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小编:

现今的课堂教学讲究开放,讲究合作探讨,这是种极好的理念。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思想也多维了起来。但真正开放的课堂一方面需要气氛的带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思维的参与和碰撞。

所以说,一个真正开放性的课堂需要老师对课堂有个准确的预设,需要推敲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与学生学情的结合程度,需要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去想,还需要大部分学生放开顾虑去表现。简而言之,就是调动并引导各类学生去思考问题,敢于表达看法,并善于深入探究问题,做到肯说和敢说。

这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上课氛围。高中生出于羞涩,害怕答错问题丢面子,或视课堂主动回答问题为“出风头”的幼稚表现,或神不守舍没有听课等等原因而让一节课比较沉闷的情况时常存在。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任课之初不积极加以解决,会导致课堂上只有老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传授知识的课堂就变成了被大批“垂钓者”占据的荷塘,没有蛙声一片,只有鼾声一片!

所以,要拥有活跃性的课堂,就要培养一批学生引领发言,疏导一批学生积极参与。

一般说来,一个班上总有几个喜欢插科打诨的学生,他们如“鞭炮”一样在课堂上炸响,一些言辞让人啼笑皆非。对这样的学生不要打压,顺势引导就好,因为课堂上我们需要他们引领言路的开放。对于他们,要一面赞赏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他们坚持上课配合老师的好习惯,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再细致深入一点,争取获得更好的答案。特别是在他们表现出一两点智慧的火花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赞赏,这会促使他们继续保有发言的兴头并逐渐改掉不加思考随口而出的习惯,活跃的气氛由他们开创。另外,留意一批会思考、有想法的同学,关键时刻让他们出马,甚至让他们争论,而老师更多时候处于倾听者的角度,以调和者的姿态跟他们探讨,就算是表态,也是“我的看法是这样”“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让你满意”“你还有什么好的见解”等等诱导的方式。充满期待地询问,充满真诚地倾听,并且很平和地交流,终能吸引那些刻意隐藏自己“表现欲”的学生抛开面具,参与到课堂中来。

需要疏导的是那些羞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对他们鼓励,试探,引导。“没有关系,说出你的想法就好了,不要怕答错,只要你在思考”,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多鼓励几次,他们总会给你一次面子。所以,不要冷落他们,让他们也加入到你的队伍中来。

需要扶正的是那些游离课堂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他们很多时候表现出“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气质,被提问要么“不知道”三个字了结,要么不言不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不要跟他较真,但也不要立马让他坐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有尊严地坐下。他说“不知道”,我一般说“哦,你先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别的同学讲完后,问他“你对刚刚这位同学的见解有什么看法”, 给他重新思考的机会。但如果他还是不思考,也不跟他僵持,课堂进行下去,总会有新的问题提出,也总会有第二个“不知道”的。于是,让他们竞争,谁对后面的问题有想法谁先主动回答,能表达出想法的既被表扬又免于陪站。实践发现,这样的场面富于竞争性,活跃的场面让其他同学忍俊不禁。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惩罚,只是帮助走神的同学回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也是不让学生养成容易放弃的毛病,让他们感受到课堂上表现出的尊严就是思考和参与,没有努力就说自己不知道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课堂是个开放的地方,语文方面的很多问题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思维点,也需要学生自由地表达,需要老师对他们多方面引导,试着让他们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点,不止是让他们表达,老师也要善于从学生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或者触发点,跟他们一起交流,甚至写点下水文,和他们分享。

比如说,学宋词的时候,我让学生对苏轼的心态美做出鉴赏评价。大部分同学讲得简约,体现不出思维的联想和拓展。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总希望能从学生那里发现一两点思维的火花。如果发现,就要试着去培养。当我发现,有学生给苏轼“笑傲人生”的美誉时,“笑傲”两字顿时触动了我的心。我想,什么是“笑傲”呢?这种心态对我们的学生会有什么启发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触动并引导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呢?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可能是个切点,我把两个“笑傲”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对人生态度有了一个有深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对学生们平时看小说只求情节不深入思考的毛病加以纠正。于是我立马操刀,写了一篇《笑傲人生之苏轼与令狐冲》。第二天上课给学生一读,他们显得异常兴奋,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老师的这一举动,引导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也让他们明白了阅读要讲点深度。他们明白读书不能只被“刀光剑影”“光怪陆离”所魅惑。这样做,往大的方面来说,也是想借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同时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语文的课堂,不只是敢于表达而已,要在敢于表达的基础上,做到有深度,有宽度。

所以,要做到这个层面,要开拓课堂言论的深度,就要在学生表达完之后不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请坐下”,而是再三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想”“你有什么依据”,还要问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有什么补充,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力求他们的思想能在课堂上迸发出火花。

开放性的课堂,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要容许个性化的见解存在,但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个正确的导向。正能量的东西在教育中必不可少,课堂上应该适度引导。

当然,这种引导要抓住契机,费点心思,不然,那些硬梆梆的大道理讲多了,学生未必爱听,引导也就失去了效应。最近我们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苏武传》两篇文言文,对于蔺相如和苏武这两个人物,学生一方面能够理解他们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精神能达到那种境界不可理解,甚至有同学认为是史书抬高人物有“做作”之嫌。我想,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他们很多人的心里对于“大爱”和“至善”存有疑惑,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心有向往但又踌躇。出于这个层面的考虑,我一方面让他们在课堂上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我连夜挥毫作文,用自己的文字向他们传递了我的想法。我向他们诠释了“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的不同,让他们了解了当今社会各色人等“角色意识”缺乏的种种表现,用事实让他们明白只有“自我”而不考虑“角色”可能造成的冷漠与自私的危害,也表达了对他们实践社会角色的期待。一个晚上挥毫而就的成果,我跟他们真诚分享了差不多一节课,不少同学在之后的周记中对自我、对各类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让我感动莫名。这是老师积极参与并引导学生思维的良性反馈,这是教学的互动,是短短四十分钟课堂播种得到的巨大收获。这样的互动和分享,让课堂的思维火花得以延续。每次分享,我总会跟学生说,是他们的思维触动了我,让我去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我应该感谢他们,让我的思维之花不至于枯竭。这番话,学生每每听了很高兴,于是更愿意加入到“思想大军”的队伍中来。

真正开放性的课堂,是需要老师精心去培植的。培植之后才能百花齐放,课堂才会成为智慧绽放的殿堂。只是这样的培植之路不是那么的顺畅,需要细心、耐心和智慧。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教育中的“闲暇时光”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美术青蓝工程徒弟总结(模板5篇) 2023年成品仓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0篇) 2023年幼儿园副园长个人述职报告(5篇)