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语教学情节唤起学生审美情趣

高语教学情节唤起学生审美情趣

小编:

审美心理学认为,人的审美情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被曲折、环环相扣的情节渐进唤起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具有这样的情节效果,教师应富有创新的设计情节,使情节引人入胜,让学生渐进唤起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习兴趣。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节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从始至终的过程,无不渗透着情节艺术,包含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开端对应的是教学导入,发展对应的是文章的标题或是文章领起的第一段,高潮对应的自然是教师对文本最精彩部分的分析、讲解,结尾对应的是主题的挖掘和主题的延伸,这每一步都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入了作品的佳境中。一方面,教师具有情节艺术的教学丰富了课堂;另一方面,循序渐进的过程渐渐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这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优秀长篇散文,地坛作为一个存在了百年的建筑见证了一个近乎绝望、轻生的人寻求希望的整个过程。这篇文章也包含着开端、发展、高潮、收尾。教师的教学也可与之相对应,整理出分析课文的步骤,让教学像讲故事一样,有艺术感染力。教学开端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地坛的视频,让学生说说面对这样一个“荒芜如同一片野地”的地坛,首先会想到什么。学生就会展开想象:“逝去的历史”、“沧桑的老人”、“流浪的孩子”等等。这时教师就该很自然地过渡:“那我们看看作者在面对地坛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引导教学情节进入发展阶段。学生开始读课文,寻求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吐露的从绝望到满怀希望的心声。随之,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探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想要阐述的生命真谛和哲思。这是教学艺术之高潮,学生百家争鸣,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还要有收尾的过程,教师将学生的见解整理、合并进行总结。

二、情节关涉语文教学的单线索发展到多线索发展

从情节的展现方式来看,它又包含单线索、多线索的发展。关于线索,《朱子语类》卷十五中解释为头绪、门路,“又曰事事都有端绪可寻,又曰有路脉线索在里面”。语文教学也有“路脉线索在里面”,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等,将这种贯穿在教学活动中的或单线索、或多线索整理出来,像进行艺术创作一样,让教学具有情节性,具有艺术的魅力及感染力。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奠定了接下来的文章整体基调。文章从表面看是单线索――“荷塘月色”,但挖掘作者的内心之后,会发现文章又是多线索发展的。对于教师,可依据这一文章的情感结构特点及线索整理教学线索,让教学成为一项艺术,随着单线索、多线索而展开。随作者的脚步与眼睛去欣赏月下荷塘之美,这是依据文章的字句层面所整理出来的单线索教学。单线索展开教学过后,教师要话锋一转:“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写景却不是作者的原意。那么作者的原意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提问之后,学生或从时代背景、或从作者当时的境遇,抑或从文章字句的言外之意上找到了作者原意的点滴。每个学生手中都握有一根线索,线索指明他们的思维方向,也象征教师教学的多线索性。

三、情节关涉语文教学的并行发展到交叉发展

戏剧是对生活的摹仿,由多个人物、多种事件、多种场景整合成一个大的情节。这些个体的东西刚开始是并行发展的,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另一些个体性的东西,进而产生交集,开始进行交叉发展。关于语文教学,它也可以应用戏剧这种由并行发展到交叉发展的情节效果,给学生各自分配任务,保证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任务是平行关系的,然后再使这些任务之间互相影响,产生交叉发展的效果。当然,这也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记述行人辞令的古代散文为例,烛之武能对秦穆公巧言相劝,是站在秦、晋、郑、楚的地理、利益上的。秦、晋、郑、楚都具有个体性,是并行发展的,但因为某些事件,会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于是,他们开始交叉发展。秦晋围郑便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本文这种并行到交叉发展的局势来布局教学,让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考证当时秦晋郑楚的地理布局,郑国与晋国关系紧张的原因,晋国联合秦国的原因,秦晋之间潜在的矛盾等,教师要保证这些任务都是并行的。然后,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联系秦晋围郑这一历史事实,将这些并行的任务交叉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析烛之武所辩证的“保郑利秦,灭郑害秦”的思维逻辑。这样一来,教学成为一项艺术,在情节的渐进唤起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利于学习的有效性。

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不能仅仅将语文教学作为“教学”来看,还应将其看成一项艺术。将“情节观”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就能让语文教学有艺术的眸子,灵性的生命和持久的魅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温情的期许 丰盈的回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信访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 村信访工作总结(实用7篇) 保洁员工劳动合同(优质22篇) 公安辅警辞职报告(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