改善校园风气,改善学校教学管理和对教师的管理,使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另外,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能深入了解专业特点、专业所长以及自己的未来发展走向,让学生明明白白的上大学。学生也要努力的改善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配合社会、学校和教师,真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善这一问题。

学校还应该结合自己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季节变化等因素,结合医学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等的意见,合理规划学校的教学时间。学校应合理的对学生会和社团等进行管理,保证课余活动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上课,配合解决隐性逃课的问题。此外,各院系教师要经常与本院系学生进行交流和座谈,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交流,解答学生对于专业的疑问,真正将学生的心拉回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也要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寻找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结合点,从结合点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善于合理利用丰富的媒体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将学生吸引回课堂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授课质量。

四、总结

隐性逃课是现今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为之烦恼不已,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却涉及到了许多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希望在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可以早日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和社会带来灿烂的明天。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提高金融学讲课质量的若干因素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技术工程师工作思路及计划(模板8篇) 最新门诊部护士述职报告 门诊护士个人述职优秀(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